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體育論文 > > “中國短兵”與“歐洲擊劍”的發展歷程及特征比較
“中國短兵”與“歐洲擊劍”的發展歷程及特征比較
>2022-10-11 09:00:00


“中國短兵”起源于古老的擊劍,是兩人手持特制短兵器械,相互擊刺搏斗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屬于武術范疇,是武術格斗器械的一種,以刀、劍、锏等短兵器械的技術技法的運用為主,其內容比較豐富?!皻W洲擊劍”起源于古希臘,是西方一項具有民族特色的貴族運動,經過歷史的演變和不斷地發展,在世界范圍的影響超過了中國短兵,并成功進入奧運會,設立為正式比賽項目。

近年來,中國短兵重又萌發生機,出現了復蘇的跡象,但由于各種因素制約,始終未成興盛之勢。與“歐洲擊劍”的長盛不衰相比,中國短兵的發展值得深思,如何繼承和發展這一民族傳統運動項目就成了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從實際出發,客觀、科學地將“中國短兵”與“歐洲擊劍”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兩種短兵運動之間的差異,借鑒“歐洲擊劍”發展的成熟經驗,來促進中國短兵運動煥發生機。

1 對中國短兵、歐洲擊劍發展歷程的研究

1. 1 中國短兵的發展與衍變

中國古代的“短兵器”最初只是狩獵工具,祖先們為了生存,在與兇猛的野獸的搏斗中,逐漸學會使用石質、木質的斧、棍、刀等器具。后來,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又相繼出現青銅和鐵質兵器,并形成了一套比較合理的攻防技能技法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為了使軍隊步兵在戰場中增強作戰技能,逐漸將長兵器變成短兵器,以便于士兵進行近距離的格斗刺殺。相應的短兵技擊運動,也在這一時期形成,古人所謂的“擊劍”,其實就是友好的劍技較量。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莊子·說劍》: “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p>

[1]由此可見當時擊劍之風的熾盛; 《吳越春秋》所載越女與猿公比劍的故事里,二人就是以杖代劍來進行擊劍比試; 秦漢時期盛行角抵、手搏和擊劍,比賽有裁判、有賽場、有一定的著裝,已初具現代體育競賽的規模; 三國時候的魏文帝曹丕與奮威將軍鄧展“以蔗代劍”進行擊劍比試;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顏李學派的創始人顏元和李木天“折竹為刀”進行比試,成為中國思想史、教育史、武術史上的一段佳話。

[2]明清時期,重文輕武的意識被強化,民間武藝結構發生了變化,加上官府對民間習武結社的嚴格控制,短兵運動逐漸在民間衰落。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張之江等人的鼎力支持與積極倡導下,成立了中央國術館,將套路、長兵、短兵、射箭、摔跤等都納入研究與革新的范疇。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重視武術套路的推廣,短兵等格斗性民族武術項目卻因種種原因被擱置起來。

“文革”之后,百廢待興,1979 年全國又掀起了武術運動風潮,確定北京體育大學和武漢體育學院作為工作試點單位,并在南寧舉辦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會上將武術作為比賽表演項目進行推廣。1980 年國家體委邀請專家撰寫、擬定短兵比賽規則,并作了初步的修改。同年8 月,在山東青島召開的短兵比賽論證會上,對短兵比賽的規定和條目進行了認真、激烈的討論與論證,擬定了發展框架,并在全國開設了首屆武術短兵教練員培訓班,在一些地方學校也開設了短兵課程。至此,中國短兵進入發展階段,逐漸被我國民眾所認知。

1. 2 歐洲擊劍的發展與衍變

擊劍運動是歐洲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公元前11 世紀,古希臘就出現了擊劍課,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家中的一些歷史建筑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于擊劍的浮雕。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兵占據軍事的重要地位,劍術、馬術、槍術已經成為騎士的必修課程。隨著王宮貴族對擊劍的熱愛,騎士文化的流行使擊劍逐漸發展成為紳士之間高雅的運動,備受人們推崇。19 世紀初,隨著劍器的不斷演變和發展,擊劍運動出現了花劍、重劍和佩劍三種不同式樣的劍種。同時,先進科技在擊劍器材、裝備上的應用,進一步拓展了擊劍技術的發展空間。由于有著悠久的傳統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1896 年舉辦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就設有擊劍項目。以奧運會為依托,擊劍運動迅速地推向世界各國,成為大家喜歡的競技體育項目。

1. 3 對兩種短兵發展歷程的對比與分析【1】


中國短兵與歐洲擊劍在發展歷程中各有特點,通過對比分析可見,無論是起源、興起、還是練習群體,中國短兵在古代的發展和擊劍是同步的。由于受儒學的影響,在格斗練習時倡導“點到為止”,因此,在古代的短兵格斗練習中以竹木代替短兵器也是中國武學的鮮明特征。歐洲擊劍在古代發展比較迅速,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歐洲國家早在古代已經開始使用靈活、穩定、快速的鋼制劍進行短兵演練。由此看出,重視格斗和強者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近現代中國短兵發展緩慢,官方在開展形式上只在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進行試點,發展模式比較單一,推廣普及力度不大。近代歐洲擊劍發展迅速,從學校、俱樂部、軍隊、各大賽事,都反映出西方政府對擊劍項目的重視與支持,多元化的模式拓展了歐洲擊劍的發展路線,也使擊劍項目成功進入奧運會,成為家喻戶曉的競技比賽項目。

2 對中國短兵、歐洲擊劍禮儀服裝、場地器械的研究

2. 1 中國短兵的禮儀服裝、場地器械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以禮立國、以禮治國、以禮立身的傳統。但是在短兵發展過程中,不同地域對短兵禮節的理解有一定差異性,所以實施的短兵禮節動作也各不相同。目前,北京體育大學的比賽禮節為站姿持兵禮,武漢體育學院的比賽禮節為抱拳鞠躬禮; 西安體育學院的比賽禮節為抱拳持兵禮。

中國短兵的服裝一直未能形成嚴格的規范。平時練習中穿運動裝,正規比賽中,選手們也經常會穿戴武術散打的服裝和護具。

中國短兵的比賽場地最初設定為圓形,新中國成立后,出現圓形和方形兩種場地。其中圓形場地直徑為 8 米或 10 米,方形場地直徑為8 米,對于場地應鋪于地面還是搭設擂臺,場地制作如何使用材質等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中國短兵的器械形制也經過幾次改變,起初是以“竹藤劍”為器材,后期經過修改,用藤條或竹片裹以棉絮和海綿,外包一層皮革制作而成。目前,短兵項目出現三種不同長度和重量的短兵器,長度為: 95cm、102cm、100cm; 重量為: 370 克、500克、800—1250 克。

2. 2 歐洲擊劍的禮儀服裝、場地器械

擊劍運動所行的禮節為歐洲“騎士舉劍禮”,在雙方交鋒時,首先要行此禮。經過漫長的發展演變,現代擊劍都有專門統一的服裝: 抗力性防彈服、背心、金屬面罩以及鋼絲制作的頭盔、羊皮手套和專業擊劍鞋,完善的服裝設備確保了擊劍運動的安全性。擊劍場地設為長方形,場地上有中線、開始線、警戒線和端線。場地整潔美觀、簡單明了。擊劍的類型可分為花劍、重劍、佩劍三種?,F代擊劍中的花劍長為 110cm,重量約 500 克;佩劍全長為105cm、重量不超過 500 克; 重劍長 110cm、重量不超過770 克。

擊劍的器械形制以彈簧鋼為主,用彈簧鋼制作而成的劍條有很好的柔韌性。為了確保比賽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擊劍比賽現在采用電動裁判器。在擊劍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的比賽服內裝有手線與拖線盤,拖線盤內的電線和裁判器相連,形成了環形電路。當一方擊中有效部位,并且劍尖達到有效壓力時,裁判器的燈會顯示擊中信號。

[3]使用高科技的設備在客觀上推動了擊劍技術向更高層次的發展,也使選手們在速度和準確性上有了新的追求。

2. 3 對兩種短兵禮儀服裝,場地器械的對比與分析【2】


通過兩種短兵項目禮儀服裝、場地器械的對比,分析得出:

中國禮節的表現形式雖然多樣,但禮節動作在短兵中的使用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禮節動作的選擇與使用,也未能很好地體現出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性。短兵在習練和競賽上沿用散打的服裝和護具,兩者雖為格斗項目,但散打屬于徒手格斗項目,而短兵則是器械對抗性項目,不宜在服裝上將二者混同。因此,研發適用于短兵的服裝和護具,才能使短兵運動散發出獨特的民族韻味。中國短兵的比賽場地也沒有統一標準,使用圓1變化和實戰中的應用,同時選擇場地還要考慮將傳統文化特征融入其中。短兵器械的長度和重量也不統一,器械過長、過重將會影響技術動作的速度,并出現預兆動作; 器械過短、過輕造成技術動作過快,影響動作的穩定性,不利于防守動作的發揮。

歐洲擊劍的“騎士禮”反映了西方的文化思想和內涵,其服裝護具、場地器械等都已非常完善,尤其高科技電動裁判的應用,更使這項運動步入競技運動非常成熟、科學的境地。

運動基礎是項目發展的根本,中國短兵運動基礎的不足制約和影響著短兵的發展。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及更多的專業人士來關注中國短兵,合理的設置短兵項目的基礎設施,為短兵項目的開展提供保障。

3 對中國短兵、歐洲擊劍技術與競賽方法的研究

3. 1 中國短兵技術與競賽

中國短兵有一種實戰姿勢和兩種持兵法,其技術由實戰姿勢、步法、進攻和防守組成。其中步法是短兵技術的基礎,在短兵比賽中攻防技術的有利結合必須通過靈活多變的步法移動才能實現。短兵步法技術包括: “進步、退步、提步、搶步、墊步、躍步、收步、閃步”八種。進攻與防守技術是相互對立統一的,是技術體系的兩個矛盾存在體,短兵最常用的進攻技術分為“劈、刺、砍、斬、崩、點、挑、撩”等八種動作技法。防守技術動作分為“接觸防守”和“非接觸防守”兩種形式約十二種防守動作。

[4]短兵的競賽目前只有“個人賽”。個人賽可以分“單敗淘汰賽”、“雙敗淘汰賽”和“循環淘汰賽”三種形式?!皢螖√蕴悺笔窃诒荣愔幸驎r間緊張、場地缺少的情況下使用的競賽規則?!半p敗淘汰賽”是在參賽者連續輸兩場的情況下才被淘汰。競賽一般會采用兩塊比賽場地,這樣更適合于競賽安排。因此,賽制的局數設置就顯得極為重要,短兵的競賽局數從大到小排序為“五局三勝制、三局二勝制和一局一勝制”。

3. 2 歐洲擊劍技術與競賽

擊劍以單手為持兵法,一種實戰姿勢?;炯夹g包括實戰姿勢、步法、進攻與防守四個方面。擊劍步法是擊劍技戰術組合中重要的環節內容之一,運動員在比賽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需要很好的掌握步法技術。其目的是為了牽制、控制和擺脫對手,去爭取有利的距離和時機,以便完成自己的技戰術目的。

[5]擊劍步法具體包括“向前一步、后退一步、向前躍步、向后躍步、彈跳步、閃躲步、交叉步、墊布、弓步、沖刺步”十種步法。

擊劍進攻技術包括“直刺、轉移刺、交叉刺、擊打刺、壓劍刺、滑劍刺、繞劍刺”等十五種不同的動作。防守技術包括“武器防守、距離防守、體位防守、擊劍線防守”四種類型。在擊劍中進攻與防守是不斷可以進行轉化的。進攻意在刺中對方,而防守則是為了避免讓對方刺中,正確掌握進攻技術才是贏得比賽的關鍵。

擊劍比賽由“個人賽”和“團體賽”組成?!疤蕴啤迸c“循環制”是個人賽的內容。個人淘汰賽是以 3 盤為局、每盤 9 分鐘,在規定時間內以擊到 15 劍為獲勝方; 團體賽以每場 3 分鐘、9 場比賽進行團體對抗。比賽以45 分先得者為獲勝方。[6]

3. 3 對兩種短兵技術、競賽形式的對比與分析【3】


短兵的持兵法以“單手為主”和“雙手為副”。兩種持兵動作雖然豐富短兵技術內容,但從實戰來看,單雙手持兵法增加了進攻、防守的難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觀賞性。短兵的實戰姿勢與擊劍相似,都采用站立姿勢。

步法在技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步法應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主動進攻技術和防守反擊技術在比賽中的效果。歐洲擊劍步法的特點是前后移動,這種步法不僅滿足了擊劍技術動作的要求,也適合擊劍長方形的場地。因此擊劍的技術、場地、步法、三者能夠很好的結合,是擊劍運動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實戰角度分析,中國短兵的 8 種步法,也基本屬于前后移動的運動形式,但短兵技術技法較多、內容豐富,進攻路線也分為左中右、上中下、斜下、斜上等。因此,前后移動的步法,并不能滿足短兵技術動作在實戰中的應用。步法、技術動作、圓形或方形場地,三者之間的結合,也是短兵運動健康發展的關鍵。

中國短兵的攻防技術和擊劍相同,采用上、中、下和左右的進攻防守方法。在競賽方式上采用“個人賽”。歐洲擊劍由“個人賽”和“團體賽”組成。兩者相比,中國短兵競賽方式相對比較單一,而歐洲擊劍中團體賽的競賽方式使項目在推廣與傳播中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因此,多元化的競賽方式也是需要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中國短兵在競賽局數中采用局數“淘汰制”,歐洲擊劍則采用局數“積分制”。短兵的競賽局數有:5 局3 勝、3 局2 勝、1局1 勝; 擊劍的局數為個人賽 3 局制、團體賽 3 人 9 局制。從理論上講,局數越多,技戰術高、體能好的選手獲勝的概率就越高。相比較,歐洲擊劍競賽局數的設置更有助于比賽的公平和優秀選手的發揮。因此,中國短兵需要制定統一、合理的局數來激發參賽選手在體能和技術上做更充分的準備,既要體現出對抗的公平、公正,也要增強比賽的觀賞性、刺激性。

4 結論

1. 客觀因素對中國短兵發展的影響

中國短兵發展至今,其制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相關部門對中國短兵支持力度不足,沒有詳細的規劃和制定統一的發展方向,缺乏推廣和宣傳,使群眾對中國短兵缺少足夠的認識; 二是社會各界對中國短兵還很陌生,社會沒有給予短兵運動更多的支持和關注; 三是民間研習短兵之風微弱,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致使中國短兵發展速度緩慢。

2. 內在因素對中國短兵發展的影響

中國短兵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自我建設和完善乏力的弊病。一是沒有形成完備的武德禮儀體系; 二是比賽服裝不統一,未能體現民族特色和項目特征; 三是器械設計不夠合理、做工粗糙; 四是比賽場地不統一,影響運動員技戰術運用和場地的不適應; 五是短兵理論和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存在步法與攻防技術動作配合不協調; 六是競賽形式比較單一,規則也不夠完善,在競賽局數設置上沒有統一標準,沒有突出技術重點等問題。

3. 歐洲擊劍對中國短兵的啟示

雖然同為古老的體育運動項目,但歐洲擊劍在發展中所體現的科學性、現代性無疑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研究。其科學性在于服裝的統一、場地的規范、比賽規則的完備合理以及裁判方式的嚴謹; 其現代性在于推廣手段的多樣、推廣力度的強大和適應電視轉播的觀賞性的增強等。因此,對比研究歐洲擊劍的發展,對于振興中國短兵這一寶貴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華鋒. 中國短兵教程[M]. 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2] 蔡智忠. 中國短兵探源[J].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7\\( 3\\) .
[3] 劉云發. 擊劍[M]. 吉林: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
[4] 馬賢達. 中國短兵[M]. 陜西: 陜西三秦出版社,2003.
[5] 俞繼英. 奧林匹克擊劍[M].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6] 馬玉峰. 中外劍術比較研究[J]. 搏擊·武術科學,2009\\( 11\\) .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