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藝術論文 > > 論述好萊塢早期戰爭經典大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
論述好萊塢早期戰爭經典大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
>2023-12-04 09:00:00

一、格里菲斯:一個“天才”的誕生

自1898年《扯下西班牙國旗》問世之后,經過10余年的探索發展,美國的戰爭電影終于迎來了兩部里程碑式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它們的出現,為世界戰爭片發展史甚至世界電影史都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兩部影片的導演是同一個人,美國導演大衛·格里菲斯(D.W.Griffith,1875-1948)。匈牙利電影理論家巴拉茲將格里菲斯稱為“偉大的天才”,認為“他不僅創造了杰出的藝術作品,而且創造了一門全新的藝術?!比欢绶▏娪笆穼W家薩杜爾所說的那樣,有些電影史家常把格里菲斯寫成一個神,好象他能夠從虛無縹緲中發掘電影語言似的,其實在完成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國家的誕生》之前,格里菲斯已經進行了長期的藝術準備。

格里菲斯最初只是一個不成功的演員、詩人和劇作家,在轉行成為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的導演之后,很快表現出了作為一個杰出導演的天賦。從1908年至1915年期間,他一共拍攝了700部影片,其中絕大多數是只有一本、兩本長度的影片。在《愛諾克·阿登》(1908)、《孤獨的別墅》(1909)等影片中,他已經大膽嘗試了在當時的電影創作中還極為罕見的一些實驗性技法,比如景別變化、移動攝影、平行剪輯等等,事實證明這些實驗都大獲成功。尤其是通過平行/交叉剪輯創造出緊張感和懸念感的方法,格里菲斯已經運用得非常純熟了。這一手法在他后來的《隆臺爾的報務員》(1911)等片中也一再被使用。另一方面,歐洲長片對好萊塢產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

1911年時,格里菲斯已經充分意識到,傳統的一本長度的影片已經不可能講述一個完整、豐富且有深度的故事,他蓬勃的想象力只能由長片來表達。于是,在當年年底他就開始嘗試制作兩本長度的影片。

在格里菲斯的電影生涯中,戰爭片或許只占一小部分,但卻是他的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格里菲斯一直對戰爭片情有獨鐘。他的父親曾經是南北戰爭時的一名上校軍官,在他小時候父親就給他講述那些戰爭故事。因此早在作為劇作家的時候,他就完成了一個名為《戰爭》的劇本,這是他在紐約42街圖書館對士兵日記和書信的第一手材料進行認真研究的結果,雖然在當時該劇無人問津,但這些素材后來都用在了他的影片《美國》當中。在他開始制作兩本長度的影片時,他拍攝了一部戰爭片《大屠殺》(又譯為《民族精神》),影片基于歷史事實改編,講述以驍勇善戰著稱的喬治·阿姆斯特朗將軍(GeorgeArmstrong)屠殺印地安人的最后之戰,在這場戰爭中將軍終于喪命。這部大制作影片大大超出了預算,使用了前所未有的豪華布景,有著龐大的演出陣容,使用了成百上千的騎兵和兩倍于它的印地安人參加演出。影片場面宏大,使用了搖拍鏡頭來表現寬闊的現場,表現近戰的特寫鏡頭也細膩生動,顯示出格里菲斯在電影鏡頭語言的運用上已經越來越駕輕就熟。在雅各布斯看來,影片已經“顯示了后來他在《一個國家的誕生》的風格。

在某種意義上講,《大屠殺》是美國第一部豪華影片,對格里菲斯來說,這是他的才華向新的、更深遠方向發展的開端”。

1913年,格里菲斯的電影制作規模再次升級,這次他完成了更大更豪華的影片《貝斯利亞女王》,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四本長度影片,隱藏著想要超越意大利豪華巨片《你往何處去》的勃勃野心。影片中同樣包含了諸多戰爭場景,比如進攻貝斯利亞城、兵車大戰、火燒亞述兵營等等。在完成本片后,由于創作分歧,格里菲斯離開了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帶著積累了七年的電影制片和創作經驗,他開始籌備其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

二、《一個國家的誕生》:毀譽參半的藝術杰作

1915年,格里菲斯終于完成了世紀經典《一個國家的誕生》。影片以托馬斯·狄克森的小說《同族人》為基礎改編,并加入了他的另一部小說《豹子的斑點》的部分內容。在當時的美國主流電影還只有一本、兩本長度的情況下,本片的長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2本,放映時間達三個小時。沒有發行商敢冒險發行這部影片,格里菲斯不得不自己負責影片發行。影片于1915年2月8日首映,最初的片名為《同族人》,首映后原作者狄克森認為這個名字沒能反映出這部影片偉大的氣質,建議將影片更名為《一個國家的誕生》。

3月3日,影片在紐約以新片名上映,立即獲得了商業與口碑的雙贏。3月12日的《紐約時報》在盛贊影片后最終總結道:“這部影片是影片制作上一個偉大的新紀元,格里菲斯的名字與聲譽因之而偉大,電影也因之而偉大?!?/p>

作為一部史詩性巨制,《一個國家的誕生》以美國南方和北方的兩個家族在內戰前后的命運發展為主線,以南北戰爭及其前后的政治變遷為副線,展示了當時波瀾壯闊的美國社會生活,廣泛涉及戰爭、愛情、政治、歷史、種族等諸多元素。影片按照戰前、戰中和戰后的線性順序來展開故事講述,戰前、戰中為影片前半段,戰后故事為后半段。

南北戰爭之前,北方的斯通曼家族,父親奧斯汀·斯通曼是一個積極主張廢奴主義的眾議員,他有兩個兒子菲爾和托德,還有一個女兒愛爾茜。南方的卡梅隆家族,老卡梅隆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瑪格麗特和芙洛拉)。影片開場不久,斯通曼的兩個兒子來到南方,探望他們在寄宿學校的朋友卡梅隆兄弟。斯通曼的大兒子菲爾愛上了瑪格麗特,而卡梅隆家族的大兒子本·卡梅隆則對愛爾茜一往情深。南北內戰爆發,兩個家族的兒子們都加入了各自的軍隊。在后方,一支由白人軍官帶領的黑人民兵沖進了卡梅隆莊園,想要強暴卡梅隆家的女眷,幸虧聯邦軍隊及時趕到,將黑人民兵擊潰,拯救了她們。在戰場上,激烈的交戰過程中,斯通曼家的小兒子托德、卡梅隆家的兩個小兒子相繼陣亡。本·卡梅隆因為作戰英勇無畏而贏得了“小上?!钡淖鸱Q。在一次沖鋒中,他沖到了聯邦軍隊的陣地,將軍旗插進了對方的大炮中,卻負傷被俘。在北軍戰地醫院中,他幸運地遇到了在這兒擔任護士的愛爾茜,兩人重燃愛火??仿〉哪赣H向林肯求情,得到了赦免本的命令。

影片的后半段講述的是戰后的故事。戰爭結束后,眾議員斯通曼和其他的激進派議員主張懲罰南方,而林肯總統則拒絕這樣做。在林肯遇刺身亡后,斯通曼帶著家人以及他的黑白混血門徒塞拉斯·林奇來到了南卡羅萊納,開始著手南方的重建,并致力于加強黑人的平等權力。林奇被選為了副州長。隨著黑人勢力的增長,白人開始失勢,南方陷入了無政府的混亂狀態。為了保護白人的權益,本組建了秘密組織“三K黨”,但他和愛爾茜的婚約被斯通曼要求中止??仿〖业暮谌伺`格斯當上了黑人自衛隊員,向卡梅隆家的小女兒芙洛拉求婚,被拒絕后又一路緊追至森林。

為避免受辱,芙洛拉跳崖自盡,幸被救起?!叭齂黨”抓住了格斯并將其私刑處死。林奇試圖報復,下令取締“三K黨”??仿∫患以诤谌嗣癖淖凡断绿拥搅艘婚g小屋,而林奇在斯通曼離開后強迫愛爾茜嫁給他。被拒絕后,惱羞成怒的林奇將愛爾茜拘禁起來。危急時刻,本率領“三K黨”騎兵趕到,激戰之后解救了愛爾茜,又經歷大戰打敗了黑人民兵,解救了卡梅隆一家。南方重新恢復了秩序和和平,本和愛爾茜喜結良緣,菲爾與瑪格麗特也終成眷屬。

《一個國家的誕生》獲得了商業上的空前成功。這是美國第一部門票高達兩美元的影片(當時普通鎳幣影院的票價僅為10美分),而且賣座率長期不衰,一直持續上映了15年之久,觀眾達到了一億人次。影片的贏利也相當驚人,格里菲斯本人在一年當中的收入就超過了100萬美元,有人估計影片最終的獲利共有2000萬美元之巨。然而在另一方面,該片卻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影片之一。由于影片改編的原著本身就具有強烈的種族主義色彩,因而片中充滿了種族主義偏見,將黑人歪曲為盲目的奴隸或愚昧的罪犯,以及對于白人的巨大威脅,同時卻將原本已被取締的臭名昭著的“三K黨”美化成了白人的拯救者、社會秩序的重建者的英雄形象。影片中的種族主義傾向的確令人觸目驚心。這種傾向一方面源于原著,另一方面也與格里菲斯從小生活在南方的成長背景有直接關系。

正如影片片頭字幕寫出的那樣,“非洲人的到來給美洲大陸種下了第一顆不和的種子”,在格里菲斯看來,南北戰爭的根源并非南北方基于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差異而導致的戰爭,而是黑人作為外來的異己的“他者”造成的災難。他試圖將影片作為一部形象化的歷史教科書,重述他心目中的國家歷史與國家形象。影片從《同族人》更名為《一個國家的誕生》,傳達了格里菲斯關于南北戰爭的一種理解:在內戰之前,美國只是社會觀念、生產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差異甚至嚴重對立的松散聯合體,而內戰解決奴隸問題之后,這個國家終于真正統一為一個更具凝聚力的整體。

盡管格里菲斯后來終其一生都否定自己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但在許多研究者眼中,影片中傳達出來的仍然是典型的WASP(White Anglo Saxon Protestant,即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精英階層的歷史觀。在這部表現南北戰爭的影片中,真正對立的其實是白人與黑人,而不是南方與北方,這一立場在人物設定上已經清晰地表現出來了。北方的斯通曼家族和南方的卡梅隆家族都是影片正面表現的對象,南方并沒有因為“開歷史的倒車”而被置于否定的一面。影片真正的主人公本·卡梅隆來自南方,還參加了南方的軍隊。南北兩個家族不僅是朋友關系,最后更成為關系更親密、更牢固的姻親關系。為了表現這種“南北一家親”的內在關系,格里菲斯刻意制造了許多戲劇性的場景來揭示出這一點。

戰場上,南方軍隊中卡梅隆小兒子中彈倒下,北方斯托曼家的小兒子舉起刺刀要刺下去,突然發現地上的這個敵人竟然在呼喚著自己的名字,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的朋友,就在這一刻,他自己也不幸中彈,兩人倒在一起死去。更為離奇和反常的情節設置同樣發生在戰場上。接到南方統帥李將軍的命令,“小上?!北編ьI大家發起了沖鋒,占領了兩條戰壕。在最后一次沖鋒前,他在戰壕邊發現了一名受傷的北方聯邦士兵,令人吃驚的是,就在兩軍正激烈交戰之際,他不但沒有將這個沖到自己陣前的敵人殺死,反而將他扶了起來,甚至帶著友善的表情喂他喝水。遠處敵方陣地上的聯邦士兵看到這一場景,都為他這一行為而歡呼。當再次發起沖鋒時,身邊的戰友紛紛中彈倒地,他雖然負傷,仍然沖到了敵方的戰壕。對方指揮官見是剛才那個照顧自己人的英雄,趕緊讓大家別開槍?!靶∩闲!眲t像一個戰斗英雄那樣,扛起大旗插入了敵人的大炮,又因傷勢過重倒在了敵人的戰壕前。

而他剛才的義舉得到了回報,聯邦軍隊沒有殺死他,而是將他送進了戰地醫院,他也才因此與愛爾茜重逢。這些嚴重違反常規,顯得相當虛假和做作的情節編排,實際上顯示了格里菲斯的真正訴求:南方與北方并非真正的敵人,而是一家人,這場發生在一家人之間的戰爭是毫無意義的。與之相應的是黑人在片中的形象,不論是黑人奴隸格斯還是混血的副州長林奇,他們都是忘恩負義、野蠻、獸性、縱欲的代名詞,是所有戰爭災難及混亂秩序的制造者。影片上映后,其近乎赤裸裸的種族主義傾向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并引發了各地的反種族主義抗議甚至社會暴動,芝加哥、俄亥俄、丹佛、匹茲堡、堪薩斯城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州或市干脆禁止此片上映。據說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白宮觀看了《一個國家的誕生》后,將其描述為“用閃電寫成的歷史”,但后來又因為影片面臨種族主義爭議,否認自己曾作過這樣的表述。

反諷的是,格里菲斯原本試圖通過影片來重塑國家形象,創造國家認同,但事與愿違的是,它反而造成了族群的撕裂,以及國家想象的巨大分歧。雖然他一再宣稱自己并非種族主義者,而且在他次年那部以傳達寬容和解為主題的影片《黨同伐異》中,還有意設置了一個白人士兵親吻受傷黑人戰友的場景,試圖以此來彌補他的過錯。盡管這個鏡頭很感人,但在許多評論者看來,這完全彌補不了《一個國家的誕生》中他的偏見所造成的危害。

拋開種族主義歷史觀,格里菲斯對于戰爭本身持的是一種普泛意義上的和平主義立場。影片開場字幕便揭示:“如果在這部作品中我們讓大家體會到了一種思想,仇恨所造成的戰爭帶來的是一片瓦礫,我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倍捌Y束時,本·卡梅隆與愛爾茜在海邊依偎,字幕則是:“我們希望有一天不再有獸性的戰爭,而是在和藹的王子統治下的兄弟般友愛的和平城市?!备窭锓扑褂脙蓚€場景呈現了他心目中戰爭與和平的強烈對比:其一,殘忍的戰神正在殺戮人民,疊化著堆積如山的尸體;其二,耶穌基督和藹地看著世人,疊化著和平時期人民歡樂祥和的生活。影片的結束字幕是:“自由與統一,是一體的,不可分離的,現在如此,永遠如此?!睂τ趹馉?,格里菲斯想要表達的是一種反思的立場,雖然其思想常顯得單純而幼稚。

嚴格來說,《一個國家的誕生》不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戰爭片,它是一部融合了政治、戰爭、歷史、愛情、種族、哲理等諸多元素,集懸疑、浪漫、動作、驚悚于一身的史詩性影片。它并不局限于在戰爭中表現戰爭,而是將戰爭置于更加廣闊的社會生活背景當中,展現戰爭對美國社會、普通人命運的深刻影響。

這種表現方式在未來的那些史詩性戰爭片當中將得到延續。在長達12本長度的鴻篇巨制中,真正的南北戰爭戰斗場面僅僅占了一本多一點的篇幅(影片后半段白人與黑人交戰的高潮部分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武裝沖突),但就是這一本多點的戰爭場面,已經達到了當時戰爭片拍攝的最高水平。在本片之前,格里菲斯已經拍攝過11部關于南北戰爭的影片,再加上《大屠殺》等其它戰爭片,他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戰爭片拍攝經驗,對于大場面當中的人員、馬匹、車輛的場面調度,煙火爆炸的時機和效果,群眾演員行進、開火、沖鋒等動作的表演及隊形的變化,鏡頭機位的安排以及鏡頭運動等等都已經頗有心得。

影片的戰爭場景是在離好萊塢不遠的圣弗多拍攝的。因為預算吃緊,格里菲斯在拍攝前已經對場面調度、運鏡方式等進行了精心的排練以保證實拍的效率和效果,事實證明拍攝達到了他的要求。從山頭角度拍攝的壯闊的大遠景鏡頭結合了搖拍手法,將車隊、馬隊、部隊的行進,廣闊戰場上蜿蜒的戰壕等等盡收眼底。在這個段落中,格里菲斯連續四次插入了山坡上一個婦女與三個孩子依偎在一起的鏡頭。這一剪輯方法后來在《黨同伐異》中變成了至關重要的結構方式--《黨同伐異》平行講述的四個故事,就是靠一個母親搖晃搖籃的鏡頭來作為連接鏡頭的。在拍攝戰斗場面時,格里菲斯將攝影機置于陣地側翼,不僅使觀眾可以看到漫長的陣地的縱深,還可以看到前景士兵作戰的細節。影片中的大規模作戰看起來相當真實,尤其是士兵們在陣地上的作戰看起來有條不紊,實際上是因為格里菲斯在拍攝時已經將演員分為若干小組,由專人負責,根據鏡頭運動統一協調指揮他們的動作。影片的戰斗場面讓觀眾感到緊張刺激,實是因為其高超的剪輯技巧,格里菲斯將敵對雙方的戰斗鏡頭以較快的速度交叉剪輯,在觀眾心理上造成了對立沖突的緊張感。同時將不同景別的鏡頭穿插在一起,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相結合,既有戰場的全貌,也有局部的細節,既提供了充足的戰場信息,又充分調動了觀眾的視覺感官。大戰過后,戰場上尸橫遍野。尸體的特寫鏡頭直接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性。這些真實的戰場景觀,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馬修·布萊迪及其團隊在南北戰爭時拍攝的珍貴歷史資料照片。以至于學者麥克亞當斯稱“格里菲斯使布萊迪的照片動了起來?!?/p>

可以說,就戰爭片的戰斗呈現而言,《一個國家的誕生》已經達到了當時的最高峰。美國電影理論家約翰·勞遜曾對該片有過這樣的評價:“從未有過一部影片會在技巧的革命性與內容的反動性之間存在著這樣觸目的矛盾?!庇捌皟热莸姆磩有浴保ǚN族主義歧視)的確達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而它在電影藝術技巧上取得的“革命性成就”同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影片共有1500個鏡頭,包含了各種不同的運動鏡頭、景別鏡頭,以及切、淡、圈、簾、分割銀幕等鏡頭連接技巧,可以說當時已經出現的幾乎所有電影語言技法都在格里菲斯的這部影片中出現了。在本片中,鏡頭而不是場景成為了電影的基本構成單位。影片最后的高潮部分在交叉蒙太奇技巧的巧妙處理下,將觀眾情緒一步步帶向了最高潮。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條理清晰、故事敘述充滿節奏感,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雖然影片中出現的大部分電影技巧都并非格里菲斯首創,但可以說,所有這些技巧只有在格里菲斯的影片里,才第一次得到了如此嫻熟、如此全面、如此富有魅力的綜合性的運用。正是從格里菲斯開始,電影藝術第一次向觀眾展示了作為一門精致的、獨立的成熟藝術的特殊魅力。

如果說梅里愛的貢獻在于將戲劇引入了電影,那么格里菲斯的貢獻則在于將戲劇與電影分離,使電影真正成為了獨立的“第七藝術”。從《一個國家的誕生》開始,華爾街開始關注到電影這個新興的工業,派拉蒙等大電影公司開始創立。薩杜爾甚至認為,1915年2月8日《,一個國家的誕生》在美國的首映日就是好萊塢統治世界的開始,是好萊塢稱霸世界的開端。此外,格里菲斯的這些經典影片作為完美的學習范本,直接啟發后來蘇聯的一批青年導演開創了蒙太奇學派。

盡管《一個國家的誕生》導致了族群意識形態的分裂,但它至少激發了關于美國和美國民族的深層次文化思考。關于這一點,美國學者威廉·羅斯曼曾說:“從1908年到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于電影的發展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歷史時期!!美國電影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對美國民族身份的關注,而《一個國家的誕生》將這種關注推上了高潮。有了這部電影,美國民眾才真正見識了電影強大的表征力量。事實上,正是在大衛·格里菲斯的作品中,美利堅民族的命運才與電影的命運正式地、宿命式地結合在一起?!?/p>

三、《黨同伐異》:雖敗猶榮的偉大實驗

為了回應《一個國家的誕生》所招致的種族主義指責,格里菲斯于次年拍攝了更為野心勃勃的一部影片《黨同伐異》(“Intolerance”)。該片由古代(巴比倫的陷落)、近代(基督受難)、現代(圣巴戴萊姆教堂因教派沖突引發的屠殺)、當代(受冤工人及其解救)四個故事組成,四個故事發生于不同地域、人類的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側面來共同闡釋“人類從不容異己到平和寬容的進化”這一主題。為了表現這一主題,影片大量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當四個故事切換時,都有一個母親搖著搖籃的全景,象征著人類情感的永恒性與連續性。

這是一部極其超前的影片,最具獨創性,或者說最具爭議性的是其講述故事的方式。影片并非是將四個故事首尾相連地講述,而是四個故事平行展開。四個故事中有三個都有“最后一分鐘的營救”模式,隨著劇情發展越來越緊張,鏡頭的切換頻率也不斷加快,他曾解釋說:“幾個故事開始看來像山頭上潺潺而來的四股流水。起先,四條溪澗各自緩慢而悠靜流淌。

它們流著流著,越走越近,越淌越快,直到最后在終點時,它們匯合成一條表現感情激蕩、洶涌澎湃的大河?!备钊顺泽@的是,由于受到《一個國家的誕生》巨大成功的鼓舞,格里菲斯將自己在前一部影片中所賺的所有錢都投入了《黨同伐異》的制作,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還大量舉債,使影片的成本和規模毫無節制地膨脹--最后總計共花費前所未有的200萬美元。影片長達13本,比《一個國家的誕生》還多出1本,時長將近3小時20分鐘。然而,影片抽象的內容、難解的敘述方式、冗長的觀影時間,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對觀眾的理解力、忍耐力的一大挑戰。盡管格里菲斯對自己同時講四個故事的描述非常有詩意,但顯然這一方式超越了觀眾的接受習慣,最終影片遭到了票房的慘敗。雖然后來的電影史家對該片的藝術成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但在當時,影片并沒有收獲多少肯定的聲音。與《一個國家的誕生》一樣,《黨同伐異》也并非一部純粹意義上的戰爭片,但在影片講述的四個故事中,古代故事“巴比倫城的陷落”屬于戰爭片的范疇。在這個故事的拍攝當中,格里菲斯再次將戰爭片的制作水平提升到了一個令人驚駭的高度。在微縮模型、電腦特效還沒有誕生的年代,格里菲斯只能采用實景拍攝,他專門為這個故事修建了縱深達1600米的宮殿,巴比倫城垣竟然高達300英尺,周圍還聳立著更高的尖塔,城墻的寬度同樣驚人,據說上面可以并馳兩輛四馬同拉的古代戰車。城垣之內,寬闊的廣場,層層曲折向上的高聳臺階,廣場兩邊高聳的充滿異國情調和神秘色彩的動物塑像和神像,小如螻蟻的人群密集地布滿了從上到下的所有建筑空間。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當全景鏡頭呈現出巴比倫城的巍峨恢宏的壯觀景象時,仍然會令人感到強烈的震撼。

影片的鏡頭運動可謂別具匠心,富有開創性。就以展現古巴比倫城全貌的全景鏡頭而言,在攝影機還非常笨重,既沒有搖臂也沒有升降車的年代,這個鏡頭從半空高度的視點開始拍攝,一邊向前推進,一邊逐漸下降,直至降到地面水平展現近景細貌。40多年后的影片《賓虛》(1959)中賽馬時策馬狂奔的鏡頭在該片中也已經出現了雛形。

在巴比倫城的第一次保衛戰打響的時候,觀眾看到的是一幕幕奇觀化的景象,蜂涌而至的進犯之軍,城墻上則是密密麻麻的防守士兵--據稱影片總雇傭人員達6萬人,拍一個戰爭場面就用了1.6萬人。各種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如投石機、弓箭、刀劍、長矛、盾牌全都使出來,高聳入云、顫顫微微的圍塔(另一種形式的云梯)貼近城墻,幾乎與城墻的高度平齊,侵略者士兵從圍塔爬上城墻,與防守軍士短兵相接展開肉搏,士兵的尸體不斷從城墻摔下,守軍用巨木將進攻圍塔推倒,被壓死的不計其數。新的圍塔被推過來,又被大火焚燒,死傷慘重。造型怪異的噴火車也出現了,但效用似乎并不太大。在好萊塢還沒有面臨制度化嚴格審查的年代,本片中的各種暴力場景層出不窮,高空跌落、縱火焚燒、刀劍加身、肉搏大戰,人頭被一刀砍下,無頭的身體還直立著尚未倒下,這些刺激性的畫面在當時沒有任何障礙就進入了影院。

與這些血腥暴力場景相矛盾的是,影片的主題卻是寬容和反戰。四個古今故事強調的都是人類應當相互理解和寬容。與《一個國家的誕生》最后的幻想式對比場景一樣,格里菲斯在影片中同樣用了一個充滿理想主義和浪漫色彩的幻想式場景:戰場上大炮轟鳴,監獄里人犯群情激奮,天空中天使們默默看著人世間的屠殺,刺刀見紅的激烈肉搏?!爱斣谌虩o可忍的怒火中產生了大炮和監獄高墻時,完美的愛會帶來永久和平?!痹谔焐竦纳駟⒆饔孟?,地面上拼刺刀的人們突然停了下來?!伴_滿鮮花的田野代替了監獄的圍墻?!?/p>

犯人沖出監獄,大炮上掛上了橄欖枝,人們在歡慶,兒童嘻戲,天神與地上的人民相互致意。影片的最后一個鏡頭,搖籃仍然在繼續搖晃著,象征著寬容的主題將在人類歷史中永恒延續下去。格里菲斯在通過高超嫻熟的鏡頭語言來講述故事的方面,的確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天賦,但當他想要表達哲理與思想的時候,卻往往表現出其單純、幼稚和理想主義的平庸一面。

創作者一再聲稱的反戰、寬容的主題,與影片里不斷升級的商業性、煽動性的血腥暴力的奇觀化場景之間的矛盾,在戰爭片發展史上幾乎是一個永恒的悖論。反戰主題是否就不能表現戰爭血腥殘忍恐怖的一面?又或者,如果不能表現戰爭血腥殘忍恐怖的一面,就不能真正深入揭示出反戰的主題?幾乎所有的戰爭片制作者都聲稱自己是反戰的,而事實上,反戰究竟是影片真正的主旨,還是對商業娛樂暴力的一種道德裝飾?這一悖論,從《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開始就已經表露無遺,到后來的《西線無戰事》(1930)、《光榮之路》(1957)、《獵鹿人》(1978)、《現代啟示錄》(1979)、《野戰排》(1986)、《拯救大兵瑞恩》(1998),關于戰爭與娛樂暴力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

四、結語

從戰爭片發展史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誕生》與《黨同伐異》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格里菲斯第一次為戰爭片賦予了史詩性的敘事格局,將戰爭放置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表現戰爭對社會、家庭和個人的巨大影響,由此帶來命運的轉折變化、個體的悲歡離合。后來那些史詩性的戰爭大片,如《亂世佳人》(1936)、《日瓦戈醫生》(1965)、《集結號》(2007)等莫不如此。在宏大戰爭場面的表現,以及對敘事進程的推進方法上,格里菲斯也確立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規則,它們的出現,不僅標志著戰爭片的成熟,同時也標志著電影藝術的成熟。

作為美國戰爭片史上第一部偉大的戰爭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同時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偉大的影片,這個重合對于戰爭片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使戰爭片在一開始就站在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在戰爭片發展的早期階段就樹立了一個極高的標準,為好萊塢戰爭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同伐異》則首開了大制作、高成本的豪華戰爭片巨片的先河,它實際上是未來好萊塢電影史上所謂“重磅炸彈影片”(Blockbuster)的雛形。雖然格里菲斯為影片賦予了抽象的主題,但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仍然是那些投資巨大的奇觀化場景,電影原本就是一種奇觀化的媒介,而格里菲斯則把這種奇觀化效果推向了一個極致。影片實驗性的敘事方式雖然導致了票房慘敗,卻仍然是值得尊敬的。在此之后的將近100年間,再無其它影片采用與《黨同伐異》同樣的敘事方式,直到2012年的《云圖》,影片齊頭并進同時講述了六個故事,但最終票房與評論平平。即使過去了將近100年,人們還是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敘事方式,由此可見格里菲斯當年的創作是如何的大膽和前衛。在電影藝術尚處于草創期的時代,格里菲斯顯示了他進行藝術探索的勇氣。

作為戰爭片,兩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都暴露出了同樣的問題。格里菲斯過于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使影片帶上了明顯的說教氣息,而他傳達觀念的方式卻又是概念化、幼稚、膚淺的,甚至有時還包含著讓人難以原諒的偏見?;谕瑯拥脑?,影片也未能真正深入戰爭中角色的內心,他們并未在影片中獲得獨立的自我,而只是格里菲斯觀念表達的工具。由于人物形象概念化和虛假,便無法真正建立起觀眾對于角色的認同,尤其是在《黨同伐異》中,戰斗固然激烈,但觀眾卻并沒有被賦予情感和態度,似乎勝負都與他們無關。當觀眾不關心人物時,就注定了影片的失敗。

當然,《黨同伐異》的失敗還有一個重要的時代性因素:當影片于1916年9月5日首映的時候,美國社會的主流民意已經由此前的和平主義立場轉向了支持參戰的強烈愿望,而《黨同伐異》偏偏不合時宜地強調愛與和平。由于與時代主流思想嚴重抵觸,影片自然遭到了一心向戰的觀眾的心理排斥,甚至在許多城市被禁映。僅僅幾個月之后,美國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時期的非常狀態由此開始,美國戰爭片的發展也因此被改變。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