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3 月 29 日,由美國迪斯尼公司出品的 《魔境仙蹤》\\( 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 登陸我國各大院線。影片由 《蜘蛛俠》三部曲的導演山姆·雷米執導以及兩度獲奧斯卡小金人的羅伯特·斯托姆博格擔任藝術指導,由詹姆斯·弗蘭科、米拉·庫妮絲、蕾切爾·維茨以及米歇爾·威廉姆斯等好萊塢明星出演。 《魔境仙蹤》改編自美國經典童話 《綠野仙蹤》\\( Wizard of Oz\\) ,被稱為 《綠野仙蹤》的前傳。電影敘述了心術不正的馬戲團魔術師奧斯卡,不得已坐上了熱氣球逃離馬戲團,被龍卷風卷到了奧茲國,成為奧茲國的大魔法師的故事。在電影中,他還愛上了 “南方好女巫”格琳達 \\( Glinda\\) ,并和她一起對抗“東方壞女巫”伊諾拉 \\( Evanora\\) 和 “西方壞女巫”賽多拉 \\( Theodora\\) 。和其他改編電影一樣,《魔境仙蹤》中眼花繚亂的特效場面頗為引人注目。男主角奧斯卡乘坐熱氣球,逃離現實世界,歷經九死一生穿越到奧茲國,降臨到魔境,目睹了各類夢幻植物和生物,這其中既有魔境的絢爛旖旎,又不乏驚心動魄的求生掙扎,更不缺少對想象空間的拓展。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 《魔境仙蹤》的敘述充分地展現了現代社會人類的欲望、人類兩種不同的自我存在方式以及傳統文學文化所倡導的田園理想的現代性涵義,并探討了自 19 世紀工業化浪潮以來現代人類技術文明對傳統田園理想的現代重構倫理。
一、個體欲望與社會自我的膨脹
傳統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認為父權社會中正統的文學作品對女性的性別形象建構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女性總是刻板地被歸類為兩個極端:
不是天真、美麗、可愛、無知、無私的‘天使’,就是 復雜、自私、具有威脅性、危險的‘妖女’”。作為童話改編的電影文本,《魔境仙蹤》在人物塑造上延續了正統文學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建構。電影中主要的三個女性角色,要么被理想化要么被妖魔化。電影當中的 “東方壞女巫”伊諾拉和 “西方壞女巫”賽多拉屬于妖魔化的代表,不僅本質的外貌丑陋,而且自私邪惡。雖然格琳達以 “南方好女巫”的巫女身份出現,但在電影中,她的形象美麗、可愛、無私,具有了 “天使”的特征,儼然父權社會當中的理性化女性形象。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兩種類型的女性形象本質上代表著,現代社會人類與自然的相處過程中,遵循不同的倫理原則處理自我欲望而演化出來的兩種大相徑庭的自我實現方式。兩個邪惡女巫伊諾拉和賽多拉代表了現代社會人類在自然實踐過程中對個體社會價值的自我實現,象征著人類個體不斷膨脹的自我欲望。作為邪惡女巫伊諾拉的形象與對權力的欲望密不可分。對她來說,自我的社會價值是建立在對象征著和諧自然生態環境的奧茲國中其他存在物的主體權力的藐視以及強權統治之上。這種自我社會價值實現的前提是要獲得絕對權威,因而,為了獲得絕對權威,她毒害了奧茲國原本的國王,成為王國的攝政王,篡奪了對整個生態環境的統治權。為了維護實現社會自我的權威,伊諾拉采用暴力恐怖的方式來維持權力。在奧茲國內,誰若是稍有不服從,就會招致屠城這般慘無人道的滅頂之災,如瓷器娃娃所在的瓷器城就遭到了屠城。對權力的瘋狂本身涉及對物的占有欲望的無限膨脹。伊諾拉對奧茲國的統治權隱藏著她對物的欲望的滿足。統治奧茲國使她能以合法的表象占有皇室寶藏,現實化了其對物的欲望的滿足。伊諾拉對物的欲望,也是現代社會中消費主義觀念對個人自我實現的極端化影響的一種詮釋?,F代社會的 “消費主義具有鮮明的物質主義特征,它重視物質消費,倡導通過對物質的占有使人們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電影中,她權力的實現是受到消費主義支配的欲望的心理滿足以及社會自我存在的實現。
但這種消費主義支配的個人欲望滿足本質上是非法的并且不穩固的。好女巫格琳達的存在對伊諾拉社會自我存在的維持以及欲望的滿足本質上造成威脅,因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她甚至動用了皇家寶藏以激發男性角色奧斯卡對物的欲望,利用奧斯卡對財富的占有欲望,最大化現代消費主義膨脹,讓他去替自己消滅格琳達,企圖借助他人之手,徹底穩固其以消費主義為特征的對物完全占有的現代性社會自我價值的實現。
伊諾拉對風景如畫的奧茲國的脅迫性統治其實是人類中心主義對自然的統治欲望的熒幕化,是作為電影中人類中心主義的現實存在。深層生態學家認為,現代社會的人類實踐長期以來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實踐準則,以人類個體的價值利益為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并且受到以對物的占有為特征的現代消費主義觀念的影響, “把自然及其存在物從人的道德關懷領域排除了出去”,因此,現代人類以人類中心主義來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的時候,表現的是以人類對自然的絕對統治以及強權掠奪為特征的主體倫理范式。伊諾拉對奧茲國的絕對權力統治就是這類從人類中心主義出發的人類對自然絕對權力的現實化,她本身則蛻變成人類中心主義淺層倫理的現代性社會自我價值的化身。
除了象征人類中心主義的伊諾拉外, “西方壞女巫”賽多拉更多的則是代表著現代人類社會當中帶有強烈情欲的人類現代性個體。賽多拉是個相對較為復雜多變的角色。從衣著上來看,她衣著的顏色也顯示了她本身倫理價值取向的不穩定性。電影一開始,她身著紅衣。紅色代表著熱情,象征著人類個體所包含的炙熱欲望,但 “紅色在西方使人聯想到的是 ‘暴力’,‘血腥’,‘侵略’,更多的是一種顏色的禁忌”,因此賽多拉也可以理解為是個體欲望對人類現代主體的控制性入侵的代表。在蛻變成邪惡的壞女巫之前,她心地善良,以至于被邪惡的伊諾拉所蒙蔽和誤導。
男主人公奧斯卡的追求,使得賽多拉認為自己會成為奧茲國的王后,而對奧斯卡的情欲的無法滿足,致使她最后吞下毒蘋果,徹底地演變成邪惡女巫,身上的紅衣蛻化成象征著黑暗和恐怖的黑色女巫服。正如賽多拉被伊諾拉所蒙蔽一樣,在現代社會中,人類個體進行社會實踐之所以會被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念所統治,主要是被人類中心主義所帶給現代人類社會短時的對物的滿足所蒙蔽,被現代消費主義所帶來的瘋狂心理所支配。賽多拉與奧斯卡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的是現代人類社會中的人類個體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個體關系的處理失當,步入極端的現代消費主義心理的歧途。正如賽多拉的經歷一樣,如果現代人類個體在處理個體關系的過程當中,僅僅關注于自身個體欲望的滿足,任個體欲望受到現代消費主義的影響而無限膨脹,“把物欲的滿足、感官的享受作為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標和最高價值”,必將給自身帶來嚴重的后果,進而也會危及整個以奧茲國作為代表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存在以及現代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自我與田園理想
與代表現代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壞女巫不同,“南方好女巫”格琳達代表著這一種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的非人類的現代生態中心主義的深層倫理存在。深層生態倫理學認為,與人類中心主義相反,現代生態中心主義提倡的是整體性倫理價值觀; 人類并非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唯一價值主體,相反的, “生態圈的利益優先于個體物種的利益”,自然生態的價值主體并不存在任何參照系,現代人類作為自然個體的價值與自然生態環境中其他的存在是平等的。
《魔境仙蹤》將格琳達的存在方式表現為沒有破壞欲望的自我存在的現代理想,她的自我存在并不是依托對自然生態當中其他存在的統治剝削的基礎之上的,而是基于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相處以及自然個體存在物之間的相互信任。在電影中,壞女巫使用巫術來召喚邪惡的狒狒軍團掃蕩作為自然存在的奧茲國,其巫術是作為實現現代個體社會價值的手段,而格琳達并沒有任何征服或者掠奪的欲望,她使用的法術的攻擊性相對壞女巫要弱很多,因為她的法術不是用于殺戮,更多的是用來保護善良的人們,維持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的存在方式。從本質上來說,格琳達表現的正是現代深層生態倫理學主張的倫理存在,一種超越了自我社會價值實現欲望的生態自我的現實存在,詮釋了一種只具有人類原初欲望的自我存在的現代理想。在格琳達法力保護的自然環境中,卡樂林國人安居樂業,滿足于現實生活,與自然和平相處,對自然絲毫不具有超出自身生活要求的過多欲望。
他們只從自然索取生活必需品,不受人類對自然的主體性價值認同觀念以及現代消費主義觀念的影響。由于滿足于與自然和諧相處,卡樂林國人不需要進行掠奪或者剝削,因此他們并沒有軍隊。
電影中,卡樂林國人的身份只是農夫、裁縫、面包師等。當奧斯卡問他們能否打仗時,他們表示并不會打仗,但是會祈禱。就算是在最后與邪惡女巫進行抗爭的時候,他們所使用的策略也不是殺戮,而是利用迷魂植物,聯合生態環境中本身的存在物,對抗邪惡女巫??妨謬撕透窳者_一樣并不認同對人類個體作為主體的價值利益,并不傷害任何人或事物,他們的這種價值理念符合現代深層生態倫理學所提倡的禁止性原則,“禁止傷害生命和自然的行為”。
整體來看, 《仙蹤魔境》中格琳達與卡樂林國人所維持的現代生態中心主義倫理范式也表達了傳統的田園文學文化傳統中對 “田園理想”意象的現代想象??妨謬诉^著男耕女織的田園式的生活,他們衣著簡單純樸,生活環境簡單清新,沒有現實世界的現代技術文明,并且思想單純樂觀自信,也缺乏現實世界當中復雜的現代人類文明生活實現社會自我的壓力以及欲望。電影中卡樂林國人所呈現的純真幸福田園生活的現代理想與 “城市的腐敗、追求私利以及混亂生活之間的老套對照”形成了鮮明對比,表達了 “一種習見的退離城市、權力和政治中心而歸隱自然的沖動”,是對傳統文學文化中所蘊含的田園理想意象在現代社會中的熒幕化理想重構。
與女性角色所代表著兩種現代倫理價值范式不同,《仙蹤魔境》中的男主角奧斯卡則代表著現代美國機器技術文明對文學文化傳統中的田園理想意象的入侵。首先,奧斯卡來自現實世界當中的堪薩斯城。在電影當中,堪薩斯城被描繪成塵土飛揚、爾虞我詐并且荒蕪、依靠現代技術文明的環境。導演在這段敘述奧斯卡在現實世界的情節中采用了黑白的拍攝手法,但當奧斯卡來到奧茲國,影片變成了寬銀幕的色彩電影。這種色彩的轉換對比賦予了現實世界荒蕪的涵義,也表達了奧茲國自然生態的和諧,強調了現代人類技術文明主導的社會現實環境相對于田園理想的蒼白無力與荒蕪。其次,在電影中,奧斯卡多次提到愛迪生。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為現代人類社會的技術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現代人類技術文明一個重要的象征符號。奧斯卡對愛迪生的崇拜,也是出于對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的執著,其理想就是成為像愛迪生一樣的發明家,成為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的象征符號之一。
奧斯卡所帶來的現代技術對奧茲國的生態環境并沒有任何的傷害,相反的,他是以愛迪生發明的電影技術以及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的其他成果,如煙花,幫助奧茲國國人來戰勝邪惡女巫的力量,終結了膨脹的現代社會自我對生態環境的統治,將整個奧茲國帶回到由現代生態中心主義支配的田園詩般的和諧環境。最后,奧斯卡的勝利代表著對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的合理運用的主張。與奧斯卡在到達卡樂林國前利用音樂盒誘惑女性不同,在與象征著和諧生態倫理價值范式的卡樂林國里,奧斯卡并沒有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人類技術文明來滿足自身的個人欲望,比如獲得財富或者逃離奧茲國,而是利用技術為奧茲國帶來了卡樂林國人一樣的自然和諧生存環境,使得奧茲國回歸田園式的自然生態的存在方式,實現一種現代生態中心主義的田園理想。
此外,通過與卡樂林國人的接觸相處,奧斯卡放棄了現代消費主義支配的個人欲望,如對財富的追求,并且在最后摒棄了作為主人的權力,以平等的朋友姿態來對待猴子,改變了猴子等非人類存在的倫理地位,最終與象征著現代社會中生態自我存在的格琳達結合,實現了現代技術文明對個人利益價值和倫理價值的超越。因此,總的說來,奧斯卡所代表的這種現代技術文明對文學文化傳統中的田園理想意象的入侵,其實是結合了現代技術文明的田園理想意象的現代重構,對以現代科學技術服務于生態整體環境以及人類個體生態自我實現的現代性探討。
三、結語
隨著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19 世紀工業化浪潮以來,人類所掌握的技術也日新月異。但正如英國人類學家詹姆斯·喬治·弗雷澤在 《金枝》中指出的,現代的科學技術根源于人類社會文明初期的巫術活動, “早在歷史初期人們就從事探索那些能扭轉自然事件進程為自己利益服務的普遍規律……那些屬于真理的或珍貴的規則成了我們稱之為技術的應用科學的主體”。巫術與現代人類科學技術的同源性在 《魔境仙蹤》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男主角奧斯卡一直被稱為 “大魔法師 \\( wizard\\) ”,他所應用的現代人類科學技術產品被稱為 “巫術”。在電影的田園理想意象現代構建中,巫術被等同于科學。正如巫術有善惡之分一般,現代人類科學技術文明對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整個自然生態也是有利有弊的?,F代人類科學技術能給人類的自我價值實現以及自然生態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后果,完全取決于人類實現自我價值過程中所遵循的倫理價值觀念。
總的說來, 《魔境仙蹤》中對人類自我倫理價值的實現以及對田園意象的現代性探討,從本質上是對現代人類生態自我的實現與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的關系的探討。一方面,電影展現了個人的自我實現被現代消費主義等人類中心主義支配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電影也通過對現代人類的生態自我構建以及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的合理運用進行了探討,實現對現代人類技術文明發展背景下傳統文學文化中田園理想的現代性重構。正如 《魔境仙蹤》當中一樣,現代社會中,人類只有超越對個人的社會價值的追求,努力實現生態自我,并且以生態整體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才有可能實現自然生態與人類技術文明的完美結合,實現一種現代人類技術文明有利于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現代田園理想,推動整個現代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宋素鳳. 多重主體策略的自我命名: 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研究[M].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43.
[2] 張文偉. 美國“消費主義”興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 1\\) : 105 -109.
[3] 雷毅. 深層生態學思想研究[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15.
[4] 蔣麗平. 文化差異視角下的英漢顏色詞的聯想[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2 \\( 3\\) : 92 -94.
[5] 勞倫斯·布伊爾. 環境批評的未來: 環境危機與文學想象[M]. 劉蓓,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51.
[6] 余謀昌. 生態文化論[M].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34.
[7] 利奧·馬克斯. 花園里的機器: 美國的技術與田園理想[M]. 馬海良,雷月梅,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8]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金枝: 巫術與宗教之研究[M]. 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 北京: 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