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課外體育鍛煉又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一部分,對大學生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本文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14所高校為對象,調查目前實施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 高校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意義
課外體育鍛煉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課外體育鍛煉,可以使整個校園形成一種健康向上、頗具特色、積極、和諧、團結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勇于拼搏積極向上的品質,并有效地提升學生遵守校規校紀的自覺性,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凝聚力。課外體育鍛煉是開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它既能實現身體鍛煉的任務,又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2 高校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現狀
2 . 1 高校各年級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基本情況
課外體育活動是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部分,在對各高校課外體育鍛煉負責人的走訪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一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鍛煉的人數比例最高;而三、四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鍛煉的人數比例較低。究其原因,一年級學生剛剛從高中階段為了高考而緊張學習中度過,從而有相對較為充裕的課外活動時間,同時為了滿足其興趣愛好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在大學生國家體質測試中取得好成績,一年級學生在用在課外鍛煉上的時間較多;而三、四年級學生沒有體育課又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而忙于找工作有極大關系,不過高年級學生為了在就業時取得用人單位對他們身體健康程度的認可,特別重視體質健康測試,同時體質測試成績在期末綜合測評中獲得獎學金有重要的指標,這也體現了當今大學生的現實性。
2 . 2 高校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
在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課外自主的體育鍛煉格外重要,它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的調節,調查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好于它人。因為體育鍛煉過程中不僅能夠緩解或調整情緒,還能夠結交新朋友,擴大社交圈,這一點上高年級學生認同較高。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在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中男生女生喜歡的項目各有不同,女生喜歡與自身的形體和外在形象有密切關系的體育項目,如瑜伽、健美操、體育舞蹈、游泳等;而男生則與女生在運動項目上大有不同,男生喜歡一些對抗性項目,來展示自己的強健體魄,這明顯與他們在審美情趣、運動能力的差異有關。
3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實踐效果調查
3 . 1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管理制度與形式
針對近幾年學院開展的課外鍛煉及評價標準作了大量的研究資料積累,學院作為一所職業院校在培養職業人,怎樣培養職業人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課外體育鍛煉是我院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大舉措,我院課外體育鍛煉分為早鍛煉和課后鍛煉。早鍛煉一般以打卡的形式進行,在校學生一律使用一卡通(手機、白卡)進行體育鍛煉,刷卡考勤。時間在周一至周五早上6:20~7:15結束,在學院操場進行。由于早鍛煉制度基礎的扎實和近幾年來學院大力開展學科建設,從2010年起我院部分分院系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小群體”項目化,如空中乘務專業則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負責制進行早鍛煉,活動形式以集體健身操為主;國際貿易系則以班級為單位,武術隊成員負責制進行早鍛煉,活動形式以打太極拳為主,并實施開展有計劃的太極拳比賽。課后鍛煉是以下午3:30~5:15為時段,主要是通過學院各個社團組織的活動進行,如籃球協會開展三VS三籃球賽或通過NBA模式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淘汰賽、循環賽,在固定時間實施轉會制等,其余同學可以參加跑步、跳繩等項目的鍛煉,課后鍛煉結束時利用一卡通進行刷卡考勤。這同時也為學院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000.
3 . 2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課外體育鍛煉考核評價體系構建
為積極配合各系、各班級進行體育綜合測評和體育“課內外一體化”課程教學考評工作的需要,每學期都進行相應考勤評價標準,考勤標準在各學校的體育課程考評中所占的比例應根據相應的教學大綱分配(如表1)。
考勤次數的成績核算:總次數與早鍛煉為必備條件,先核對總次數,總次數達到某等級標準,而且早鍛煉也達到其相應規定次數者,按規定等級評定;若早鍛煉未達到規定次數,則在總次數中減去其不足次數(規定次數-實際次數)后再查其最后考勤結算次數的得分。
4 學生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原因及對策
通過調查發現,不愿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一般都缺乏課外體育鍛煉的行動意識。眾多調查結果發現,事情多、缺乏恒心、怕累、沒有運動細胞等是不愿意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幾個主要因素。
為了解決學生不愿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問題,歸納出了幾點和學生溝通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這些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外體育鍛煉中去[3].第一,對以“事情多”為由的學生,應通過具體事例與心理分析,讓學生明白,“事情多,沒時間”在大多數情況下只不過是一種敷衍。第二,應讓學生了解,課外體育鍛煉恰好對疲勞具有康復作用。第三,對于缺乏恒心的學生,應循循善誘,引導這些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從而增強其信心,磨練其意志品質[4].
5 高校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改進建議
(1)加強引導,明確目標。以將快樂趣味引入體育活動為主旨,成立課外體育鍛煉領導小組,由主管院長親自掛帥,在宏觀上進行控制;學生處協調指揮,負責具體的獎勵考評制度的制定;體育部教師和班主任負責微觀上的實施。
(2)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培養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體育課程學生評價的方法,把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情況作為學生考試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并加大其權重,從制度上促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 常生,陳及治。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研究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
[2] 陳華。對高年級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0(1)。
[3] 王華倬。我國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分析[J].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1)。
[4] 范立仁。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