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舞蹈課是體育院校新開設的專業課程,按著運動訓練學項群理論分類,體育舞蹈與冰舞、花樣游泳和藝術體操等項日同屬于技能主導類項目。它要求舞者在具有良好的運動技能基礎上還應具有較強的表現力。然而,目前我國的體育舞蹈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很低,專修體育舞蹈課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如何提高體育舞蹈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具備一定專業水平和能力是擺在體育舞蹈教學的一項重要課題,為此,對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修課的教學要素進行分析,對明析了體育舞蹈專修課教學要素的基礎上如何更好的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有一定意義。
一、體育院校體育舞蹈的特點
體育舞蹈是由屬于文藝范疇的舞蹈演變而來的體育項目,它兼有文藝與體育的特點,是介于文藝與體育之間的邊緣項目。
體育舞蹈共分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類,共十個舞種,摩登舞起源于歐洲包括華爾茲、探戈舞、維也納華爾茲、快步舞和狐步舞。摩登舞具有端莊、含蓄、穩重、典雅的風格和紳士風度,舞步流暢、輕柔灑脫、舞姿優美、起伏有序、音樂節奏清晰、舞蹈富于技巧性;拉丁舞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包括倫巴舞、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拉丁舞具有熱情、奔放、浪漫的風格特點。
舞蹈動作豪放粗獷、速度多變、手勢和腳步動作內容豐富、充滿激情。音樂節奏鮮明強烈。體育舞蹈融藝術、體育、音樂于一體被人們譽為"健"與"美"相結合的典范。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不但具有獨特的觀賞性,而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體育舞蹈是人體美的高度體現。體育舞蹈是通過人體表現的,通過人體點與線的移動,形成各種動與靜的姿態,各種美妙的意境結合,通過形體語言及身體各部分的配合,體現美的形體,美的姿態,美的造型。
體育舞蹈是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通過感官體會神韻之美,音樂是舞蹈的靈魂,也是不同舞蹈風格差異與意境美的重要體現,它以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多彩的風格使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更加豐富,更加動人。
二、體育院校體育舞蹈專修課教學要素的構成
1. 節奏感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而音樂通過旋律和節奏來表達,這些基本因素貫穿于舞蹈之中。在體育舞蹈中,節奏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強調的不是思想內容,而是旋律。音樂的節奏與舞蹈節奏密不可分。體育舞蹈要借助的是音樂的節奏,去表現人體的基本技能和舞蹈技巧。音樂節奏的變化,往往決定舞蹈節奏的變化,人們常說,有什么樣的節奏,就有什么樣的舞蹈。節奏起著一種起承轉合、承上啟下、抑揚頓挫的作用,使舞蹈動作之間形成了聯系。節奏感正是舞者對節奏產生的某種知覺和反應,只有舞者對節奏有了感覺,才有可能創造出千姿百態的舞蹈來。
2. 力效
力效就是人體所具有的柔韌性、靈敏度、協調性、彈跳力、爆發力、耐力等綜合表現。它通過人體各關節、肌肉的生理運動變化而實現。舞蹈運動不同于人體的自然生理本能,它通過編排組合形成的一種有節奏變化、風格特色、感情表現的美的動作。從力效表現上來看,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肌肉力量的大小,二是完成單個動作的爆發力,三是體位移動的速度,四是保持肌肉高效工作能力的耐力。力效是做好一切動作的基礎。
3. 配合
談到配合,大家會立刻想到芭蕾舞中的雙人舞,聲樂中的二重唱,器樂中的二重奏以及乒乓球、羽毛球中的雙打。從兩人的高低、左右、張馳、伸縮、動靜、剛柔、疏密中透出的默契。配合得好能夠化平庸為神奇,在兩人結構性的排列組合中,給我們留下極大的創造與表現余地。兩個人做一樣的動作,功能是減,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個動作,功能是乘,所謂事半功倍。
4. 空間要素
空間是指物質存在的廣延性,其特點是廣度、高度、深度的三維性,由個人空間和一般空間組成。個人空間和一般空間均在高、中、低三個不同重心位置運動,運用身體高、中、低不同姿勢的變化,體現出身體動作的線條主次分明及在不同層次結構方位的變化,它是空間立體化的外在表現,使動作充實飽滿多變富有感染力。
5. 姿態要素
姿態是指人體在空間的形象表現。姿態貫穿在舞蹈動作的始終,分靜態、動態兩種不同的形式。姿態要素在體育舞蹈動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體育舞蹈是以人體的姿態為媒界的運動形式,而姿態在瞬間的靜止或流動的起落變換中,無論是折合與伸展,柔美與粗獷,挺拔與優雅都有"形"可見,給人以直接的視覺感受和情緒的感染,喚起人們的美態。
6. 時間要素
時間要素即時間的間隔,是反映動作完成的快慢和運動過程的持續性和順序性。包括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動作的次數和身體移動的距離,周期性動作的時間長短、交替的時距及參與動作的身體各部位的先后順序。體育舞蹈包括快慢及中速動作,在教學中要注意通過改變單一動作或系列動作不同速度變換,來提高學生對周期性動作時間長短的準確估計,以增強動作速度、時相交替、周期時距等變化方面的運動技能。
7. 流暢要素
流暢是指動作從開始到結束,或是從一個動作過渡到另一個動作時,其結構嚴謹,銜接連貫,給人以"行云流水"般的美感。流暢,根據不同的動作結構和不同使用目的分為兩種表現形式 :一種是連續不間斷的動態流暢 : 一種是在瞬間的展現和短暫的靜止后再開始的"間斷"性流暢。在整套動作中必須含有上述兩種不同形式的流暢,才能展現不同舞種及運動員的個性。
三、發揮教學要素在教學效果中的影響力的策略
1. 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舞蹈觀
在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把體育舞蹈的重點上升到真正的實體美,從而創造真正美的高度。作為體育舞蹈教師,需要將舞蹈的動作和技能有效地授給學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舞蹈價值感,啟發美的意識和情趣,讓他們在各個形式舞蹈中,能夠充分感受到體育舞蹈的內在藝術。
2. 提高體育舞蹈教師的綜合素質
體育舞蹈老師需要充分領悟體態的特點,培養自身的體態語言,使其能夠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體育舞蹈能夠展示學生的身體美,并且傳播美,充分展現體育舞蹈的魅力之光,讓體育教師的舞蹈動作將多種藝術美和人體力量展現出來,進而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
3. 舞蹈需要感情認知
教課時,教師應該用故事來闡述舞蹈動作,從而帶動他們的感情認知。舞蹈不是生硬的技術表達,更是完整的藝術表達,自我感知不分年齡、不分種族、不分國界,這是一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一直遵循的原則,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希望他們在情感認知上能繼續提升。
4.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讓學生學習舞蹈,要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有興趣了才能更用心。學生從一竅不通變成一個光芒四射的舞蹈精靈,學習成績,社會實踐,為人處事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和改善。對美的認知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更自信、更熱愛生活,興趣愛好的培養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四、結語
在確定專修體育舞蹈課的教學內容時,首要的是抓好學生舞蹈的基本功訓練。注意將基礎訓練與有關理論知識結合進行,打好各舞種的基礎訓練,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形式使學生認識和了解動作與音樂內容的內在聯系,體會對動作的表現力,注意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體育舞蹈的教學要素包括 : 空間要素、姿態要素、力度要素、時間要素、流暢要素、節奏要素。要使學生掌握規范的舞蹈動作就必須重視基本動作要素訓練,進行規范化教學。
參考文獻:
[1] 張樹清 . 體育舞蹈 [M]. 北京 :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997.
[2] 王懷玉 . 最新現代交誼舞教程 [M]. 北京 : 農村讀物出版社 ,1997.
[3] 許志琳 . 論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策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0(4)。
[4] 金千秋 . 舞蹈 . 氣質與形體的塑造 [M].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 ,1992.
[5] 王樂。關于體育舞蹈在普通高校開展必要性的思考 [J]. 考試周刊 ,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