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斯琴高娃的表演風格研析
【第一章】學術視角下斯琴高娃的表演特質研究緒論
【第二章】斯琴高娃的藝術生涯及表演理念分析
【3.1 3.2】斯琴高娃對角色的性格化塑造
【3.3 - 3.5】斯琴高娃對停頓的應用技巧和把握
【第四章】斯琴高娃個性化表演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斯琴高娃表演特征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4 斯琴高娃個性化表演分析
斯琴高娃的個性化表演對于很多人來講是非常熟悉的,更多人會用演得好來評價她的表演藝術;而事實上對于好在哪里,很多人還是說不明白,說不清楚,但是筆者認為斯琴高娃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好評,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在她幾十年的演藝生活里,她塑造了多個讓人贊嘆的并且富于個性化的角色形象,并且在這些角色塑造過程中,斯琴高娃表現出高度的敬業精神,讓角色形象鮮活豐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4.1 斯琴高娃母性形象的塑造
斯琴高娃從《歸心似箭》的齊玉貞開始到后來《康熙王朝》中的孝莊太后,可以說她的角色是多變的,對于不同的角色斯琴高娃都讓他們有了不同的性格特點與情感特征。但是縱觀這些角色,她們都有著一個不可剝離的特點,就是母性特征被斯琴高娃演繹得淋漓盡致。
《歸心似箭》中的齊玉貞是一個拖著孩子的寡婦,對魏得勝情感質樸含蓄,在照顧魏得勝期間就像一個母親照顧自己生病的孩子一樣,母性光輝得到體現;角色也成功地塑造在熒屏上,讓老百姓感受到特殊歲月里的那份真摯而純潔的情感。在演《駱駝祥子》中的虎妞時,她把一個利用母親身份來要挾祥子娶自己的虎妞演繹得惟妙惟肖。[21]
電影《成吉思汗》中,斯琴高娃也是以蒙古乞顏部一個母親的形象出現在影片中,雖然她還沒有太豐富的演藝經驗,但是她把成吉思汗的母親訶額倫的精神面貌演繹出來,在部落反目的情況下,她帶著幼小的鐵木真到處躲藏,特別是在鐵木真被立為成吉思汗后,遭到十三個部落的進攻的時候,成吉思汗想利用金兵打敗異己的想法被她得知后,她說了句“這一仗我等了二十多年了”.這里體現出一個母親對兒子事業的支持,也體現出她偉大的母性形象。
在《香魂女》中飾演的香二嫂,一個農村的婦女利用香油坊維系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在面對丈夫的毒打與耍樂,她體現出母性的寬容,同時也體現出一種無奈。
同時她對自己的傻兒子是又氣又愛,兒子在河邊拉著環環叫喊著“我要媳婦”的時候,她一瞬間覺得是時候為兒子找媳婦,但是又不能任兒子亂來,被人嘲笑,于是打了兒子并把他拖回家。在忙碌一天后,把飯端到兒子樓上房間的時候,發現兒子已經睡下,她用熱毛巾為兒子擦拭身體,坐在床邊黯然神傷。把一個情感和家庭都不如意的母親形象體現出來,特別是在后來,對環環說出嫁的事兒,更是體現出一個母親的母性光輝,表現出人性與善良的一面。[22]
在《大宅門》這部電視劇里,斯琴高娃對白文氏的塑造,作為一個家族的支撐者,在教育兒子,原諒小叔子的里外勾結,理清與詹家的千絲萬縷,把白文氏這個角色的母性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在《月牙兒》這部電影中,對一個底層的母親進行塑造,遭人白眼,失去丈夫,淪為妓女,斯琴高娃把這一切演繹得真實自然。
斯琴高娃對母性的詮釋雖然在時間上跨度大,人物形象的社會地位差異大,個性差異明顯,但是作為一個實力派演員,她都能從容應對,無論是皇族太后,還是農家女性,還是基層黨員,還是底層婦女,雖然面對不同職業,不同行業,不同時代的角色,斯琴高娃都能把這些身份各異的人物形象深入地刻畫出來,做到舉重若輕,給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了生動精彩的人生價值和角色形象。在母性塑造上,斯琴高娃從開始走上演藝之路到現在,她所塑造的角色越來越有那種母儀天下的感覺,這也許是她在多年女性角色塑造過程中不斷積淀的結果,形成了目前深厚的母性情感內涵,在進行角色塑造時更容易實現母性的體現。比如在《康熙王朝》中,在蘇麻拉姑拒絕了孝莊太后恩典為妃子的懿旨后,她撫摸蘇麻的頭發,不禁對天長嘆,說自己最看不得別人削發了。[23]
突出地體現出孝莊太后那種母儀天下的風范,在威嚴中卻不乏母性光輝。斯琴高娃對母性的詮釋是她表演理念中“走心”驗證與體現,在通過內心去體驗和反復研究探討才演繹出來的形象,自然少不了作為一個女性的自身理解與把握。如她自己所言,自己會把社會文化背景和地域把握住,然后深入分析,不斷地默戲,融入到自己的內心里,這樣就把不同的母親體現出來,也會經得起推敲。這種個性化的表演藝術讓斯琴高娃所塑造的角色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成為人們喜愛的人物形象。
4.2 斯琴高娃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精神相似性分析
斯琴高娃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的女性演員,在成長的道路上一路走來,遇到的困難與取舍是他人無法感受到的,她對表演藝術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惜以自己的家庭幸福為代價,這種精神是可貴的,也是高尚的。這種高尚直接從斯琴高娃在角色塑造中的第一自我輻射給第二自我,讓第二自我也具備了這種精神,表現出與斯琴高娃本身一樣的精神風貌。如厲震林所言:“斯琴高娃從扮演‘質樸而不做作,多情而不輕佻’的玉貞,到《駱駝祥子》中丑陋的老姑娘虎妞,可以說是‘射程較遠’的一個角色,但是,她能夠沖破本色表演與即興表演的束縛,在角色的性格化塑造上極力挖掘自己的表演潛力,從語言、眼神、步態到思維邏輯、感情變化等各個方面, 努力找到屬于虎妞‘這一個’人物所獨有的內心和外形動作。她后來又出演了《再生之地》中的日本女戰犯川島,同樣感情把握真實,形體感覺準確。由此,能否較為自覺和自如地駕馭和處理不同時代、身份和性格的角色,成為了演員表演等級的一種標志?!盵24]
這是斯琴高娃自身對表演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于是她所塑造出來的角色也具備了這種執著的精神,《歸心似箭》中的齊玉貞對自己的愛情有著執著的追求,雖然不愿意放走魏得勝,但還是顧全大局,只能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給遙遙無期的等待。這是中華女性的一種美德的體現。
在《大宅門》這部影片中的白文氏,是一個敢于斗爭拼搏的女性,斯琴高娃把角色在各種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從容與執著刻畫出來,塑造了一個令人敬佩的白二奶奶的熒屏形象?!断慊昱分械南愣笆鞘』橐?、封建禮教的受害者,但恰恰又是她將環環拉進了‘買賣婚姻’的怪圈,導致了環環的婚姻悲劇和生命悲??;同時,又是香二嫂的改變提出了讓環環與墩子離婚的建議??傊?,香二嫂的身上積聚了諸多的矛盾,她既可憐又可恨,由一個悲劇的受害人變成了悲劇的制造者,最后成為悲劇的同情者,試圖去除環環身上沉重的婚姻枷鎖?!?/p>
前后自我改變并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斯琴高娃讓這個苦難的女人形象瞬間高大起來,也突出了角色的自我救贖的精神?!犊滴跬醭分械男⑶f太后等等角色,斯琴高娃都賦予了角色一種執著精神,這些第二自我與斯琴高娃本人相比較來看,斯琴高娃對演藝事業的執著追求精神都以不同的形式體現在這些角色身上,她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女性吃苦耐勞執著追求的內涵。在這里,更容易明白斯琴高娃所說的不是她自身塑造了角色,而是角色“度”我的內涵,在不斷藝術追求過程中,斯琴高娃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自我突破和救贖的過程,讓自己更加成熟。從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的精神特點分析來看,在斯琴高娃所塑造的多個角色中,自己的精神通過融入角色,再體現出來,已經潛移默化給角色了,讓角色的精神風貌與自己表現出很強的相似性;這是斯琴高娃塑造角色形象過程中,個性化表演的體現。
4.3 斯琴高娃所塑造角色共有的直爽性格
斯琴高娃有著蒙古族人特有的直爽性格,在與朋友小聚或者接受采訪的的時候其豪爽的性格就會表現出來,無論是言語間還是飲酒,都能把她這種性格完全體現出來。比如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她直言自己在家不夠溫柔,不會撒嬌,但是自己會慢慢地去學習,去改變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從另一方面來看,作為蒙古族女性,從小到大,家庭的熏陶以及民族風格的影響,讓她敢于在人們面前表現自己,民族社會背景對她的性格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在斯琴高娃這位流淌著蒙古人血液的演員在她所塑造的角色中都突出地顯示了其直爽的性格特點,讓這些角色在觀眾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歸心似箭》中的齊玉貞因為照顧魏得勝產生了感情,并勇敢地向魏得勝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在溫柔中透露出敢愛敢恨的直爽性情,大方,不失矜持,讓影片多了一些柔美的情懷。特別是在最后離別的時候,雖然有不舍,但還是毅然決然地轉身離開,同時表達了自己的期待與美好愿望。在《駱駝祥子》中對虎妞的塑造更是讓她這種直爽的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虎妞是一個讓祥子惹不起的,有著潑辣性格的女人,因為外在形象的原因嫁不出去,在遇到祥子的時候,通過假扮有了身孕,逼祥子娶自己。斯琴高娃把虎妞的性格特點通過結婚這個細節體現出來,這種成功是她想不到的,因為她自己覺得這個角色壓力太大,特別是在虎妞外形上她感覺并不適合自己,而導演凌子風也許看出了斯琴高娃內在的那種直爽性格與潑辣勁兒,非她不可,結果斯琴高娃并沒有讓導演失望,沒有讓觀眾失望,也沒有讓自己失望。就連在《香魂女》中的香二嫂雖然受到丈夫虐待,但是她所表現出來支撐家庭的那種韌勁和拼搏精神,特別是她在得知兒子想媳婦的時候,用手段強硬地把環環娶到家,在這個過程中,她的那種潑辣與直爽的性格得到體現。而在得知環環與兒子之間真實情況后,她又直接找到環環,提出為環環置辦嫁妝,把她嫁出去。前后對比,更加突出香二嫂的直爽性格。斯琴高娃把香二嫂的這種性格特點生活化地演繹出來,給觀眾以強烈的心理情感沖擊?!端扑髂辍分?,斯琴高娃所飾演的珍珍對珊珊的到來后,自己在情感上產生了一些變化,并且直爽地表現出來,讓珊珊倍感尷尬,舊時的關系已經不再重現了,在離別的時候,珍珍還是表現出對珊珊的歉意。在《黨員二愣媽》中塑造的二愣媽更是直爽與潑辣,大喜大悲,斯琴高娃把角色的性格體現得細致入微。而在《姨媽的后現代生活》這部電視劇里,斯琴高娃把一個退休的姨媽演繹得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感,融入到社會現實生活中,在喜感與事實之間,姨媽最后回歸現實。在這個過程中,姨媽雖然小市民風氣十足,但是其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透露出直爽的性格,這決定了她最后的歸宿。在斯琴高娃所塑造的角色中,直爽的性格特點成為諸多角色的共性。
斯琴高娃的性格特點與角色性格特點之間的相似性是有著緊密的關聯的,這種關聯直接決定了在斯琴高娃的演藝生涯中所塑造的角色形象有著深刻的斯琴高娃烙印,斯琴高娃用角色來“度”我這種說法表達自己的表演理念,其實更多的情況是在這種“度”的過程中,她充分地讓自己的性格被“度”,把一個個“斯琴高娃”式的形象塑造在熒屏上,體現出斯琴高娃的“霸氣”,讓角色通過這種“霸氣”更加真實,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4.4 斯琴高娃所塑造角色中的情感體現
角色能不能被演員塑造得豐滿,能否充滿了情感特征,主要還是取決于演員本身能不能處理好與角色的關系,特別是對待雙重身份的角色塑造過程中能否正確地把角色的情感體現出來,能否正確地利用角色所在的生活環境與規定情境激發自己的情緒反應?!坝|景生情”是我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每一個人的生活與工作都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在工作中是領導、職工;走出辦公室是一個社會上的人,在家里是妻子、丈夫、女兒、家長,父親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一個自然人在社會這個舞臺上不同的情境下的角色把握,自然情感和情緒的表達也就有所差異。
“在高娃的生活中最牽掛的就是年過八旬的老母親。所以,她在《世界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中,更多的傾注了自己真實的情感。在很多戲里,她要從二十多歲演到老。這中間的身份轉換,讓她體會了各種不同的心路歷程。這些經驗,都讓她更能體會母親的心。當母親看到比自己還‘老’的斯琴高娃時,想到女兒的辛苦,就忍不住哭了,而此刻,高娃最深刻的理解了母親?!盵26]
而這種情感與情緒內涵更多地體現在對其她角色的塑造中,在《香魂女》中,香二嫂的情感是復雜,是矛盾的,在這樣的矛盾中,如何把香二嫂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逼真,這需要斯琴高娃對香二嫂的形象進行全面的解讀,了解她的痛苦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通過深入的解析,把握香二嫂的情感主線,把她身在屈辱中不斷掙扎到后來醒悟的情感變化體現出來;突出地體現出《香魂女》中香二嫂在不斷地情感糾葛中實現自我升華和自我救贖的角色形象。在《似水流年》、《駱駝祥子》、《歸心似箭》、《大宅門》、《人在紐約》等等影片中,她所塑造的角色情感豐富,有血有肉,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為貼近角色,自己要有所犧牲,無論是造型還是自身都要有這樣的犧牲,在面對著不同情境之中的女性,需要自己進行突破,在同一類角色中需要不同的變化,在同中求異,找到角色所體現不同的特征,從而把這些特征加入到自己的內心,在鏡頭前進行塑造和體現。
在角色塑造過程中,劇中人物本人生活的內部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部情境和其他人物的關系。所以說外部和內部情境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通過劇本的外部事實和情節(事件,時代,劇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去理解這些事實的內在實質(人物的性格,思想,世界觀,價值觀,情緒),從邊緣到中心,就能進入劇本內部情境的精神世界中。斯琴高娃能深刻地把握住這一點,她在采訪中說到自己經常拍完一部戲后,還感覺自己活在情境中,要過好久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活”過來,這正是她“走心”的表演理念的體現,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生活中去,在表演過程中深入到角色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中去,這為斯琴高娃正確的表達角色情感和情緒提供了保障,可以說,斯琴高娃正確地把握角色的內心思想就算是正確地把握了角色的情感和情緒體現的技巧,在她的這種表演技巧把握下,塑造出多個有血有肉感情豐富的角色來。
4.5 小結
斯琴高娃對角色的塑造能力也是她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在她看來,自己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女性角色中實現突破,找到她們之間的差異,是自己“走心”的結果,但是更是她對我國不同歷史時間社會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的體現。
在她拍攝《歸心似箭》的時候,去東北農村了解農村的文化,了解地方習俗;在拍攝《似水流年》的時候,了解當時改革開放初期的香港文化和沿海的文化發展、經濟發展以及當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語言表達特點;在拍攝《駱駝祥子》的時候,她去研究老舍,研究老北京文化;在拍攝《大宅門》和《康熙王朝》的時候,斯琴高娃去過故宮,找過專家了解過相關的史料記載,豐富自己的內心情境??梢哉f斯琴高娃的演藝生涯就是一種不斷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這是她不斷實現自我突破的關鍵所在;也正是這種突破,讓她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實現斯琴高娃的百變,演繹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