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1912-1926)著名的新思潮派作家。他博古通今,不僅精通英文,更是著名的“中國趣味”愛好者,漢文學造詣極其深厚。芥川的諸多作品中涉及中國題材的不在少數。1921年,芥川以《大阪每日新聞》中國特派員的身份親赴中國進行考察,實現了多年來的夙愿?!洞筅婷咳招侣劇穲笊缫卜浅F诖娲堉榈脑L華成果。3月31日《大阪每日新聞》在《中國印象記·芥川龍之介/映在新人眼里的新中國/近日即將連載》的標題下,介紹作家和中國印象記的內容:“芥川氏為現代文壇的第一人,新興文藝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人所共知的中國趣味的愛好者。氏今攜筆赴上海,獵盡江南美景后,將北上探訪北京春色,寄自然風物抒發沿途所感。同時結交彼地新人,竭力觀察年青中國的風貌?!盵1]
作為這次中國游歷的成果,芥川寫成了《上海游記》、《江南游記》、《長江游記》、《北京日記抄》、《雜信一束》等系列文章。1925年11月,以上作品由日本改造社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總稱為《中國游記》。該游記出版后的5個月,很快傳到中國,《小說月報》第17卷第四號發表了夏丏尊的相關節選譯文?!吨袊斡洝纷悦媸酪詠?,備受中日文人學者的關注,人們從不同的側面試圖解讀芥川的中國認識,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芥川龍之介在《中國游記》中聲稱自己成了速成的“劇通”.何以芥川如此自信地稱自己是“劇通”?他在怎樣的情況下觀賞了中國戲曲?本文將結合芥川的戲曲體驗和《中國游記》中的記述來解讀芥川的中國戲曲觀。
1 芥川龍之介的中國戲曲體驗
1.1 芥川的中國戲曲愛好
《中國游記》中談及中國戲曲(以京劇為主)的具體章節有《上海游記》之“戲臺”、《北京日記抄》之“蝴蝶夢”.在《上海游記》之“南國美人”中,雖然沒有正面記述芥川的觀戲,但通過對酒樓召妓的描寫,給讀者展現了早期戲曲女演員妓戲兼營的事實。芥川在旅華期間,身著中式長袍,在著名的“中國通”村田烏江、中野江漢等人的陪同下,流連各個戲園,看了六十多出中國戲,其中還有梅蘭芳、楊小樓、尚小云、余叔巖等京劇名家的演出。
芥川對中國戲曲的格外關注,除了芥川自身熱愛中國文化這點因素外,當時中國所處的戲曲環境也不容忽視。
芥川龍之介來華的年份是1921年,距離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變化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不到兩年的時間。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中國戲曲,特別是全國最大的劇種京劇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外來文化藝術的影響,促使中國傳統戲曲從戲劇理論、審美觀念、劇目內容、劇場到舞臺、服飾、化妝等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變革。民國初期,京劇表演藝術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京劇以“國劇”的姿態在全國流行,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派”和以上海為中心的“海派”兩大流派。1921年正處于京劇藝術發展史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京劇生旦凈丑行當齊全,名家輩出。各個行當都出現了代表性的藝術大師,特別是以“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為首的旦行藝術流派的蓬勃發展最為引人注目。
對于當時大行其道的中國京劇,酷愛中國文化的芥川自然沒有錯過。臨去中國前的 3 月 11日,芥川寄給大阪每日新聞報社的薄田淳介的信中說:“里見彌曰中國人以前很偉大,那個中國人到現在突然變得不偉大了,我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這件事。你去了中國,別只一味看中國過去的偉大之處,一定要多發覺現今中國的偉大。其實我也這么打算?!盵2]
由此我們推測,或許正是帶著這種發現“當今中國”的心情,芥川開始了他的中國戲曲巡禮。
芥川對中國戲曲的情有獨鐘或許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早在1919年梅蘭芳第一次訪日演出,京劇就已經走出了國門。日本社會各界對梅蘭芳的京劇公演給予了巨大的熱情。日本國內“適時出版”了一些介紹梅蘭芳的專著,宣傳梅蘭芳,為公演推波助瀾。如村田烏江的《中國劇和梅蘭芳》(玄文社,1919 年)、狩野直喜、青木正兒等合撰的《品梅記》等。梅蘭芳曾記述:“1919年,東京的帝國劇場邀請我到日本演出。我從前就有一個愿望,想把中國的傳統戲劇介紹到國外,想了解國外觀眾的看法?!@是我初次在國外公演。我們的戲曲演出在東京的日本人中非常受歡迎?!盵3]
由于梅蘭芳公演的巨大成功,使中國戲曲在20 世紀初就一度風靡日本。熱愛中國文化的芥川也對中國戲曲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事實上,芥川在《中國游記》中提到他讀過李漁的《閑情偶寄》。
在芥川的藏書中,有旅行期間購入的十二卷本的戲曲集《繪圖綴白裘》和民國時期出版的戲曲總集《戲考》三十冊。游記中,芥川龍之介舉昆曲《蝴蝶夢》為所看到的最有趣的一出,且在他未完成的作品中,即有一篇改編自這出昆曲,并且題為《蝴蝶夢》的戲曲劇本[4].1924年梅蘭芳再次到日本公演時,芥川還參加了《演劇新潮》雜志為梅舉辦的座談會。芥川在席間表示梅蘭芳是其最喜歡的戲曲演員。凡此種種,一再證明芥川龍之介對中國戲曲的興趣與關注。
1. 2 芥川觀戲的陪同者
在《中國游記》的記述中,可以找到三個日本人“京劇通”的名字:辻聽花、波多野乾一和村田烏江。
正是他們陪同訪華的芥川一起觀看了中國戲曲。
村田烏江是上文提到的《中國劇和梅蘭芳》一書的作者,大阪每日新聞社派駐中國的記者。村田負責接待芥川。芥川的《中國游記》中,隨處可見他的身影?!渡虾S斡洝分杏浭觯骸凹词乖趹驁@外面,只要一聽到鑼鼓點兒,他大抵都能猜出上演的是什么劇目?!盵5]
又提到村田興致來時,“突然站起身來,唱起了《武家坡》中的西皮調八月十五月光明”[6].還說村田“在白牡丹還是一個無名的童伶時起,就已經是癡迷他的熱心觀眾之一了,幾乎到了飯不思茶不飲的地步?!盵7]
由此可知,村田雖是外國人,但對京劇耳熟能詳,非常熱愛,而且和梨園中人多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