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是以作品主題思想內容為背景,以舞者的肢體動作為依托,將舞者的情感表達出來的一種視覺藝術。 舞者在通過肢體動作展現藝術作品的思想內涵的同時也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宣泄出來。 情感是人類有別于其他物種的重要特質,是人類的重要精神財富,世界因情感而美麗。 舞蹈表演是借助舞臺和舞者將作品情感和舞者情感傳遞給觀眾, 引起精神上的共鳴,肢體動作是情感的外在宣泄與表達,由此可見情感是舞蹈表演的核心,是決定舞蹈表演的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把握好的情感因素,就掌握了舞蹈表演的真諦。
1 舞蹈表演的情感性本質
1.1 情是舞蹈之魂
舞者的肢體動作是情感的外在表達,而情感是舞蹈的核心靈魂,將情感與肢體動作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舞蹈的主題,例如:《大河之舞》通過愛爾蘭傳統的整齊劃一的踢踏動作將愛爾蘭先祖與自然抗爭,建設家園的艱苦過程展現出來,舞者若要將作品孕育波瀾壯闊、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傳遞給觀眾、感染觀眾,必然先要將舞蹈的情感渲染自己的情感,將自己的情感通過肢體展現出來,從而表達作品的情感。 如果將舞蹈比作優美的音樂作品,舞者的每一個動作就是構成音樂的音符,而情感則構成的節奏和旋律,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音樂作品,才能打動觀眾。 舞蹈亦是如此,沒有情感的舞蹈肢體動作是沒有靈魂的身體活動,不能稱之為“藝術”,完美的“藝術”從來都是能夠產生精神層面上的交流,是震撼人心、又感人至深的表演,是可以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演繹。
1.2 情是表演之本
舞蹈不是空洞的肢體動作展示, 舞蹈的表演是敘事性的,是由不同人數構成的一個故事,每一名舞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都扮演著某一角色, 通過不同覺得的情感反映展現出故事的主題。 例如:中國傳統戲曲中的生、旦、凈、末、丑等角色,在身法、動作乃至面目表情當中都有這不同的特征,演員通過不同的動作展現出不同人物在不同的環境下的內心情感活動,從而表達故事的中心主題。 舞蹈是純通過肢體演繹情感的視覺展現,舞者的任何動作一顰一笑,都要富含深刻的情感,在舉手投足之間就要孕育情感,要給觀眾帶來至極的美感享受,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舞者除了肢體展現情感外,還要通過眼神傳遞情感,例如:舞蹈《桃夭》主要展現的是一群未出閣的懷春少女,含蓄待嫁的情景,舞者通過肢體和含羞默默的眼神,將這種情感展現的真摯動人。
1.3 情是表演之源
肢體動作是舞蹈表演的平臺,沒有肢體動作就沒有舞蹈表演,因此舞蹈表演也被稱之為形體表演,但是舞蹈表演僅有良好的肢體運動還不夠,同時還要有與肢體運動相互契合的情感表達,肢體的動作是情感的表達。 傳統的舞蹈表演,舞者更多的是注重與高難度動作的展示,隨著時間的發展,和觀眾的藝術鑒賞力的提高, 對于傳統的高難度舞蹈動作出現了審美疲勞,現代舞蹈的編排在傳統舞蹈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舞者的情感交流,他能夠過舞蹈的每一個動作將舞者的情感表達出來,從而將舞蹈的作品的情感傳遞給觀眾,引領觀眾通過舞蹈表演去感受作品本身的精神魅力, 尤其可見舞蹈表演的核心是情感,沒有情感不能稱之為舞蹈表演。 例如:《雀之靈》的表演,舞者的每一個肢體動作,都是為了展現孔雀的靈動、高傲、優雅的特點,舞者首先內心里將自己化身為孔雀,將自己對孔雀的理解與感受,對孔雀的感情轉化為動作,最后呈現給觀眾,由于每個舞者對演繹對象的理解和情感存在差異,所以同一個作品,不同的舞者表演出來的效果必然不同,也是舞蹈表演的魅力所在。
2 情感在舞蹈中的重要定位
2.1 舞者的情感表達是關鍵
情感表達是舞蹈藝術表現力的關鍵所在,肢體動作是舞蹈技藝的展現,沒有情感的肢體動作在優美,展現的也只是技藝的高超,只有當高超的技藝和情感融合后的展現才能稱之為舞蹈表演,舞蹈表演已經超越了肢體的難度動作,上升為情感的傳遞,舞蹈表演的優劣更主要的是對舞者情感表達的優劣的評判。 舞者的情感表達是當今舞蹈表演的核心和關鍵。
2.2 動作與情感是舞蹈的兩方面
動作和情感是舞蹈的兩條腿,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動作是舞蹈的外在展現是舞蹈的外在美,而情感是舞蹈的內涵所在是舞蹈的內在美, 內在美是舞者的情感表達,是舞者對舞蹈作品的深刻理解,舞者的肢體動作是內心情感活動的展現,情感至始至終貫穿于舞蹈表演的全過程,情感表達的至境便是舞蹈表演的升華。
3 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3.1 有助于舞蹈主題的表達
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有其主題思想,舞者通過其肢體動作的表達,將作品的核心思想表現出來了,舞蹈在編排過程中,舞者要對舞蹈作品有整體的認識,形成一定的藝術構思,舞者通過形體展示將情感滲透舞蹈表演當中,通過舞者的情感傳遞表達舞蹈主題,從而感染觀眾。 例如:古典舞《花木蘭》,通過舞者英姿煞爽的身形,將花木蘭替父從軍,馳騁沙場報效國家,的陽剛之氣展現的淋漓盡致。 舞者的這種情感的表達正是作品的英雄主義這一主體的展現。
3.2 有助于感染觀眾
舞蹈表演的最終目的是感染觀眾與觀眾產生共鳴,舞者只有對作品不斷的探索挖掘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的內涵,形成對作品情感的理性認識,通過自身的對作品的感受,表達出作品的情緒和情感。 例如:《雀之戀》舞者通過嫵媚、柔軟的的肢體動作展現出了孔雀的與眾不同,傲視群鳥,舞者對作品的情感上的表達,帶給觀眾的是一只高傲美麗,不食人間煙火的孔雀,舞者與觀眾的共鳴已經超越了舞者的肢體動作,是精神層面上的交流。
4 表演中易出現的情感缺失原因
4.1 主客異位
舞蹈表演是以情感表達為主線, 而肢體動作為輔助的方法,當舞者對作品的理解不到位,使得舞者對作品情感表達不足,這時肢體動作就成為舞蹈的主體了,而情感由于表達的不足,產生了舞蹈表達情感缺失,致使舞蹈表演的中肢體動作與情感表達本末倒置,造成舞蹈表演出現失位現象。
4.2 重技輕藝
部分舞者過于注重舞蹈技術的展現,而對于情感表達不是很重視,而實際上舞蹈技術只是情感表達的手段,沒有情感的舞蹈技術是沒有靈魂的技術, 再高超的技術也難以打動觀眾,只有將情感融入技術動作當中的舞者,才能真正做到“動必舞”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隆蔭培。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馬丁。生命的律動[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