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以來,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開設了舞蹈專業,僅廣東省就有多家院校開設了舞蹈編導專業,如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大學等。隨著開辦院校專業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舞蹈編導專業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高校通過興辦舞蹈專業,推動我國舞蹈人才的培養,而如何培養出優秀的舞蹈編導人才,則是各類院校的專業研究人員面臨的問題,由于我國的高等教育特殊性,舞蹈作為一門獨立藝術學科在我國高校教育中歷史并不久遠,高校在舞蹈編導教學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筆者作為我國高校舞蹈編導專業的教學一員,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教學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思考,并從舞蹈編導教材、舞蹈編導教學流程、舞蹈編導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一、舞蹈編導教材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院校藝術教學改革的深化,面向21世紀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為舞蹈編導專業教材的系統建設提供了契機和條件。1995年文化部教育司將涵蓋各個藝術門類的“中國藝術教育大系”的編寫列入藝術教材建設的重點。作者借助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舞蹈編導教材建設的著重點應包括以下幾點。
1.教材缺乏創新性和時效性
舞蹈編導教材和其他所有教材一樣,應具有其相對穩定性,否則,教材將失去其自身的延續性和專業導向性。但是,由于舞蹈知識領域更新速度不斷加速,新的概念、方法、理論不斷涌現、更新,部分與現代教學活動脫節的內容將遭到淘汰。一些如編導教學中人物形象的捕捉、動機的形成、編舞技法等相對穩定的基礎知識、核心知識點,應固定并成為編導教材穩定性的基礎。此外,舞蹈編導教材應根據當今舞蹈編導專業發展的趨勢、特征等,制定具有延續性、創新型、拓展性的教材,使其成為舞蹈教學活動的內核動力。這樣,舞蹈編導教材不僅僅是固定的教材,還有時效教材,這部分時效教材具有時代性的特征,其中一部分的知識會隨著時代要求不再適應教學,但是在舞蹈教學中,不能全盤否定,而因根據教學的要求,舞蹈藝術的發展進行取舍,從而保證教材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同時,在取舍教材時,還應搜集國外的舞蹈編導專業最新的信息,教學者應認真分析,吸取其中的精華,并將其應用到舞蹈編導教材的編制中,使其成為適應我國舞蹈編導的教材資料。
2.教材應注重統一性和多樣性
我國目前不斷強調教育應從之前的應試教學向素質教學進行轉變,因此,舞蹈編導教材應注重網絡化、遠程化、全球化,而教材的統一性與多樣性問題則成為舞蹈編導教材建設的又一重點。首先,統一的編導教材,可以使得不同區域,不同階段的舞蹈編導教學有統一的評判標準和學術規范,從而可以使得大家在同一個平臺下進行公平、客觀的競爭。其次,如果舞蹈編導專業的教學過于遵循統一的教材,進行一成不變的舞蹈編導教學,那么舞蹈編導的教材只需要使用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即可,但是這本身就不符合舞蹈編導的要求,因為學生進行創作時需要發揮自身的個性,強調創作的自我性和獨立性。教材作為舞蹈編導教學的媒介,如果過于統一,則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發展,同時教學活動也會過于單調。因此,在多元化的社會中,舞蹈編導教材應脫離照搬硬套的方法,基于不動搖舞蹈編導教學的本質基礎上,將教材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有效結合,從而促使舞蹈編導成為一種不失規范又具備創造力和多樣性的活動,舞蹈編導也不會有唯一標準答案。
二、舞蹈編導教學方法的改革
舞蹈編導教學需要轉變教學思想,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教與學的雙重指向性。通過活躍課堂上的學術氣氛啟發、引導學生的思維,針對課堂采用互動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舞蹈編導教學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舞蹈是人體的表現藝術,所表達的思想通過肢體語言來表現,因此舞蹈編導的思維創造需要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和想象力,這則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著力培養。舞蹈編導專業教學,是培養既能編導又能表演的舞蹈工作者,它要求學生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對舞蹈動作要素以及要素組合的熟悉,舞蹈語言和表演技巧的掌握。因此,在舞蹈編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采用啟發、調動、挖掘等手段,不斷地提出問題,揭示舞蹈學習面臨的矛盾,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分析舞蹈作品,掌握舞蹈技巧,勤于用腦、聯想和想象,比如為什么有的作品通過舞蹈動作技術使用或者編舞手法能夠清晰地表現出來,為什么有些則難以立即分析確定舞蹈動作。這樣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通過個性的表現和潛在的表現力發掘,將感情和動作進行完美地結合,以此表現舞蹈作品的內容和抒發的感情。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敢于探索舞蹈編導的新領域,引導學生在不違反舞蹈規則的前提下,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對各類舞蹈的精髓進行吸收、兼并,因此產生豐富而優秀的舞蹈作品。
2.舞蹈編導教學采用多樣化的形式
舞蹈編導專業學生在入校以前大多受過一定程度的專業技能和技巧的訓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避免對一些專業技能的簡單重復,而應以發掘學生創新思維為前提,引導學生對所學專業技能技巧進行多重認識和重新認識,啟發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其次,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舞蹈編導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形式更加多樣化,并且通過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進一步在多媒體媒介表現的生動形象演繹中體驗舞蹈編導的過程,最終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對問題和比較抽象的環節進行解決和具體化。教師在舞蹈編導課堂中借助多媒體手段,將優秀舞蹈劇目進行拆解和分析,從而在課堂講解中,使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并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
再次,課堂教學除了進行常規教學以外,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小組學習,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學生編組進行舞蹈編排,引導學生自己思考,為學生創造空間,留出問題讓學習小組去想、去實踐、去研究,并對自己研究的成果通過舞蹈編排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因對其結論進行點評,或者推動小組之間的點評和討論,從而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3.舞蹈編導教學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舞蹈編導實踐機會
充分的舞蹈編導實踐機會將對舞蹈編導教學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在課堂內,可以采用即興訓練和劇目表演的方法。一方面,即興表演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舞蹈編導能力的有效手段,這種訓練方式可以使得學生不斷地提高音樂風格、旋律以及表達的意境和主題的判斷能力,從而認識音樂、理解音樂,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創造力進行舞蹈編排表現和刻畫,通過課堂上有計劃的即興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舞蹈編導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劇目表演在舞蹈編導教學中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有效地將學和用進行結合,通過劇目表演,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在劇目編排中系統地學習和實踐舞蹈編排相關的知識,對所學的知識能夠學有所用,對各種舞蹈技能技巧進行實踐優化和組合。在劇目編排的基礎上,學生還可以就自身的需求和特點,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創新性。在課堂外,教師可以充分地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比如,通過學校層面,舉辦舞蹈專場晚會,設立學校內或者學校間的舞蹈比賽,并可以將學生介紹到一些舞蹈工作室,使學生在真正的實戰中提高舞蹈編導能力,開闊學生的舞蹈視野,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使學生的舞蹈編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舞蹈編導教學流程建設
在學校的舞蹈編導教學中,教師會為了在強調和督促學生進行動作的創編方面多下功夫,但是由于強調的通常是動作的頻繁反復,從而會忽視能夠有效表現構思內容的主題動作,導致學生編導完成的作品會讓人感覺構思的內容和表現的形式是兩張皮。問題的解決辦法則是用實際的操作加強學生對舞蹈的認識,在舞蹈編導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舞蹈編導教學流程的安排經歷三個過程。
1.把握和了解舞蹈要素
在舞蹈編創的前期,應該有舞蹈的素材積累,因此,在舞蹈編導教學中,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分析舞蹈作品,把握和了解包括動作、時間、空間等舞蹈編導要素。一方面,進行單一要素的學習,包括動作的時間節奏把握練習、空間姿態的練習、動作的表現內容練習,以及三方面的綜合練習。在時間要素聯系中,作者會要求學生主要練習各個舞句、舞段之間的結構關系,在時間速度上的舞蹈動作變化練習和舞蹈動作的節拍節奏變化練習。在空間姿態的練習上,作者要求學生注重在舞臺空間中的方位變化練習,動作姿勢的空間變化練習以及舞蹈動作在運動路線方面的變化練習。另一方面,由于舞蹈不是單一的內容構成,在要素練習中,應該注重各要素的同時發現和表現,因此,在單一要素練習的基礎上,復合練習從頭至尾都伴隨在練習活動的過程中,從而使學生更清楚認識各要素,不斷地將各要素有機結合,有效發揮。
2.對片段等結構化進行構思
在對各舞蹈要素進行練習的基礎上,構思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著重從情節性舞蹈和情緒性舞蹈兩方面進行把握。教師通過命題,引導學生根據命題進行舞蹈構思,運用實際生活中的故事或者是小說、電影、電視中的故事作為命題的內容,進行具象化的動作素材積累練習,通過模擬再現具象性的動作情節,從而使得相應的時空要素變得更加具體化。情緒性舞蹈把握是對舞蹈動作的抽象性和虛擬性要求更高的舞蹈練習和構思,在這樣的舞蹈教學中,多采用音樂即興,通過學生滋生內在思想感情的表達進行抽象性動作的練習,這類練習多要求時間和空間的靈活性,重點是把握音樂形象的能力和動作表現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觀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行小舞蹈片段的編創,并對不合適的表現形式和構思內容進行指點和調整。從而避免學生在形式上、內容上以及動作的轉化上出現無從下手的局面。
3.舞蹈作品的加工和演出
舞蹈編導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能夠創編出具有一定水平的舞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在最后要求學生分組或者個人進行舞蹈作品的加工提高和演出,對學生在舞蹈創編的技術技巧方面、舞蹈內容的表達凝練方面以及舞臺減小,出現“回漂”現象;氣柜的缺陷因子為0.01時,達到臨界荷載后,作用在結構上的荷載保持不變,位移急劇增加。
四、結論
本文分別采用非線性屈曲分析方法,討論了不同缺陷因子氣柜的穩定性。計算得出,缺陷氣柜的屈曲臨界壓力與完善氣柜的相差較大;當缺陷形式為一致缺陷模態時,比較雪荷載下和風荷載下,缺陷模型的屈曲臨界壓力相對于完善模型的降低幅度可得:風荷載下氣柜的缺陷敏感性比雪荷載下的高。隨著氣柜缺陷幅值的增大,氣柜的最大節點應力逐漸增加。雪荷載下,缺陷因子為0.05時,最大節點應力達到了209.31MPa,很接近氣柜鋼材的屈服極限210MPa。即缺陷的存在可能使氣柜由彈性屈曲轉化為塑性屈曲。這表明初始缺陷的存在會導致結構提前進入塑性狀態。風荷載下,缺陷的存在使氣柜的位移遠大于完善氣柜的位移,位移足夠大時將影響氣柜的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王象富.淺談干式煤氣柜制作安裝技術[J].山西建筑,2004,30\\(13\\):124-129.
[2]曹開朗,李偉.薄殼理論用于干式柔膜密封儲氣罐的計算[J].煤氣與熱力,1999,19\\(5\\):24-28.
[3]丁美.結構穩定性分析中ANSYS的應用[J].低溫建筑技術,2003,96\\(6\\):42-44.
[4]周承倜.薄殼彈塑性穩定性理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79:136-138.
[5]王曉天.環肋圓柱殼穩定特性與破壞模式的探討[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1997,18\\(3\\):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