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體育論文 > > 中國古代和近代教育中的體育及體育專業創辦
中國古代和近代教育中的體育及體育專業創辦
>2024-04-22 09:00:01


縱觀中國教育史, 健康向上的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是學校教育正規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有力的補充,同正規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共同達成即定的教育目的。 高校體育文化產生于高校體育教育, 所以當我們研究探討高校體育文化產生的時候一定要結合中國學校體育教育史, 從中國學校體育教育史中去把握高校體育教育的歷史脈搏。

一、夏、商、西周時期學校教育中的體育

夏商時期,物質生產較前豐富,社會有了進一步的分工, 在奴隸主階段中開始有人專門從事教育,特別是商代出現了我國最古老的文字,有了教育工具,并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夏代有了固定的學?!靶颉薄靶!薄皩W”;商代有“序”“癢”(庠)、“教”“學”; 西周的學校又有發展,分為“國學”和“鄉學”兩種,國學設在國都所在地,分為“小學”和“大學”兩級;鄉學設在地方,又分“庠”“序”“?!薄佰印彼募?。 如《周禮》所載:“鄉有庠、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 可知在地方各級都各自設有學校。 《孟子·藤文公上》說:“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 ”說明夏、商、西周各代都有不同名稱的學校。

教育為奴隸主培養統治者的后繼人才, 受教育的對象是奴隸主貴族子弟, 夏商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家教祭祀、 軍事和文字知識以及生產勞動經驗,而西周又有發展,以合稱“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為基本教育內容。奴隸主認為,禮樂可以培養人的行為,有利于修養;射御培養統治階級鎮壓奴隸反抗的軍事本領,最受貴族教育的重視。

國學習射的學校有 “射廬”“宣射”“辟雍”“泮宮”. 地方的州學“序”也習射。 西周是學在官府,教育為奴隸主階級所有, 各級學校的教師即是各級行政的官員,不是官史,不得擔任教師。射箭技術有五種,稱為“五射”:“白矢”“參蓮”“剡注”“襄尺”“井儀”. 御也有五種技術,稱為“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鄭玄注:《周禮、地官 、保氏》)具體內容都是極其豐富的。夏、商、西周教育的內容有文有武,文武合一的,包括德、智、體幾個方面。 對于身體訓練的要求尤為突出,促進了古代體育的發展。樂舞,也是學校教育的內容之一,不同年齡學習不同的舞蹈。 《禮記·內側》中有:“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勺、象、夏都是舞臺,勺是文舞,象夏是武舞,又按舞蹈的難易與規模,分大舞、小舞。

學校教舞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教之有舞,所以均調其血色,而收束其筋骸,條暢其精神,而涵養其心術,是以血氣和平,耳目聰明,移風易俗,天下皆寧”;二是加強道德修養,“教國子以舞,使之委蛇曲折,動宮貌,習威儀,就其抑揚進退之節,以消其驕淫矜夸之習。 ”(郭希汾著《中國體育史》)通過對各種舞蹈的習練,使他們身體得到協調、完善的發展,增進身心健康,懂得各種禮儀規章,行為舉止端莊大方。 這是我國古代禮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二、近代中國高校的體育文化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的前身, 是舊中國最早的高等學府,其間經歷了國立北京大學、京師大學校、中華大學、國立北平大學北京大學部、長沙臨時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幾個時期, 創辦于 1898年。 京師大學堂的設立,早在維新前就有議論,“新政”開始,便著手開辦。 將原設官書局和譯書局并入大學堂,利用官書局原址,按光緒的指令:“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必須規模宏遠,始足以隆觀聽而育人才。 ”辦學要“參用泰西學規”“中西并用”“為廣育人才,講求務實”,要求教員“認真訓迪,日起有功,用副朝延振興實學”.康有為對京師大學堂的教育思想影響很大??涤袨橹鲝埮d辦學校,建立資產階級的教育制度。

他認為十六歲入大學院至二十歲,接受高等教育,此階段學生在德、 智、 體幾方面都要達到基本要求。 康有為是中國教育史上明確提出學生在德、智、體三方面協調發展思想的第一人。 他在《長興學記》里指出了“學綱”“學科”和“科外學科”三個方面,在“學綱”下面又規定了若干學目,分別歸屬于“德育”“智育”“體育”. 而“科外學科”中包括“體操”和“游戲”內容。

基于康有為的教育思想,1898 年,由梁啟超參考日本和西方學制,起草了《京師大學堂章程》,共分八章五十二條。 此大學旨為“欲培養非常之才,以備他日特達之用”. 課程分普通學和專門學兩類。 普通學為學生所必修,專門學每人各占一門,普通學有經學、理學、中外掌故學、諸子學、初級算學、初級格致學、初級政治學、初級地理學、文學、體操十種,并須于英、法、俄、德、日五種外國語選習一種,與普通學同時學習。 清朝派孫家鼎為管學大臣,管理大學堂事物。 由此可見,體育在我國最早的高等學府就被列為必修課程。 1904 年由張之洞等人主持擬定的《奏定大學堂章程》沿襲了全面教育的唯物主義辦學思想,在體育方面,對教學內容、課時以及課余鍛煉的時間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1905 年 4 月 24 日,京師大學堂舉行了第一屆運動會。 大學堂總督為此發布文告說:“蓋學堂教育之宗旨,以樹中國學界風氣而已。 ”運動會共舉辦過兩屆, 比賽項目有: 一百米至八百米競走(跑)、跳遠、跳高、撐桿跳高、擲槌、擲球(鉛球)、越欄競走(跨欄跑)、犬牙形競走(蛇形跑)、拉繩(拔河)等。 可以證明,京師大學堂已有現代體育的雛形。 根據部分圖片資料,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的足球運動、網球運動、排球運動等體育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 當時的京師大學堂的校園體育文化也開展得極其豐富,是我國高校體育文化的發源地。

三、最早創辦體育專業的學校

清朝末期,反映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文化教育,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性質,即帝國主義的奴化教育、封建地主階級的舊教育和資產階級的新教育。1901 年內外交困的清廷政府,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不得不宣布實行了“新政”,“新政”的頒布,使新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靶抡钡膬热葜信c體育關系較大的是編練新軍,廢科舉、興學堂、選派留學生、建立教育行政機構和頒布《學堂章程》等。 《學堂章程》頒布后,全國新學堂的數量猛增。 “體操課”列為必修課,國內又無培養體育師資的專業學校, 因此帶來了體育師資奇缺的社會矛盾。

1906 年,清政府學部通令全國各省,于省城師范“附設五個月畢業之體操專修科,授以體操、游戲、教育、生理、教授法等,名額百名,以養成體育教習”. 這一通令,對興辦培養體育師資的學堂和體育專業是有促進作用的。

甲午戰爭以后, 出現了官費和私費留學的風潮。 在這股風潮中,有不少留學生專攻體育,特別是留日學生中,不少人進了“大森體育學?!? 這部分留學生回國后, 在國內興起專門學?;驌螏煼秾W堂中的體育專修科教師, 他們對近代體育的傳播起了橋梁作用。

以培養體育師資為目標的體操學校中, 辦學時間最長、貢獻甚大的,要算是“中國體操學?!?

中國體操學校, 于 1907 年 11 月由留日學生徐一冰和徐傅霖等六人創辦于上海。 辦學宗旨是:“提倡正當體育,發揮全國尚武精神,養成完全體育教師,以備教育界專門人才?!痹撔?1907 年至 1927年(1920 年以后,校址遷移至浙江吳興縣南潯鎮)的 20 年中,共畢業 36 屆,學生達 1500 余人。

民國成立后,教育事業有很大發展,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體育教師相應增加,特別是 1919 年“全國教育聯合會”通過 《改革體育方案 》,學校實行“雙軌制”體育及 1922 年公布的《學校系統改革令》和次年公布的《新學制課程綱要》,廢除兵操改以體操,田徑和游戲為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后,急需大量的體育師資,而清末興辦的一些培養體育師資的學校,因多種原因大多停辦,體育師資十分短缺。 因而培養體育師資的學校,有了較大發展。

民國時期,先后創建了不少體育專業學校和體育科系,其中影響較大的要算“南京高等師范學?!斌w育專修科和“北京高等師范學?!斌w育專修科。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前身是清末的西江師范學堂,1915 年改稱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 年更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7 年蔣介石上臺后又改稱國立中央大學,解放后改名為南京大學。1952 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南京大學體育系、金陵女子大學體育系、上海體專三校合并,在上海成立華東體育學院,以后改名為上海體育學院。

南京高等師范學校 1916 年開設體育科,修業兩年,1918 年改為三年,1923 年改為體育系,修業四年。 課程分普通基礎課程、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四類。 課程繁瑣重復,僅專業課程就有體育原理、體育概論、體育行政、體育測驗、體育教學法、體育建筑與設備、體育史、生理學、解剖學、運動生理學、人體測量學、個人衛生學、運動裁判法、按摩術、改正操、急救術、童子軍、體育實習及各術科。

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前身是優級師范學堂,1912 年改名北京高級師范學校 ,1930 年改名為“ 北京師范大學 ”,1931 年改名為北平師范大學 .1917 年創設二年制體育專修科,1919 年改為三年制,1922 年改為四年制,1930 年改稱體育系。辦學方式及課程設置,與南京高級師范專修科基本相同。以上兩校的體育專業,在解放前是南、北方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的“最高學府”,當時我國南、北方的體育工作者多畢業于這兩所學校。

綜上所述, 我國的高校體育文化起源于清末時期的京師大學堂; 我國最早設立體育專業的學校是清末時期的“中國體操學?!?、“南京高等師范學?!?、“北京高等師范學?!? 歷史是發展的,文化是延續的,高校體育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 我國高校體育走過了輝煌而又艱難曲折的 50 多年。 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我國高校體育文化活動呈現五彩繽紛之勢, 高校體育文化成了促進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 加強高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抵制和清除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影響、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炳照 ,等。簡明中國教育史[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256.
[2]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第一冊[M].北京 :中華書局 ,1928:137.
[3]劉紹曾 . 學校體育四十年的回顧與啟迪 [J]. 學校體育 ,1989,(05)。
[4] 王余 , 等 . 北 京大 學百 年體 育思想 [J]. 體 育文化 導刊 ,2002,(01)。
[5]席煥之,等。體育人類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2:180.
[6]徐永昌,等。體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劉恩允。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