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霧霾產生的深層原因分析
霧霾產生的深層原因分析
>2024-01-04 09:00:01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環境倫理學視角下我國霧霾問題探析
【緒論】霧霾環境污染的倫理學分析緒論
【1.1 1.2】國內外的霧霾事件
【1.3 1.4】霧霾產生的深層原因分析
【2.1 2.2】環境倫理學的基本觀念
【2.3】霧霾的環境倫理追問
【第三章】霧霾的解決方案
【結論/參考文獻】基于環境倫理學的霧霾治理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三節 京津冀霧霾案例分析

2013 年京津冀遭遇大范圍的霧霾侵襲,每月累積平均有 4--5 天持續霧霾,1全國霧霾侵襲最為嚴重的三個地區,霧霾天氣的爆發,影響力重大,2013 年 12月 08 日凌晨起,京哈、京津、京港澳等高速公路出京方向采取臨時封閉措施。

多地都采取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或全部封路,機場客運航班因此延誤或取消。工地停工學校停課,連日霧霾侵襲下,河北省 201 項涉及基礎施工、揚塵作業、出土作業、拆除作業停工或局部停工。北京等城市實施了學校停課。霧霾天更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高發。長三角醫療機構的內科、呼吸科門診患者普遍出現增長。

因此,京津冀成為全國范圍最為嚴重的霧霾區域,對此引來各行各界的關注為何成為霧霾災害的重災區和如何減輕霧霾的引發。因霧霾持續爆發引起激烈的探討,專家、網民建言獻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污染尤為嚴重。中央氣象臺將霾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推高了輿論。

一、網絡輿情關注度。

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鳳凰網、新華視點、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網站和官方微博對新一輪霧霾來襲進行了大量報道,輿情熱度一度走高。截至 25 日 14時 30 分,輿情總量達 244 余萬條。

二、網民觀點。

中青輿情監測室抽樣分析網民跟帖顯示,多數網民認為治理霧霾需從工業和汽車尾氣開始,另外也對霧霾造成原因及后果進行探討。

(一)網民積極為治理霧霾建言獻策。

31.1%網民認為治理霧霾需從工業和汽車尾氣開始。

新浪網民說:"連續霧霾第六天,讓我們不要僅僅去指責政府,一起反思下霧霾從哪里來。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民用(取暖和焚燒)三大主因,根源是煤、油、氣的快速消耗和不正當消耗,而末端是龐大人口不斷增加的消費和浪費。這一系列的因果,人人都有貢獻,政府能夠控制的環節其實是有限的。"新浪網民說:"霧霾是物理化學現象,是長期工業及熱電廠廢氣排放、汽車尾氣排放、植被破壞以及特定氣象條件等相互作用的結果,需要人民政府和社會遵循科學原理來逐步消解。"(二)網民激烈探討霧霾責任的問題。

29.3%網民譴責政府部門監管不當,呼吁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24.5%網民認為治理霧霾人人有責。

新浪網民說:"霧霾來了,就開始限號,我不明白,限號能改變霧霾的情況嗎?汽車尾氣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嗎?城市規劃不合理、工業治污不到位、環境治理不長遠,奧運會之前那么大的力度,為什么沒有堅持下來,是環境真的惡化嚴重,還是有關方面的不作為,是不是該思考一下?"騰訊網民說:遇到問題,大到國家小到自己的家,作為家園中的一員,誰也不應袖手旁觀,只觀望、發泄、指責,而應參與到其中,盡自己的一份力。如今的霧霾,對我們國家是一種考驗,也是對民眾的考驗,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應以局外人的姿態,而應將國家利益放到首位,意識到自己為其中的一份子,為國家興盛而驕傲,為國家困難而憂慮。

(三)13.9%的網民討論引起霧霾的成因。

騰訊網民說:我看主要問題除了車輛尾氣和工業污染外,還和北方供暖有關,每個冬天都燒煤,能不污染嗎?而且每次都是北方先霧霾,然后擴散到全國。有人就說以前也供暖,但以前沒霧霾。問題是以前有那么多人?綜合問題加一起,就霾起來了。

新浪網民說:產生霧霾天氣的原因有二,一是有污染源,二是污染物在靜態大氣條件下懸浮在空氣中。 其實 2013 年污染物排放情況不見得比前兩年更嚴重,但霧霾卻特別多,其實就是靜態天氣特別多,冬天很暖和,基本上沒有什么"西伯利亞寒流"從北向南吹。

新浪網民說:霧霾是合力結果。人人享樂,人人掠奪,人人浪費,人人透支,不僅如此,還要充當六十億人的世界工廠。發達國家的爺要孝敬,落后國家的錢要獲得,資源透支和環境污染就是必然。吐槽環保官員,吐槽農民秸桿,吐槽汽車尾氣,難免盲人摸象。君子三省,小人百怨。怨,比霧霾更需治理!

三、專家建議。

(一)霧霾起因解析。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環境動力學與預測理論研究部主任王躍思:冬季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天氣過程和氣象條件是大面積霧霾污染形成的客觀原因。霾污染的形成與大氣細顆粒物濃度升高密切相關。約 10%的細顆粒物來自自然排放,其他近 90%來自人為排放。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近期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霧在氣象學上稱為輻射霧,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這些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比較大;二是沒有明顯冷空氣活動,風力較小,大氣層比較穩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間的輻射降溫,使得近地面原本濕度比較高的空氣飽和凝結形成霧。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從京津冀地區整體來看,河北省的鋼鐵、水泥、煤炭行業等重工業類產業占工業比重較高,污染排放量大,特別是違規排放,而且屢禁不止,應該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而北京地區發生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保有量大,汽車占當地區域面積的密度高。有數據顯示,北京的汽車尾氣排放一度占到全部污染物排放的 50%.

(二)霧霾危害介紹。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霾天氣比香煙更易致癌,濃霧纏繞、能見度非常低的天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霧霾的組成成分非常復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其中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于 10 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它能直接進入并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癥,長期處于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

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專家秦強:霧霾對孩子的危害比對成人的更大,從生理結構來說,孩子沒有鼻毛,防御能力弱,霧霾更容易侵入;孩子的個頭比成人小,離地面更近,更容易吸入霧霾顆粒物;另外,相同體積的顆粒物進入孩子身體,擴散開產生的危害比進入成人身體要更大。

(三)提出治理建議。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謝德體:治理霧霾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是改善能源結構,轉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二是逐步改造和搬遷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的排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原主任曲久輝: 一,管理是最根本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大氣污染治理還沒有真正做到最好的源頭控制。

源頭控制的根本是管理,大氣污染是區域性的,像北京、天津、河北相互影響,光靠一個行政單元來治理是很難見到成效,所以要聯防聯控。單獨一個區域解決不了大氣污染問題。二,國家的管理政策和法規標準要采取更強的力度。比如機動車尾氣中柴油車的污染比較嚴重,推行柴油車"國四"標準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油品,由于油品質量達不到標準便導致"國四"標準實施延期,這對霧霾的控制非常不利。三,科學技術的支撐。一方面解決油品質量問題,一方面解決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的問題?,F在國內"國四"標準的柴油車尾氣排放控制的治理技術已經有了,我們能夠實施,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已有的技術和解決霧霾問題有機結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技術閑置。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曹淑艷:對霧霾要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積極應對。在加強對政府、企業治理污染的社會監督的同時,應加大宣傳與教育力度,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鼓勵民眾選擇低碳生活方式,以保護環境就是捍衛生命的理念,主動承擔公民參與環境保護的責任。

四、綜合分析。

從以上案例分析得知,霧霾是當今人們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它的影響力巨大,案例中針對霧霾的成因,網民、專家在網上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從網民分析中,霧霾的形成主要是工業、汽車排放、靜態氣候、資源透支等一系列原因,而專家給出的分析,一方面是自然氣候原因,另一方面 90%人為排放。通過網民和專家在網上激烈討論,都充分體現了霧霾的形成??偟膩碚f,霧霾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氣廢物,再結合靜態氣候下所形成的霧霾。最后專家又進一步分析霧霾的危害以及建議措施,危害性不但危機生態平衡,而且對人類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使得人們不得不深切關注環境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對此,綜合分析,案例中人們對霧霾的分析,還不夠深入。因此需要從環境倫理學徹底剖析,上述網民和專家的原因分析歸根到底都跟環境倫理有關,甚至有些原因最終是環境倫理問題。它是直接針對現代化的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的后果而提出的。環境倫理學要求實施的對象,就是從人類擴展到生命和自然界。而且環境倫理學主要從自然價值觀、人與自然關系等分析解決霧霾的原因。例如:工業、汽車排放、資源透支都屬于人的價值觀問題,最終就是要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資源的合理開發也是建立在正確的環境倫理取向之上,同時政府部門的瀆職和企業管理的問題也基于錯誤的倫理導向。下面將詳細分析上述諸原因和環境倫理的關系,并主張霧霾問題的原因最終跟環境倫理有根本性的關聯,解決霧霾問題必需以匡正環境倫理為根本。

第四節 霧霾原因深層分析

近年來,霧霾的影響范圍在不斷擴大,正以燎原之勢,"吞噬"大片的城市。

據此前環保部的數據顯示,全國 20 個省份 104 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污染的狀況。事實表明,霧霾在不斷的擴大,無論是大眾輿論還是學術界輿論,霧霾出現帶給人類眾多傷害。然而霧霾真正的起因,可以從企業社會責任、相關部門瀆職、經濟利益追求、環境文化滯后等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企業對環境治理的責任問題。

企業社會責任感是指企業對待社會的一種責任態度,是指企業所面臨的社會責任,體現的方式包括對社會所做出的有償與無償貢獻。比如有資助,捐款,由企業出資的建造工程,或是災難物質的捐助等多種形式。一個企業的存在,絕對不能僅僅以賺錢為唯一目標。除了賺錢之外,企業還應該服務社會、創造文化、提供就業機會、把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最低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這些都是企業應該具有的目標,也是企業的使命。一個企業如果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能形成這樣的責任感,那么這個企業最終一定會有大的發展。

當前,環境社會責任的缺失現象已不再局限于單個企業,行業性、產業鏈式、產業集群型的責任缺失情況不斷涌現,更大范圍、更強力度地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底線,以更大的破壞力動搖著社會對企業信任與誠信。例如:企業無視污染物的排放、廢氣排放等屢見不鮮。出于某種共同的利益訴求,這些責任缺失行為成了行業默認的"潛規則",在監督缺位的情況下大行其道。這種群體性的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現象往往以一種隱蔽的方式不斷積累危險因素,最終爆發性地對整個行業、產業鏈造成巨大沖擊,直接威脅產業安全。相對于單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群體性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危害性更強,更難治理。因此從霧霾層面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缺陷問題,更有利于企業對環境責任的認識,能有效的意識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巨大危害。

目前,我國霧霾處于燎原之勢,"吞噬"大片的城市,造成如此嚴重的原因,主要來自工業企業,90%屬于工業企業。因企業管理不善造成如此嚴重環境事件,甚至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加強企業社會環境責任,已成為現在網絡、政府、學術界的共同呼聲。近些年,企業為贏得市場競爭,不惜一切代價浪費自然資源,即使知道不處理就排放會污染環境是違反環境責任,但只要能為企業謀取經濟利益,企業制定的一些制度原則是不可以違反的,但作為一些企業職員,為了能盡快提升職位或者在無奈之下接受上級下達的命令,只要能保住工作機會,會不惜一切代價違反原則的。另外企業環境責任淡薄,在這種情境下,自然不會對生態建設投入,一味的向自然環境中排放有毒氣體,認為自然環境是可承受的,可恢復的,不會有任何傷害。把環境破壞當做是企業發展的必要代價,這種企業發展模式,缺乏生態責任意識,是不可持續的,是違背現代生態主題。

從以上描述不難看出,企業發展中,缺少環境責任的義務,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保護環境。在進行處理污染物活動時,沒有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執行,且企業職員違反內部制度,使得企業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二、工業的經濟利益與環境治理的底線。

目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在擴大環境污染。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時代對環境的破壞到達非常嚴重的一個時期,所以我們目前承擔對環境的壓力會更大,環境問題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生存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社會的生產與生態自然環境一樣,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我們必須從事生產,這種活動總是與周圍的環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當人們的經濟活動過度,而廢氣物的排放超出和高于環境的自凈能力,這就必然導致環境問題。因此,環境的污染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濟活動的直接或不合理的經濟發展規劃所帶來結果,或者說首先由產業發展危機的不合理的過快的發展帶來了環境的危機。工業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從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從低到高的產業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進步和物質財富的增長理論核心是同步的,沒有終點。很不幸的是,產業價值追求金錢和權力,工業和經濟增長作為發展觀的社會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GDP 增長成為只有我國經濟發展方向的主要動力。工業化的國家和由此產生的工業文明已經成為現代符號。由此出現重速度輕效益、重數量輕質量、重當下輕長遠、重局部而不顧整體等等一系列的不好的現象。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經濟增長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唯一標準,忽略了經濟給環境帶來的問題,忽視了經濟活動的環境成本,以及對自然資源的成本和對公共環境產生的副作用。

傳統經濟學中,個人的利益追求在經濟學上都假定為合理的。這種"經濟人"可以擴展到任何經濟實體,利益集團,以及可能屬于自身的個人利益。根據避害就利的規則,人們根據自己的利益追求而制定相應規則,以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們認為,物質財富的增長取決資源的數量將不被耗盡,即使短期內資源的供給小于需求,他們也相信市場體制的作用會延續這方面的不足,即市場自我調控。在這個理念下,國家,民族或地區的部門的影響力,就必須遵循異常情況的發展,為了生產和發展而變相掠奪,本身并沒有考慮到其他人或其他地區的利益,甚至以犧牲后代人的需求為代價。"經濟人"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取最高的經濟效益,獲得了市場利潤。這注定使他們不大考慮經濟以外的事情,包括環境資源。

馬克思指出"在私有財產和錢的統治下形成的自然觀,是對自然界真正的蔑視和實際的貶低。"霧霾的出現和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的有著密切的聯系??梢灶A見,隨著當代經濟快速發展,這種誘人的經濟效益和扭曲的經濟發展理念必然導致環境問題成為經濟發展本身的桎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污染性企業數量多。經濟效益給地方帶來極大的利益,隨之地方經濟利益的欲望就不斷的增加。相關職能部門經常會接到上級領導電話,要求其關心支持當地經濟發展。不言而喻,政府或漠視或許可或是一種自認為遵守市場經濟行為的行業規則,其實質是經濟發展上的"亂作為",其實是環境保護上的采取了一種不作為的態度。在扭曲的發展觀支持和默認下,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生產速度的同時,實際上也加速廢氣、廢水的排放。

在政府提倡經濟發展"又快又好"的年代,污染的范圍不斷擴展,企業只要把廢氣排放到空氣中,就可以瞞天過海,并僥幸的以為生態環境的自然恢復系統尚能正常運轉。在政府提倡經濟發展"又好又快"的當前,企業迎合政府倡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但剩余價值本性使然,貪婪的榨取環境保護的成本,甚至將"創新"的眼光盯在如何逃避排污上。當污染物的排放超出自然的凈化能力,霧霾隨之而來。反過來,霧霾也在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為了緩解當前霧霾的問題,當局要拿出大量人、財、物,治理或減輕空氣污染,提高空氣質量。另外就是在霧霾中患有疾病的患者上,企業和當地相關部門也要拿出一部分的公共資源給患者治療。這樣一來,不但經濟受到損失,企業的發展進入惡性循環,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樣受到侵襲。

霧霾不但說明環境受到污染,同時也反映出某些企業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對自然環境采取一種藐視的態度,表現出對企業環境倫理的無知。

三、相關部門瀆職。

瀆職是指專業服務者(例如醫藥人員)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或者行使職權過程中,玩忽職守(Negligence)、濫用職權或者徇私舞弊,導致傷害或損失,致使國家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政府部門是著眼于社會根本利益和社會整體層面來看待環境問題,因此在產業政策的布局,環保指標,生態管理方面發揮重要的監管作用。然而,我國的政府部門與企業的分離,政府。從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的角度來看,一些地方政府,很容易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舉例來說,其企業的排放標準的制定,還必須考慮到排放標準或環保業務的意見和要求,甚至當地政府為企業的發展,發展當地經濟,向企業妥協的現象。

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政府的組織結構和功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例如,成立了環境保護署,任務是明確的,專業水平,生態保護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也是有局限性。因為它可能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這一部門只能保護環境與其他政府部門,例如建造業,運輸部工作只是這一部分中,并考慮到工作中很少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導致行業或環境問題也扔環保部門解決。此外,作為一個省,雖然環境保護部門和建設部門可以或多或少相同的水平,即使環保局生態環境建設和其他與工作有關,就算監督,同時也可以做的工作后,損傷很難估計和其他部門對生態的影響,而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一般來說都是全面性的。

環境污染看似責任在企業,實則根源也要在于當地某些行政部門,有的地區為了經濟發展快,甘愿"開路先鋒",喊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口號,職能部門的不作為,放任企業污染,使事態惡化,使更多的人受害。面對如此嚴重的問題,有關部門竟能熟視無睹、不聞不問、集體失語。當前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良現象,很多只能從道德的層面給予嚴厲譴責,卻始終無法依靠法律,執法手段予以嚴懲和取締,環境污染就是其中最讓人關注的一個,這也正是暴露了我國相關部門工作中的不足。雖然環境保護法在我國已經實行了一些,但現今環境保護卻依然難以真正處罰那些不道德行為甚至違法。以上案例告訴應該強烈要求對相關部門的職能問題加強監督,不能放縱任何大小企業排污。

四、環境文化滯后。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長期積淀和凝聚,是維系國家、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文化既是一定社會生活形成的產物,同時也是歷史積淀的結果,有著強大的傳承性和凝聚力。在長期處理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活動中,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環境文化應運而生。凡致力于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關系,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形態,就是環境文化。環境文化是人類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思想觀念領域的深刻變革,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層次上對自然法則的尊重與回歸。

環境文化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之一,是反思傳統工業發展模式,探索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途徑。環境文化是國家、民族興衰的象征和標志,也是一個區域繁榮昌盛的前提和條件,優秀環境文化具有使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

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是經過歷史沉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對的滯后性。環境文化也同樣如此,環境文化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狀態還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環境文化氛圍的薄弱和發展滯后嚴重制約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實現,從目前霧霾現象觀察,我國的環境文化有一定缺失和滯后,一方面妨礙著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發揮,缺乏環境文化很難實現持續發展的真諦。在環境文化建設方面,環境文化的建設投入不足,環境文化的相關產業不完善,環境文化的教育體系沒有形成。

五、科技技術問題。

科技濫用說,認為環境危機的根源是人類過度開發科技技術,以科技技術研究出的成果為工具,進行自然資源開采??萍疾皇莾r值中立的,而是為人類利益服務的。它服務于人類的利益,具有重要價值。雖然在使用它為人民的利益服務,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使用為邪惡,它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F代科技帶來的無限增長,人類的物質,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文化。與此同時環境災難不斷地發生,世界能源出現危機和嚴重的環境污染,人類開發自然資源越快,排放的污染物就越多,因此就破壞了環境的平衡能力。

我國屬于發展中的發達國家,科技技術也是經濟發展的其中一部分,但是我國的科技技術研發,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科技技術研發中,缺少生態技術。這樣的科技技術只會落后,不會延續。發達國家在研發科技技術中,生態技術是發達國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目前主流技術就是生態技術,生態技術不考慮進去,不但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經濟發展也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雖然科技技術利益人,利益企業,霧霾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為科技技術過于落后,如:現在企業生產技術是毋庸置疑,但對污染處理技術,很多大型企業是購買國外技術產品,才可達到最佳處理效果,對于小型企業,是完全沒有購買國外設備,第一就是設備昂貴,第二就是維護問題,第三就是利潤,小型企業本身利潤不大,但是造成的污染確實最嚴重的,雖然上了一些國內的環保處理設備,價格也便宜,但是最終的處理效果幾乎等于一個擺設。因此,霧霾也是很多小型企業引發的,因利潤薄,小型企業也不會因為治理環境而投資買進口設施,霧霾污染是避免不了的。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