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性體育被譽為"世界第二奧林匹克運動",由于它直接關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國家的強盛, 所以一直倍受各國各級政府的普遍關注.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 對體育項目的選擇也日益多樣化. 羽毛球運動作為我國傳統優勢項目之一,因其器材簡單、沒有身體的對抗性接觸不易受傷、趣味性強、頗具觀賞性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伴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行,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 推動著大眾性羽毛球的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大眾性羽毛球工作必然會面臨一些新的課題.
本研究從秦皇島市區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入手, 以對秦皇島市區羽毛球愛好者的基本情況、 羽毛球運動場所的基本情況、羽毛球教練、參與羽毛球運動的影響因素等調查為依據, 找出秦皇島市區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發現現狀及影響因素, 以調查為理論支撐, 提出秦皇島市區大眾性羽毛球運動發展的相應對策, 為滿足秦皇島市區廣大羽毛球愛好者需求, 給體育管理和羽毛球教學者提供理論依據, 推動羽毛球運動在秦皇島市區更好更快地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越來越注重體育運動, 在秦皇島市體育局和市體育總會的指導下, 及協會領導和理事的共同努力下, 秦皇島市區羽毛球的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推動,涌現出了全民進行羽毛球的運動.目前市區已有羽毛球館 30 多家,有標準場地的近 300 片, 羽毛球逐漸成為當今一項熱門體育項目.
一、羽毛球運動的起源
羽毛球運動的雛形, 出現在 19 世紀中葉.當時印度的浦那城里,有一種類似羽毛球的游戲開展得十分普遍, 它用圓形硬紙板或以絨線編織成球形插上羽毛, 練習者手持木拍,將球在空中輪流擊出.這項活動在英國駐印度軍隊里開展得尤其活躍.根據考證,類似羽毛球活動的板羽球游戲在中國古代也早就有了.
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於 1873 年. 那年在英國伯明頓鎮,有一位鮑費特公爵,在他的莊園組織了一次游藝活動, 由於天公不作美,戶外活動只能改在室內進行. 當時室內場地呈葫蘆狀, 他們在場地中間拉了一根繩子代替球網, 每局比賽只能有兩人參加, 有一定的分數限制, 大家打得非常熱鬧. 于是,羽毛球作為一種高雅的娛樂性活動迅速傳遍英國, 為了紀念此項運動的誕生地,伯明頓\\(badminton\\)成為羽毛球的英文名字而流傳于世界.
二、羽毛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在全國各省、 市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數眾多,羽毛球場地到處可見.為了提高技術水平, 更好地推動羽毛球運動的發展, 許多基層、系統、省市、自治區還組織羽毛球的訓練隊或代表隊,進行系統的、正規的訓練并參加各種形式的羽毛球比賽. 我國群眾羽毛球運動從五十年代開始發展, 六十年代初經濟困難時期到文革時期, 羽毛球運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漸恢復和發展.隨著羽毛球運動的興起推動極大的、 發展和普及. 我國羽毛球業余運動比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得到了急速的發展.
大眾性羽毛球運動從開創至今,技術與戰術的發展從簡單到全面, 從全面到快速靈活,從快速靈活到多變.這也使得大眾性羽毛球技術得到全面提高,更使得群眾喜歡熱愛羽毛球這一活動, 但是現在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場地問題、年齡問題、技術問題等等.
三、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及益出
羽毛球運動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小型球類運動.由于它的運動器材簡便,不受場地限制,兩把拍子一個球,無論走到哪里,無論有網無網,無論室內、室外,只要有一小塊空地,就能進行活動和鍛煉.
羽毛球運動特有的風格,它一方面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競技性比賽項目, 另一方面,它是一項普及性很強,老少皆宜的活動.
既能強身健體,又充滿樂趣. 青年男女經常進行羽毛球鍛煉,能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培養不怕困難,不甘心落后,頑強的拼博精神,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
無論是進行有規則的羽毛球比賽還是作為一般性的健身活動, 都要在場地上不停地進行腳步移動、跳躍、轉體、揮拍,合理地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從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鍛煉者全身血液循環, 增強了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
據統計,大強度羽毛球運動者的心率可達到每分鐘 160-180 次,中強度心率可達到每分鐘 140-150 次,低強度運動心率也可達到每分鐘 100-130 次. 長期進行羽毛球鍛煉,可使心跳強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
此外,羽毛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在短時間對瞬息萬變的球路作出判斷, 果斷地進行反擊,因此,它能提高人體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可見,羽毛球運動既是技巧性很強的運動,又是一種普及性很好的運動,老少皆宜.
羽毛球運動可以全面增強人的體質. 前場、 后場快速移動擊球, 中后場的大力扣殺球,被動時的撲救球,雙打的換位擊球等都需要練習者有較好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以及快速的反應能力. 扣殺需要力量; 在雙方對拉回合的過程中,為了取得主動需要有較快的速度、耐力和速度耐力;在撲救球時\\(多半是被動情況\\)又需要有很好的靈敏和柔韌; 雙打中又需要極快的反應與判斷能力.因此,經常從事該項體育活動可以發展人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可以提高人們上下肢及軀干的活動能力, 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提高有氧供能和無氧供能的能力, 調節神經系統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
羽毛球活動包括對對方戰術意圖的揣摩,對各種戰機的把握,對自己運用什么戰術的選擇等智力因素, 因此經常從事該項運動可以使人思維敏捷. 同時,由于比賽的緊張、競爭的激烈, 使練習者的心理素質得到很好的鍛煉,在競爭中,強化進取精神,使人的智、勇、技在競爭與對抗中得到升華.
四、羽毛球運動是力與美的藝術
由于羽毛球技術的千變萬化,使羽毛球運動有很高的可觀賞性. 如猛虎下山的上網技術,蛟龍出水一樣的跳起擊球,身如滿弓的扣殺,犀牛望月似的搶撲救球,進攻時似高屋建瓴、 勢如破竹, 防守時如綿綿細雨、固若金湯. 一切都在展示著羽毛球運動的力與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 作為群眾體育的一項重要鍛煉項目, 羽毛球運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當作終生鍛煉身體的首選項目. 秦皇島市社區羽毛球運動的開展也面對著現實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區羽毛球運動正面臨著新的選擇, 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