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音樂,電影更加充分的體現出了情感;有了電影,音樂變得更加立體,它伴隨著那些畫面一起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記憶之中?,F代電影對聲音的運用越來越精雕細琢,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也日漸多元化,對古典音樂的運用亦是如此。
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故事發生在校園里,葉湘倫(周杰倫飾)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藝術中學的音樂老師,葉湘倫自小在他的熏陶下,擁有非凡的音樂才華,當他參觀校園時,突然被一段神秘的鋼琴樂曲吸引,倆人開始因為音樂而相識、相知,隨后相愛。每當葉湘倫問及第一次見面時聽到的神秘樂曲時,路小雨總是回答 :“那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影片中一曲又一曲的古典樂章讓人置身于一個高尚的音樂世界中,令整個電影仿佛是為音樂而生。
而片中活潑的流行音樂則突顯了青春的活力,展現了初戀的主題。其音樂的組織更是精彩絕倫,能集中而強烈地表達人們的情感的運動與變化,其中的古典音樂元素是極具代表性的,因此讓影片更具有欣賞價值。
一、電影音樂概述
電影是一門視覺藝術,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視覺藝術,而且是一門以導演為中心,集表演、攝影、美術、音樂等多門藝術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的特殊性在于完成這門藝術的最后一道綜合程序是要觀眾參與來完成的。
早期的電影是沒有聲音的,被稱為“默片”。它只有流動的畫面,是單純的“電影”。后來在 20 世紀初,電影音樂誕生了,當音樂以一種新型的體裁形式走入電影熒幕,形成了音畫相映、聲像交融的生動畫面,為電影增添了更大的魅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越來越豐富,人們逐漸發現了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現在為電影而創作的音樂,已成為電影綜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
電影音樂是專門為配合影片而創作編配的音樂,它從屬于電影藝術,同時又是電影藝術的輔助構思,是電影綜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為了使觀眾的注意力集中于整體出現的電影故事情節上。因此,電影音樂必須受到畫面敘述的嚴格制約,按照敘事的需要,決定自身的出場與否,以及每次發言的方式與長度。電影音樂利用一種與劇情平行發展的手法,它的作用既超出了具體的情節,又為情節的發展進行了某種提示,以音樂的方式將要發生的事情提前與現實中發生的事情重疊起來,以此使這一場面具有多重表現力。作為一種新型的音樂藝術體裁,電影音樂具有藝術的一般共性,但又具有電影音樂獨特的個性。
電影音樂主要是由配樂和歌曲兩部分組成。配樂主要包括主題音樂、場景音樂和背景音樂 ;歌曲則主要分為主題歌和插曲兩種形式。其中主題音樂大多數都具有貫穿發展的作用,它們往往對劇情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影響著“劇”的整體價值,常常直接深入到劇情發展的核心,牽動著情節的發展。功能上它是以音樂的方式“概括”影視作品的主旨,并通過形式的“美”“丑”來表達肯定或否定的態度。使觀眾在情感體驗的同時,領悟到影片的主題和深層意蘊。場景音樂是在某一個單一場景中使用的,只對具體場景發揮作用的音樂,它推動情節的發展和戲劇高潮出現,體現地域性與時代色彩,也體現人物思想,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氣氛以及塑造空間感。背景音樂是影視劇中標識環境、場合、地域等一種音樂,通常以畫內音樂為主,也運用畫外音樂的方式。它除了強調環境的真實、起到標識環境的客觀作用之外,也可以賦予它們更為豐富的含義,或以一種假定的真實起到藝術表現作用。
電影歌曲與背景音樂是整部電影的重要環節,該片無論是從創作技法還是從創作素材上,創新后的音樂對傳統電影藝術格局的突破都是有意義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開發了電影配樂的創作空間。
電影音樂在創作過程的中,我們在不去改變古典音樂內涵的前提下,合適的加以改編會使這悠久的音樂形式更適應當代觀眾的口味 ;同時在古典音樂的應用上力求大膽創新而非生搬硬套,這樣也有益于將古典音樂的魅力更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因此電影音樂人對所選的古典音樂曲目一般都要做以不同程度的改編,這樣可使人們耳熟能詳的曲目中聽起來更具有侵透性。古典音樂在電影中的二度創作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二、古典音樂元素在電影中的作用、意義
我們所說的古典音樂,主要是指從中世紀的宗教音樂直至 19 世紀末葉創作的音樂,包括“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以及“后浪漫主義”音樂等不同體裁、不同時期的音樂 ;而廣義上的古典音樂常被人們理解為是一種帶有古典風格形式的音樂。古典音樂是有著極其復雜的和聲趨勢及配器,一般都是由大的交響樂隊演奏。由于大師們的高超技巧及嘔心創作,更使古典音樂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古典音樂與電影的聯系可以追溯到電影萌芽之時。在電影剛剛誕生的時侯,為了擺脫無聲電影的枯燥感,甚至采用了在銀幕后說話的方法,但終因這種嘗試過于天真而很快被代替——現場器樂伴奏。這種現場器樂伴奏的出現,據說是為了掩蓋放映時機器所發出的噪音。
音樂是有節奏、有旋律的運動,潛心創作可使得古典音樂具有思想品質與藝術內涵。它或者抒發人物的內心世界,或者渲染氣氛,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在不同的氣氛情緒中時而浪漫,時而輝煌,時而歡快,時而憂郁,亦莊亦諧,雅俗相長。它還具有形象刻畫、推動情節發展、加強影片節奏及揭示影片主題等作用。除此之外,古典音樂運用于電影也有其獨特的作用,其特定的創作背景,表現內容及主題思想的確定性,更加有力的圍繞影片的主題發揮作用。這也是古典音樂成為幾十年電影音樂霸主的主要原因。
古典音樂在曾經也許是社會的主流,人們都以能坐在華麗的大劇院欣賞交響曲、歌劇等為榮。然而時光流轉,在現在多元化的音樂創作風格的沖擊下,古典音樂正漸漸隱退在人們的視線之后。搖滾音樂、電子音樂和流行音樂等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很少有人去歌劇院欣賞古典音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而最主要的是古典音樂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原因。
由于當今社會的發展是自由的,人們的思維空間無限拓寬,由此造成了音樂創作的多元化,才會出現紛繁復雜的音樂形式。而古典音樂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欣賞困難。但我們不能因為這種種理由而放棄古典音樂,因為它們承載著歷史,容納著精華,只要找到合適它的發展途徑,定能再現當年的繁華??偠灾?,古典音樂選擇電影作為它的傳播平臺,絕對是明智的選擇。
三、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的古典音樂
影視作品大多時是多主題平行發展的,僅靠單一的傳統音樂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融合多元文化,借鑒世界各地優秀的音樂形式及表現手法,古典音樂可以作為影片渲染特定的氛圍。古典音樂在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浪漫的愛情在感人的音符中跳躍不止,它貫穿了整個故事情節。其中主要運用的樂器有鋼琴和電吉他。
鋼琴所帶來的美妙,天籟般的聲音,琴聲如訴,唯美,浪漫如同涓涓細流,讓人的心靈蕩氣回腸,每一個琴鍵下,蘊藏著平靜柔和的韻律,優雅完美世界的輪回,鋼琴所含有的特色便是 :音色多變,音域寬廣,音量宏大,可以將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作以表達,或剛或柔,或緩或急均可恰到好處 ;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和交響樂隊相媲美。
3.1 電影當中的肖邦的作品
在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為了一個難得的鋼琴琴譜,一個學生向另一學生挑戰,斗琴,所比的第一段琴曲就是肖邦的作品《黑鍵練習曲》。在影片中,先有宇豪彈奏了一段原曲,右手全部是黑鍵,需要用很快的速度,無差錯的演奏,左手配合以主旋律。宇豪彈奏后,周杰倫改編了原作品,由原本的降 G 大調變成了 G 大調,變成了“白鍵練習曲”,更是一種藝術的升華。這部作品從體裁的設計處理和總的情調來說,既不是舞蹈風格,也沒有波洛涅茲的雄壯氣勢,與其他練習曲亦有不同 ;從形式上看,雖然是一種周而復始、貫穿首尾、無窮無盡的快速運動的連續進行,但與車爾尼的練習曲、帕格尼尼的無窮動又迥然不同。肖邦這首右手為五聲音階的作品,展現了東方音樂的風格,突出了異國的情調,體現著一種在其他作品中未曾有過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包括題材、體裁與技巧發展的諸方面。這部作品的創作構思與音樂形式明顯表現出肖邦的浪漫主義意向。
影片中斗琴的第二段作品是肖邦的《升 c 小調圓舞曲》,原曲節奏近似舞曲風格,但完全不是為舞蹈伴奏的舞曲 ,而是真正的圓舞曲抒情詩。這部作品最能體現肖邦的個性及民族性的圓舞曲。但影片中的斗琴這段,兩人都對其進行了改變,后半部分把原有的音樂全部移高半音,從而在黑鍵上演奏,節奏明快,推動了劇情的發展,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兩人的矛盾也與此同時升級。
3.2 作品在電影中的作用、意義
這兩部作品雖然作為整部影片當中的一種彈奏鋼琴的技巧展示,但斗琴這段恰恰也使影片推向了高潮部分,在影片中充當了精彩且難忘的片段之一,給觀眾的不再是那種浪漫的感覺,而是充滿了激烈碰撞的味道,好像現代人匆忙而又充滿樂趣的生活場景。肖邦的《黑鍵練習曲》在影片中的使用,也使得影片充滿了緊張的味道。肖邦的《升c 小調圓舞曲》也是經過悉心選擇的一首樂曲,周杰倫在改編原有音樂的態度上可以說是做得十分嚴謹。從低調的處事方式再到配合人物的音樂,每一步都是那么的到位,讓觀眾迅速地對位到充滿火花的斗琴對戰場景中。
影片中斗琴這部分選取的這兩段,不僅是因為周杰倫對于自己所崇敬的鋼琴家肖邦的一種懷念,更是因為他希望更多的觀眾仍然能喜愛古典音樂。這兩部作品所做的改編,也能使更多的觀眾從另一種渠道體會到古典音樂元素在電影中的運用,同時也了解到了肖邦——偉大的“鋼琴詩人”。該片因為電影,音樂才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又是因為音樂,電影才能讓我們更加記憶深刻。也正是因為有這些震撼心靈的電影音樂,才使影片更添色彩!
總之,電影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藝術體裁。古典音樂就像是一把可以溝通人類心靈的鑰匙,用新的元素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融入到電影音樂當中,它不是用一個特點或一種風格可以描述清楚的。只有真正理解音樂的創新性,才能更深刻地認識電影音樂。
參考文獻 :
[1] 曾田力 . 電影劇音樂藝術 [M]. 北京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3 年 1 月 .
[2] 曾田力 . 電影電視劇音樂分析教程 [M].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6 年 8 月 .
[3] 劉蕊 . 電影音樂中古典音樂的發展與應用 [J]. 電影文學,2010 年第 8 期 .
[4] 王黎平 . 淺談電影音樂審美的多元化 [J]. 電影文學,2010 年第 12 期 .
[5] 楊儒懷 . 音樂分析論文集 [M]. 北京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年 4 月 .
[6] 秦太明 . 電影藝術的靈魂——電影音樂 [J]. 電影評介,2006 年 12 月 .
[7] 左開菊 . 電影中的音樂運用之妙 [J]. 電影文學,2008 年 12 月 .
[8] 韋玲玲 .《電影中的“仿古風格”》[J]. 大眾文藝,2009 年第 2 期 .
[9](法)皮埃爾·貝托米厄 . 電影音樂賞析 [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5 年 3 月 .
[10] 葉莉紅 . 古典音樂的通俗化傳播 [J]. 新聞知識,2006 年 10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