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紀錄片同電視劇一樣,是一種電視節目,具有相同的播出形式,而且都是通過視頻的方式講述一個故事,有所不同的是,電視劇大部分都是虛構的,而電視紀錄片是真實的內容,那么作為真實的內容,就必須通過合理的敘事順序組配相應的視頻內容,形成有機整體,從而為紀錄片的主題服務,激發起觀眾的情感,引起共鳴。猶如做菜一樣,相同的材料,不同的廚師做出的菜都會有一些差別,同樣,相同的素材,由于編導的敘事順序和結構不一樣,達到的目的便不一樣,由此產生的作品風格和內容訴求便不一樣。
一、電視紀錄片主要的敘事結構
(1)階梯逐級遞進式。階梯逐級遞進式,是依照事物的發生發展邏輯順序安排作品的播放順序,作品具有明顯的發展脈絡、循序漸進、逐層遞進。這種敘事結構具有的特點有:敘事順序以時間為順序,按照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束來講述故事,這是一般性的敘事結構,也是最常見的敘事方法。還可以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深淺程度來敘事,對事物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像中央電視臺的《走近科學》《探索·發現》欄目;還有一種方式是以時間為序,安排人物、事件、場景等等,通過這些來安排作品的敘事結構,逐級遞進。
(2)中心主線串聯式。中心主線串聯式,通過一條或者幾條線索將整個作品有機串聯起來,盡管是不同的場景、畫面或者人物等,但是都是圍繞著同一條中心主線,反映的是同一個主題。例如,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話說長江》等等。在這些作品中,中心不一定是作品想要反映的主題,這個中心只是整個作品的中心,將所有的材料。例如,人物、事件、場景串聯起來,從而表達一個中心主題,突出作品想要反映的問題,中心線實際上也是為主題服務的內容。
(3)板塊組合式。板塊組合式,通過確立一個中心主題,然后把中心主體分解為幾個有機組成部分,對應的形成幾大板塊,這些板塊的組合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使并列的,也可以使遞進式的,都為統一中心主題服務。例如,《改革二十年》通過每一板塊的成就,表現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表現當代中國人面貌的《中國人》等等??梢?,板塊式結構常常圍繞一個總命題,然后用選取的一個個故事的組合來說明或者印證主題。因此,這樣的敘事結構也比較靈活和獨特。這種形式能夠多角度分析和展示某一現象或者問題,但是必須圍繞中心組合,否則,會顯得雜亂無章、不知所云。
(4)漫談式。漫談的形式,是以跟隨創作者的目光,到哪里就談到哪里,反映人民心底最真實的想法,表現最真實的生活。這種方式猶如散文一樣,隨意漫談,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一種心境、場景或者主題,真實,自然。例如,紀錄片《幼兒園》,沒有明顯的主線,但通過記錄孩子們在幼兒園最有趣的生活片段,構成整幅作品。當然,這種漫談式的組合,并不是隨意的,是通過吸引目光的,或者是最真切的,必須是有一定特點的組合。
除此之外,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還有繪圓式、套層式等,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猶如蓋房子的框架一樣重要,素材相同,需要組建不一樣的作品,關鍵在于敘事結構。為了創作不一樣的作品,更好地表現主題,就必須采用合理且靈活的敘事結構。
二、如何提升電視紀錄片敘事結構的表現效果
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表面是由編導個人決定的,但根本上,還是由潛在觀眾和創作者交流后的結果,創作者通過定位觀眾,思考觀眾的特點,從而確定紀錄片的層次,從而決定敘事結構的方式,為了使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達到最優,產生最好的效果,除了充分考慮潛在觀眾,準確定位觀眾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嚴肅與輕松相結合,張弛有度。紀錄片本身由于其內容反映的是真實內容,沒有經過藝術加工,很多素材直白、生硬、簡單。而且紀錄片大多是比較嚴肅地表達。因此,電視紀錄片在敘述時,必須注重嚴肅與輕松相結合,疏密相間,不能一味地記錄和呈現,讓人感覺沒有意義,或者一味地表達主題和嚴肅,必須有輕松的內容,情節上應當有起伏,張弛有度。同時,節目在制作前,編輯應對潛在觀眾進行準確定位,分析觀眾的特點,并結合紀錄片的內容進行內容組合,營造一個較好的觀看氛圍吸引觀眾觀看。
(2)錯落有致,設置一定的懸念。電視劇能夠讓觀眾看完開頭后就非常想看下一集,重要原因是一開始就設置懸念,逐級遞進,紀錄片也是如此,如果平平淡淡,沒有任何懸念,是不能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的,必須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激發觀眾進一步觀看的強烈欲望。同時,作品的創作者在考慮紀錄片的敘述結構時,必須根據素材的特點,主題內容和潛在觀眾特點,設置懸念,激發觀眾思考,同時這也是體現電視紀錄片重要作用的關鍵節點,通過設置懸念,讓觀眾有意識地探索關注有深度的話題或者內容。
(3)分層敘事,注意細節。層次是紀錄片表現內容的順序,根據每個層次要表達的意思,從而有機地組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結構形式。上文中詳細介紹了各種敘述結構便是作品的組合層次,這些組合層次,有的按照了一定的線索或順序,有的是自然組合,但都是為主題服務。例如,大型電視紀錄片《鄧小平》,按照時間順序放映鄧小平偉大的一生,而《話說長江》《話說運河》等是通過空間變化安排材料,形式多種多樣。同時,紀錄片作為一種真實的反映,就必須重視細節,通過細節描寫展現作品的主題,能夠激發起觀眾內心的情感訴求,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電視紀錄片越來越重視細節表現,重視紀錄片的真實性、自然性的表達,組合方式也變得更加多種多樣,通過簡單化的、靈活的表現方式體現某一主題,激發起觀眾的觀看欲望,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絕妙效果。
參考文獻:
[1]石長順 . 電視欄目解析[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鐘大年 . 紀錄片創作論綱[M].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