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魯繡技藝的保護與傳承探究
【第一章】魯繡傳統藝術的傳承分析緒論
【第二章】魯繡的形成及文化源流
【3.1】魯繡的藝術審美特征分析
【3.2】齊魯民間刺繡藝術的圖案造型分類
【3.3 3.4】齊魯民間刺繡品中的民俗文化表現
【第四章】齊魯民間刺繡傳承與保護的問題及對策
【第五章】魯繡本土化品牌推廣及設計應用
【結論/參考文獻】齊魯地區魯繡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3.2 傳統魯繡圖案造型分類
齊魯地區刺繡圖案既是源于中國民間傳統圖案,又是數千年地域歷史文化的積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在齊魯民間繡女的心目中,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是刺繡的題材。
魯繡以其特有的造型觀念、視覺思維及審美意趣,自然構成了一個民間的獨立的造型藝術體系。從造型種類來細分,有植物類、動物類、人仙類,文字符號類、景觀類、器物類,它們在繡面布局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種類別組合構圖也是民間繡女極大創造力的彰顯。
圖案間的相互組合,一類是民間繡女把樸實的市井鄉俗記錄下來,另一類是民間吉祥文化的演繹。以類別劃分魯繡圖案造型,方便于我們闡釋吉祥文化內涵,同時更利于我們進行圖案再設計的運用。
3.2.1 植物類
在民間藝術家的心目中,一切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東西,用植物隱喻與自身相關聯的蓬勃生機。于是,就有了“蓮花生子”、“石榴生子”、“佛手生子”等傳統生殖主題紋樣系列。
植物類造型多以花草、樹木、果實、蔬菜為主,有牡丹、荷花、菊花、棗花、海棠、蘭花、梅花、繡球花、玫瑰、荷葉、水藻、靈芝、松樹、槐樹、柳樹、桑樹、葡萄、石榴、佛手、桃子、西瓜、葫蘆、茄子、白菜、蓮藕、扁豆等等。這一類造型的產生,主要來源于民間對生殖、生命信仰的觀念。如果說花與草、樹與葉是自然的寫實,那么桃子、佛手、石榴生長在一起,寓意“三多”,她們要把心中對喜愛的花卉都組合繡制在一條枝干上。這無疑是源自繡女豐富想象力的組合圖案;松樹是長青樹,有延年益壽的吉祥寓意,這些造型有的參照吉祥畫圖譜,也曾受到文人墨客的影響,民間繡女會把她們所聞所感用自己內心最質樸的形象表達出來。
3.2.2 動物類
動物類有飛禽鳥獸,齊魯民間刺繡從題材內容上看,它們多與植物組合成場景,表達愛情祝福的寓意,有喜鵲登梅、鴛鴦戲水、獅子滾繡球等,均以表示吉祥如意、納福驅邪為其最基本功能。動物類大致分為祥禽、瑞獸、魚蟲,雞、鴨、鵝、鴛鴦、喜鵲、鶴、鷺鷥、公雞、貓、蜻蜓、五爪龍、四爪蟒、鳳鳥、鳳凰、麒麟、獅子、老虎、猴子、鹿、猴子鯉魚、幼魚、蝴蝶、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蝙蝠、蟈蟈、螃蟹,動物一般不會單獨出現在刺繡畫面中,因其必然是在自然環境中活動,植物類造型是它們最常見的搭配,可以看到圖表中憨態可掬的老虎不是孤立存在,與山石、樹木組合后構圖完整,老虎是獸中之王,是民間刺繡中最常見的造型之一,《風俗通》有:“虎為陽物,百獸之長也?!庇捎诨⒌耐?,民間視為神獸用以驅邪,繡制在兒童服飾中寓意其更加強壯。由此看來,民間圖案不僅重視表現動物的外表,同時也揭示其實質,可謂“透過現實看本質”.除此之外,便是用一種完全脫離現實可能性的形態出現,以臆想代替必然。而圖表中展示的動物,是合稱為五毒的:蜈蚣、壁虎、蟾蜍、蛇、蝎,繡制成兒童肚兜戴在身上,寓意有五毒不侵,保佑平安的意思。這些主題紋樣也是運用“擬人化”手法,成為植物與人物的“復合形”,而這五毒造型設計成擬人化的小精靈,即是五毒也美麗溫柔。
3.2.3 人神類
人物造型多是農民生產生活的場景,也有戲曲人物中的形象。這類題材常在云肩、枕頂中大量繡制。表 4 中繡制的詼諧幽默、隨性灑脫的圖案造型,使人聯想到在當時環境下牧童閑適的姿態抒發的淋漓盡致。人物表情豐富,姿態柔美,栩栩如生,堪稱繡品上呈之作。神仙造型有劉海戲金蟾,麒麟送子等,還有八位神仙過海時各顯神通和祝壽主題,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點就是今山東地區的蓬萊,舊時流傳有八仙慶壽、八仙仰壽、八仙過海等傳說。齊魯地區多把此圖案繡制在門楣布簾之上,欲指八位神仙幫助自家逢兇化吉,一帆風順。他們每人各有一套本領,故有“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之說。還有一些歷史人物的圖案,“武松打虎”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武松是梁山好漢,對其嫂的不忠行為聞之暴怒,要為哥哥伸張正義。這類歷史故事均發生在山東,所以民間繡女取用繡來更是熟練。宣揚孝道、歌頌忠義是民間刺繡重要題材,更是倫理教化作用的彰顯,“約束”、“向善”體現在每一個齊魯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當中。
3.2.4 文字符號類
“福祿壽喜財”是齊魯民間婦女最常用的文字表意,用來寄托良好愿望,渲染喜慶氣氛,祈福致祥,已成為婦女熱愛生活,努力創造和追求幸福、美滿和財富心理的外在反映。
婦女們還會在丈夫的腰包上繡上“日進斗金”、“腰纏十萬6”等直抒胸臆的字樣。還有一類文字是用以配圖并抒情的詩詞佳句。源自唐·王維《田園樂》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描述田園情趣的詩句,身心與大自然親近的其妙體驗得到齊魯民間女子的喜愛。
繡女把字樣簡略繡制在布片上,繡字灑脫流暢,既富有美感,又有文化氣息,體現農家婦女崇尚文化的心愿。繡女把這八個字繡制的如毛筆書寫般流暢。表 5 中雙喜字是繡制于一件出嫁時女子所穿的云肩,少女自作嫁衣時的俏皮之感顯露無疑,這里面包含了她在深閨里對未來生活的無限企盼與憧憬。囍字兩邊是不對稱的壽字紋樣?!皡d”是佛教的護符標志,也是佛教吉祥歡樂的象征。
3.2.5 器物類
器物類刺繡圖案有暗八仙、雜寶、花瓶等,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圖案。表 6 中的腰帶繡有“暗八仙”,是八位神仙所持的八件寶物,民間把每位神仙的寶物作為圖案單獨繡制,分別是葫蘆、扇子、漁鼓、花籃、陰陽板、橫笛、荷葉、寶劍,也稱作“暗八寶”.器物類也包括了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裝飾品,例如花瓶。插花也是齊魯民間婦女愉悅心情的事,“瓶”又同“平”,有平安的意思。繡制的圖案瓶內多擺放牡丹,取“富貴平安”的吉祥寓意。還有一類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充分反映民間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同時,求佛拜神也是齊魯婦女的信仰,民間信仰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影響廣泛。圖例中的供桌是魯地農村婦女最常用的祈福道具,供桌上的香爐和兩個茶碗,表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民俗圖案的題材貼近民間生活,民間繡女借物言志,表達了她們對生命價值的關注、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對家族子孫興旺的期盼。透過這一件件鮮艷美麗的刺繡圖案,人們可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淳美之情,幼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