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郭蘭英的表演風格與基本功探析
【引言 第一章】郭蘭英藝術人生及成就
【第二章】郭蘭英演唱特點分析
【第三章】郭蘭英歌唱藝術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實踐的啟迪
【結語/參考文獻】郭蘭英演唱特征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引 言
郭蘭英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聲樂表演藝術家,也是老一輩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她的每一首作品,不僅烙有時代的印記,也具有濃烈的"郭蘭英式"表演特色。筆者作為一名聲樂演唱專業的研究生,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接觸到一些郭蘭英老師演繹過的經典作品。例如:《南泥灣》、《人說山西好風光》、《清粼粼的水來藍盈盈的天》等,在演繹作品的過程中要將一首地道的民歌唱好、唱出味道是特別難的。因此筆者查找了除郭蘭英外的演唱版本,發現很多版本都不能很好的詮釋這些民歌的韻味,多多少少有些中規中矩,因此激發了筆者想要研究郭蘭英老師在唱腔、韻味和舞臺表現等方面的想法。
郭蘭英的演藝經歷是留給后人寶貴的實踐經驗,而國內關于郭蘭英歌唱藝術的期刊論述數量不少,但它們更多的是側重于郭蘭英的藝術成就,而很少細化她的演唱風格及其特點成因。關于郭蘭英的主要論述著作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郭蘭英歌唱風格特點,對民族聲樂藝術實踐及教學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一章 郭蘭英藝術人生及成就
第一節 郭蘭英曲折的從藝之路
一、幼時對戲曲癡迷
郭蘭英出生在山西省晉中地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里,那里的老百姓,不論男女、不論老少,幾乎人人都會唱秧歌。小小的郭蘭英總是趁著跟哥哥去砍柴的功夫偷跑到集市去看戲,有時一看就是一整天。
郭羊城師傅(被郭蘭英稱為羊城爺,靠自己搭班演出,在鎮上略有名氣)和郭蘭英的家離的很近,兒時的郭蘭英只要一聽羊城爺家有樂器的聲響,就立刻跑過去看。羊城爺發現郭蘭英雖小小年紀,卻如此迷戀戲曲,且聲音如此清亮,便收她為徒。郭蘭英雖然當時年紀很小又不識字,但學記東西很快,羊城師傅教別人需要十幾遍、幾十遍的東西,郭蘭英只要幾遍就可以流利的背唱下來。跟羊城師傅學戲一年后,郭蘭英第一次登上了戲曲舞臺。這也許是一場略顯稚嫩的演出,但臺下觀眾對這位年僅 7 歲小演員的肯定,是對她歌唱生涯正式開始的一種鳴禮。
二、艱苦的梨園學習
由于戰爭影響,艱苦的生活使蘭英媽將郭蘭英"寫[1]"給了著名戲劇演員郭鳳英的媽。年幼的郭蘭英求藝心切,絲毫沒有預想到日后學藝的艱苦。
過去的老藝人把教戲又稱為"打戲",認為"不打不成氣候",因此"打戲"就成了天經地義的規矩。練的動作不對要打,唱戲忘詞要打,唱腔板眼不準也要打。剛來的前兩年,師娘更是把郭蘭英當成丫鬟使,每天要燒水、掃地、洗衣服、倒便盆干這些粗活重活。扇耳光、揪頭發、擰腮幫、頭頂香爐跪搓衣板、手指撕破嘴巴這些用在郭蘭英身上的"酷刑"對她來說更是家常便飯。這樣的生活造就了郭蘭英堅毅、勇敢、倔強的性格,為后來扮演堅毅性格的人物提供了真實的情感素材。
她始終記得羊城師傅的話"要想人前奪翠,必須背后受罪".不管是嚴寒酷暑,她每天凌晨 4 點起床去空曠的野外喊嗓子,到 8 點練完嗓子后再練兩個小時的武功,到 12 點開飯前再兩個小時勾嗓子[2].下午除吊嗓子、念戲外,晚上還要參加演出。這樣的堅持鍛煉增強了她發聲器官的耐力,因此不管天氣如何,場地如何,她都能保持清亮的嗓音。由于郭蘭英的刻苦以及超于常人的悟性,師娘啟用她唱了正式學藝后的第一場"帽兒戲"《三娘教子》。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她學習并積累了豐富的舞臺表演經驗,并為她之后的聲樂藝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歌劇表演放光彩
1944 年,在太原已小有名氣的郭蘭英跟著師娘到張家口演出。她所在的戲園幾乎每場都座無虛席,那時郭蘭英在戲曲界已然是一名角了。1945 年,八路軍解放了張家口。郭蘭英得知歌劇《白毛女》在人民劇場演出,便趁機偷跑去看。戲里喜兒的角色讓郭蘭英深有感觸,每每動情都能想到自己所遭受到的苦難。在市委宣傳部的幫助下,郭蘭英毅然決然放下名角的身份投奔了革命文藝道路。
參加革命后,文工團的同志們積極幫助她學習文化、認字、識譜等。1947年,她成功參與排演了秧歌劇《王大娘趕集》。精湛的演唱技巧,輕盈的身姿動作,一個手勢的比劃,一個眼神的凝望,都無不體現了她扎實的戲曲功底,使這部小戲成為當時文工團最受歡迎的保留曲目之一。隨后她參演的多部歌劇雖都不是她首演,但只要她演出的劇目,都能給觀眾帶來新的視覺沖擊和感受。
四、民歌演唱遍九州
郭蘭英的表演不僅在歌劇方面取得了成功,在民歌方面也取得了不可小覷的成績。1949 年 7 月,郭蘭英以一首民歌獨唱《婦女自由歌》一舉奪得了匈牙利布達佩斯第二屆青年節三等獎,這也是中國文藝團體首次在國際比賽中獲獎。
她演唱的民歌風格類型有上百種,風格各異,有的是贊美祖國大好河山;有的是贊頌共產黨;有的是反對侵略等一系列民族歌曲。這些歌曲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是郭蘭英在藝術道路上成長的見證。特別是歌曲《我的祖國》,使郭蘭英成為那個時期家喻戶曉的名歌唱家。
第二節 郭蘭英的藝術成就
郭蘭英的歌聲從改革開放前一直唱到了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她演唱的民歌不勝枚舉,經她演唱的民歌主要有:《人說山西好風光》、《婦女自由歌》、《我的祖國》、《南泥灣》等,這些作品極大的豐富了我國文藝舞臺上民歌演唱曲庫。除個人舞臺藝術表演外,她還創辦了藝術學校并擔任校長,積極開展民歌教學。經她培養的民歌演唱人才有:萬山紅、劉玉玲、馬玉濤、任桂珍、阿寶等都向她求教學習過。為了獎勵她在民族聲樂藝術領域做出的貢獻,她被授予"金唱片獎"等國家級獎項。以下是郭蘭英藝術履歷及成就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