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作為現代音樂創作技法中的重要組成,對現代音樂尤其是創作方面具有深遠影響。十二音體系技法形成于西方現代音樂創作過程當中,亦稱十二音技法。它主要是將音樂中的一個八度的十二個半音平均開來,并在此基礎上取消了中心音的一種樂曲創作技巧。本文則對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創作技法進行簡要分析。
1 勛伯格十二音體系創作技法形成背景
浪漫主義音樂發展到最后,無論從音樂風格還是語言效果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德彪西派的音樂創作中其作品變現出來的模糊調性,尤其是瓦格納的和聲及伴音,對音響的藝術表現性提供了更加優越的環境和條件,使其具有更加豐富的表現因素。而在這個過程中,音樂風格也將發生新的轉變??梢?,音樂發展具有時代性,20 世紀的音樂發展在音樂發展歷史上是下一階段的音樂發展的前提,同樣也代表著一種發展態勢。另外,在20 世紀,音樂創作過程中大都源于在傳統音樂創作方式的繼承基礎上完成的。當時涌現了多種音樂創作技法,包括瓦雷茲、凱奇以及勛伯格,其中唯獨勛伯格的音樂創作方法最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本文所談的十二音。這種創新性的音樂創作方法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創作,對音樂創作過程中有目的、有方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條件。
2 十二音作曲技法是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問題
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無調性。這是音樂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音樂調性明確到多調性以及模糊調性和半音性的必然經歷。這個發展過程當然需要遵循一定的邏輯規律。但是無論怎樣,無調性以及調性淡化都具有一定的道理。和無調性音樂發展相同,作曲技法的發展同樣具有邏輯性,有調性音樂被慢慢瓦解的時候,作曲家在傳統作曲技法的基礎進行創新,只有對其進行創新,才可適應無調性音樂的需求。十二音體系作曲技法的前期階段,斯克里亞賓所創作出的“神秘和弦”,德彪西的模糊調性以及瓦格納所創作出的半音化和聲,在這調性瓦解的階段,大部分作曲家在創作音樂時,都具有同一個特點,就是在原來的作曲技法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慢慢演變而成新的音樂要求。這些作曲家對作曲技法進行創新,與音樂歷史發展的邏輯性相符合。音樂藝術調性在創作過程中逐漸瓦解冰消,勛伯格在這時候卻結合自身的藝術創作風格通過其他的方式形成了新的十二音的音樂排列。造就了新的音樂藝術架構方式。
這種方式相對于傳統的作曲技法而言具有明顯不同,十二音是在毫無任何歷史基礎上進行的藝術創作。這種創作無所繼承,憑空產生。在音樂創作歷史當中也沒有與十二音創作技法相同的組織邏輯??梢?,十二音可以在無所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全新的創作,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藝術創作的自由程度。音樂是否可以創造,本文采用英國科學哲學家卡爾·波譜爾所提出的理論做全面的分析。英國科學哲學家卡爾·波譜爾對歷史決定論”持著批判的態度,對社會發展或是歷史的發展進行預言,這一系列的學說,都稱之為“歷史決定論”。而“歷史決定論”的說法被十二音體系作曲技法所打破,而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例如瓦格納、斯克里亞賓等,都是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創作音樂?;趧撞袷趔w系的樂律學問題,針對十二音體系的創作技法探討一直以來都在進行,不少的專家與音樂創作人都對十二音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趙宋光作為當代著名的音樂創作人,其在對十二音體系的研究成果卓著。趙宋光認為十二平均律并不是因為音樂藝術的發展形成的。相反,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十二平均律更像是無理數,而自然的律制大都是有理數,人們在進行樂器制作過程中往往會將十二平均律作為標準。
3 基于勛伯格十二音體系的藝術表現形式分析
勛伯格作為一名作曲家,其更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如何表現內力情感在藝術形式上,十二音體系的創作技法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其是一種基于情感表現的藝術表現手段。
\\( 1\\) 音樂作曲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方式和技法進行藝術創作,能夠將自己的情感進行充分的表達,且同樣具有表現力。人類作為一種具有創造性的生物,音樂創作是人類的天賦,更加是人類智慧的藝術結晶。同樣,進行音樂藝術創作更是人類審美需要的結果。同時,應當注意,音樂的藝術創造需要現實生活基礎,并不能憑空想象,也就是說,音樂實際上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加工創造。十二音體系則是一種超脫現實的產物,它憑空產生。雖然調性瓦解本身具備一定的理性基礎,但是,樂律學一級組織結構上看,這種技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問題。傳統意義上的音樂以及人的情感共存關系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人類所具有的心理活動具有與音樂息息相關的重要聯系。但十二音體系作曲技法卻與傳統的曲技法毫無任何聯系,這樣的情況下,采用十二音體系作曲技法表達情感依然有待研究?,F如今,很少人可以完全理解十二音體系,以及喜愛十二音體系的人并不多,作曲家對其也常常產生爭議。由此看來,十二音體系作品并沒有完全被人們所接受,普及程度不高,而人們并沒有對傳統的作曲家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產生任何疑問,例如柴可夫斯基的《第6 交響曲》,幾乎沒有人會去懷疑它的表現情感。
\\( 2\\) 換句話說,十二音體系技法從一定意義上看,已經對傳統音樂的和諧韻律與創作均衡性造成了破壞,造成了其音樂藝術表現出丑陋的、焦慮的甚至是驚恐的情緒。但是,應當注意到,傳統的音樂藝術形式在被從內部打破之后,調性瓦解之時,十二音體系技法創造了一種非均衡性的音樂美感。并從這種藝術組織手段及方法中探尋到了藝術表現的更多中可能性。最后,十二音體系的作曲家們很多聲稱自己所的創作出來的音樂,具有數學邏輯的理性主義音樂。這顯然和畢達哥拉斯的“一切皆數”的思想有很大關系。從數學的角度分析,音樂中是有數學規律存在,但是音樂中的數學規律只是數學中的一個很小的部分,只有和人的審美能力\\( “音樂的耳朵”\\) 相符合的那些數學規律才是音樂能表現人類情感的奧秘。因此,數學邏輯不是音樂的全部,但是,不能認為,音樂可與等同于數學,這一想法必然錯誤。
4 結語
本文針對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進行音樂創作的技法進行探討,對十二音技法中存在的問題深度剖析,認為作曲家在通過使用十二音技法進行藝術創作過程中雖然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但是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使得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逐漸發展演變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流派。加強對勛伯格技法的研究,有助于促進音樂未來發展,更加有助于促進世界音樂的繁榮。
參考文獻:
[1]杜勃興. 十二音體系作曲技法簡介[J]. 交響\\( 西安音樂學報\\) ,1985\\( 01\\) .
[2]陳智鵬. 基于勛伯格十二音體系的作曲算法[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 15\\) .
[3]羅炳坤. 勛伯格十二音體系的作曲技法探討[J]. 音樂前沿,2011\\( 03\\) : 23-24.
[4]姚春林,苗海麗. 勛伯格十二音體系的作曲技法探討[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3\\( 06\\)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