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黃金時段電視劇的收視份額鷹戰中,以較低的購劇成本贏得盡可能高的收視播出效益,是所有電視同業最為重視,亦是戰況慘烈的電視業搏弈領域。近年來,隨著強勢衛視以其強大軟硬實力壟斷了第一流大制作電視劇的“(聯合)首播權”甚至是“獨播權”后,原本即狼煙遍地的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爭奪戰,旋即升級為烈焰沖天的收視大戰;《我的團長我的團》、《借槍》等熱播大劇爭奪戰的諸多奇葩場景,許多觀眾至今仍歷歷在目。
然而事物變化的規律有時并不以人們的主觀意愿為轉移,在特定范疇、特定領域和特定階段,時常會出現匪夷所思的反常規現象。上述兩部抗戰題材大制作在數家衛視同步首播時,并未帶來預期的熱播收視效應,反倒是少數優質地面頻道同時播出的“二流”劇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收視份額。
何以呈現這一似乎反常的現象?筆者從多年電視節目編排工作中發覺,至少以本省受眾為觀察對象,他們在欣賞黃金時段電視劇時存在著一種“律動”現象。需要說明的是,“律動”一詞在物理學、音樂學、舞蹈學等專門領域均有其規范界定,本文借用的“律動”是取其核心意涵:
“有規律地變化”.簡而釋之:受眾欣賞電視劇存在著周期性、階段性起伏調整接受現象。本文擬從這一現象切入展開敘述,就如何從受眾欣賞電視劇的律動性出發,科學合理地排播電視劇略述管見,求教于方家。
以筆者所在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為例,歷經十九年的過濾沉淀與推陳出新,業已形成了省內相對穩定的黃金時段電視劇受眾群落、。這個逐漸形成、穩定并擴大的受眾群似乎不受大臺大劇的多少影響,十幾年來始終伴隨著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的成長壯大,是頻道當前與未來重振雄風的寶貴資源和觀眾基礎。這個主體受眾群明顯偏愛于諜戰劇、以小人物演繹故事的戰爭劇、講述草根階層悲歡離合的年代劇、懸疑驚驚類型年代劇以及容貌出眾女星出演的劇集,相對較少鐘情于宮廷劇、神怪劇、兒童劇、農村題材劇及武打??;他們對央視綜合頻道、電視劇頻道播出的“主旋律”年度大劇有顯而易見的疏離感,對立意宏闊、主旨高大上的“高級”
電視劇缺乏親近感,如當年央視隆重推出的年度大戲《喬家大院》、《大宅門》、《闖關東》、《中國遠征軍》等劇集均未在浙江省境內望省級地面頻道之項背,僅以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為例,《大漢天子》02003)、《啞吧新娘》02005) ,《天下第一媒婆》02006) ,《春天后母心》02007) ,《八陣圖》02008)和《爸爸天亮叫我》02009)均在相應年份榮膺了省網收視率第一名的卓越佳績,如上所述高大上年度大戲,沒有一部進入相應年份省網前十名、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黃金時段電視劇受眾群落的另一個突出特性是:對劇集的類型喜好有“律動”性。例如:2009年頻道省網、市網收視榜上有名的劇集中,有民國年間山東省題材的《北方有佳人》、有東北地區原日本遺屬題材的《小姨多鶴》、有審判二戰日本人戰犯題材的《戰后之戰》、也有當代公安題材的《要案組雷霆出擊》,呈現了欣賞類型上的明顯差異性。又如:
2010年頻道省網、市網再創收視佳績的劇集中,有宮庭女人戲《美人心計》、古裝劇《包青天之七俠五義》、情感年代劇《來不及說我愛你》、槍戰劇《獵鷹1949)) ,諜戰劇《內線》和家庭倫理劇《我的三個母親》、《娘妻》,可以略見該群體欣賞習慣上存在明顯的“律動”.淺顯一點說,受眾在欣賞完了一部流連忘返的劇集后,心理上需要有一個情感“緩釋期”來慢慢地淡忘劇情帶給他的震撼、激昂、亢奮、哀傷、迷戀……從下一部類型題材完全迥異的電視劇中獲得一種嶄新的審美體驗。我想,也許這就是電視觀眾欣賞劇集“律動性”的社會心理學基礎。
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管理層正是較早地認識到受眾群落欣賞習慣上的“律動性”現象,因而主觀上有意識地在購片、排播兩大環節上精心謀劃、精心布陣、精心造勢,既結合本頻道計劃排播劇集的類型差異,又兼及省級兄弟地面頻道同階段劇集收視數據分析,有時還須顧及強勢衛視“火爆大劇”的推出窗口,通過一系列看似無序,實則有“計”的組合式排播方案,妙用“田忌賽馬”競爭策略,使本頻道80%左右的首輪劇都能取得不俗收視業績。例如: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 2010 年有七部劇進入杭州市網前十名,八部劇進入浙江省網前十名,2011 年杭州市網前十名均為本頻道播出劇集《天涯赤子心》、《天道人道》、《飛虎神鷹》、《誰知女人心》、《我的孩子我的家》、《少林寺之大漠英豪》、《風聲傳奇》、《家常菜》、《杜鵑的女兒》、《秦香蓮》,上述劇集中也有四部進入了同年省網前十名中四個席位。至少在省網、市網收視數據上一舉擊敗了本文引言中提及的“重磅來襲年度大劇”《我的團長的我團》、《借槍》。
如上所述,我們從受眾欣賞電視劇的律動性出發設計排播首輪劇取得了連續多年省網市網收視率第一名的杰出佳績,同時也在分析研究網絡時代電視節目內容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給傳統地面頻道電視劇播出收視帶來的新沖擊、新課題。過去相對穩定的受眾“律動性”是否會由此引發一系列改變?向哪個方向改變?我們省級地面頻道又該如何應對?都是未來在電視劇排播實踐中需要深入研討加以解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