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眾傳媒時代的背景介紹
1.1 大眾傳媒的定義
在當今時代 ,大眾傳媒早已不再陌生。而要想以此為時代背景開展研究 ,需要首先了解大眾傳播媒介的定義。大眾傳播媒介主要是指職業傳播者向大眾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媒介體。大眾傳播媒介的主體受眾就是大眾 ,而其本質是指各種復制和傳遞信息的機械或者傳播組織的媒介體的總和。如今 ,報紙等印刷類大眾媒介尚未完全消失 ,而新的大眾媒介如電子類媒介等又在不斷興起 ,各種大眾傳播媒介相互配合 ,共同奠定了豐富的傳媒時代背景。在這個大的背景時代中 ,起著中流砥柱作用的影視編導自然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
1.2 大眾傳媒的新特征
大眾傳播媒介之所以成為影響時代的重要因素 ,與其自身的新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大眾傳播媒介的新特征主要體現在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等三個方面。在大眾傳媒介尚未興起之時 ,人們進行信息傳播主要通過口述或者飛鴿傳書以及專人運送、張貼告示等形式 ,速度慢 ,而且效率往往也較低。傳播效果并不能夠令人滿意。大眾傳播媒介的速度則超乎人的想象。特別是在電子類大眾傳播媒介興起之后 ,光纖傳播的速度可達每秒鐘三十千米。人們可以在瞬間幾乎同時獲取重大信息。
大眾傳播媒介的傳播范圍廣也是重要特點之一?,F如今,在大眾傳播媒介的推動之下 ,信息已經漸漸失去了地域的界限。不同地域之間的信息可以借助大眾傳播媒介實現互通 ,不同的國別之間也可以借助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文化交流 ,重要信息共享等。范圍大的特點使得地域分界日漸模糊 ,更好地實現了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大眾傳播媒介的第三個新特征主要是指影響大。這主要歸功與媒介重要的導向功能。任何類別的信息 ,只要是通過媒介傳播出來 ,都會在無形中被放大 ,人們在各種心理的驅使之下 ,會更多地傾向于信任媒介 ,跟隨媒介的呼聲 ,從來表明自己的立場。這些都直接決定了大眾傳播媒介影響大的特點。其影響力主要體現在其強大的表現力與說服力之中。那么在這三大特點的影響下 ,影視編導們又面臨著怎樣的新挑戰呢?
2 大眾傳媒視角下影視編導的新挑戰
2.1 節目更新速度加快
在過去 ,經濟發展尚未達到如今的高速發展水平 ,社會節奏尚未加速。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較為單一。一檔節目往往很容易熱播 ,并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八九十年代的《綜藝大觀》等就是當時的重要代表作品。而如今 ,時代不同了 ,社會發展節奏變快 ,經濟發展水平提高 ,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提升。在這樣的背景力量的趨勢之下 ,眾口難調 ,于是節目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重要的表現之一就是節目更新速度加快了。節目的更新速度加快 ,就要求影視編導們的思維創作周期變短。他們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和節目奉獻給觀眾。因此 ,節目更新速度加快 ,是影視編導們面臨的重要新挑戰之一。
2.2 觀眾的需求日益多元化
節目更新速度加快 ,也有其重要原因。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 ,物質文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而隨之提高的就是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人們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品質的需求與追求。觀眾們已經不再如過去一樣 ,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 ,而是擁有了更多主動的需求。由過去的"有什么 ,看什么"變成了今天的"看什么 ,就應該有什么".更重要的是 ,觀眾主體地位的顯現 ,使得影視編導們面臨著更多的時代賦予的新挑戰。九十年代 ,益智競猜類節目如火如荼 ,人們專心地關注此類節目的動態 ,并樂在其中。而如今 ,益智類節目只是重要節目中一個版塊。觀眾們不僅僅關注于此 ,還包括相親類節目 ,冒險類節目 ,養生類節目以及戶外活動類節目。
可以說 ,觀眾的需要是在日益多樣化的 ,影視編導們只有不斷挖掘生活的內容與真諦 ,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節目作品。為觀眾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內容。
2.3 節目質量有待提高
需求增加了 ,節目更新速度也加快了 ,并不意味著影視編導的工作無可挑剔了。因為這兩個內容的存在 ,使得影視編導面臨著新的挑戰。由于影視編導創作周期變短 ,人們對于節目的需求量增加 ,節目的質量也在無形之中受到了挑戰。一個節目中一旦出現一個引人注目的關注點 ,其他的節目就會快速競相效仿 ,創意一瞬間被無數次使用 ,隨之也就變得不再出奇。而且 ,在金錢與利益的誘惑之下 ,很多節目已經脫離了為大眾服務的初衷 ,完全化身利益的代表 ,節目質量低下。值得指出的一點是 ,節目的內容需要多加注意。因為如今 ,少年兒童充當了相當一部分的觀眾 ,而對于處在三觀尚未確立時期的他們 ,電視節目的輿論導向功能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 ,影視編輯面臨著的重要新挑戰之一 ,就是要不斷提高節目的質量。不能因為競爭日益激烈 ,就不在乎節目質量的高低。
3 大眾傳媒視角下影視編導的注意事項
3.1 節目內容需要積極向上
既然影視編導們面臨各種各樣新的挑戰 ,那么大眾傳媒視角下 ,他們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首先 ,節目的內容需要積極向上。節目的內容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
由于大眾傳播媒介本身的輿論導向功能 ,使得其擔負起積極引導社會向上的重要職責。而且 ,面臨著青少年占據較大觀眾比重的現實 ,影視編導更應該注重將節目內容以更加積極健康向上的形式表現出來 ,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與教育。比如 ,在 2013 上映了《爸爸去哪兒》節目中 ,主要表達的是親子互動 ,相互幫助 ,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等主題思想 ,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無論是對于青少年 ,還是對于成年人 ,都是一種積極的教育與引導。因此 ,編導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 ,需要進一步地理清思路 ,創作出更加積極向上的節目。
3.2 影視編導應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
為了更好地展現節目內容和主題思想 ,影視編導們應當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正如前文提到的 ,一個節目一旦出現一個創新點 ,就會被瞬間無數次翻用。很多優秀的創新點 ,在被翻用了多次之后 ,就會平淡無奇 ,索然無味。當然 ,這并不意味著 ,節目不應當借鑒。借鑒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但是 ,影視編導們應當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 ,如何在借鑒的基礎上實現創新 ,而不是在創新的基礎之上一味照搬。這就要求影視編導應當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創新水平。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學習,借鑒優秀的節目作品,再結合自身所學,融會貫通,才能夠更多地實現創新。影視編導應當通過讀書、進修、觀看更多的優秀電視作品 ,為實現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 ,創新也并不意味著絲毫不允許借鑒。但是借鑒絕不等同于照搬。影視編導的自我學習與充電 ,自身內涵與修養的提升是增強創新意識的重要前提。
3.3 符合中國觀眾的普世價值
除上述內容之外 ,影視編導們需要注意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國別問題。雖然說 ,媒介無國界 ,但是中國的電視節目畢竟更多地針對中國觀眾 ,體現中國人民的處世方式與文化的傳統創新。因此 ,影視編導在創作節目的過程中 ,應當注重體現中國觀眾的普世價值。西方的思想與文化可以適當體現 ,但是絕對不能強行灌輸與肆意宣揚。如何將體現國民普世價值和影視節目的創作平衡把握 ,是影視編導需要注意和改善的重要事項。
在大眾傳播媒介時代 ,影視編導們面臨著更新的挑戰 ,但是同時也面臨著更多新的機遇。影視編導們應當在如今科技進步 ,經濟發展的背景環境中 ,牢牢把握機遇 ,迎接挑戰 ,不斷提高自我修養 ,提高創新意識與水平。在各類節目輩出的時代背景中 ,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為更多觀眾提供文化的視覺盛宴與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