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類關于生存的思考與質疑已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戰爭"無疑是關于生存問題的一個重要關鍵詞。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對于"戰爭"的思考和研究被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用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反復表現。動畫作為一種通俗的大眾藝術形式,其利用色彩、線條和音樂等手段,渲染勾勒夢想及苦痛,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卓越的表現力。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以其廣泛的動畫題材、嚴謹的劇本創作、深刻的思想內涵,引領著日本動畫風潮,并席卷世界,特別是他的作品中對戰爭的反思、對自然的熱愛、對于人性的呼喚等主題感染了無數觀眾。
宮崎駿能夠得到世界范圍內的認同和推崇,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動畫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優秀藝術魅力,更是由于他在個性鮮明、意蘊豐厚的想象空間中,傾注了深切的社會責任意識和高度的人文關懷。本文采用文本細讀法,結合電影文本,深入解析宮崎駿動畫世界里關于飛行的夢想,對人類文明的毀滅與再生,對人類戰爭的批判,以及人與自然的抗爭與共生等內容。進一步揭示出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的反戰,并不僅僅只是對人類之間通過軍事或侵略的互相傾軋的戰爭的厭惡,還含有對于人類為滿足一己私欲而對自然、生物進行的抗爭與毀滅的控訴。
宮崎駿作品中的另一個主題--"反人類中心主義",是當代西方比較流行的思潮,其深刻的現實原因在于人類科技文明不斷進步所帶來的全球性的壞境和資源危機。貪婪的本性才是人類不斷陷入混戰與斗爭的根本原因。宮崎駿在動畫電影中所表現出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矛盾,正是他反戰與反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救贖"是宮崎駿反人類中心主義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在宮崎駿的作品中,國家機器總是扮演著陰冷陰暗、唯利是圖、愚不可赦的反面形象。
動畫片中那些軍國主義的自大狂妄圖征服世界稱霸宇宙,為了滿足個人過分膨脹的欲望而不惜對人民對生靈進行戕害,他們廣發戰爭、相互掠奪、傷及無辜,最后卻把自己把人類逼到了末路窮途。
在動畫表現形式方面,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在表現反戰主題時,經常設置華麗而壯大的戰斗場面,繁復而極具想象力的機械,還有一位勇敢正義而孤獨的英雄,但對于戰爭過程中人民所處的狀態著墨并不多,通常都是用幾幅觸目驚心的殘敗場景或是人民被迫逃難傷亡慘重的情景來表現。作為出生于二戰時期的日本并深受這段戰爭影響的動畫藝術家,宮崎駿在動畫電影中所表達的戰爭觀,不僅僅是單純的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與此同時反思與責任也是其重要的一面。
宮崎駿動畫電影中最為深刻的內蘊是反省和拯救人類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他的動畫電影表達的是對于回歸自然、回歸家園、回歸人性的誠摯呼喚。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總是處于一種"夢想消失的邊緣"的狀態,一方面悲觀的看清現實的殘酷,甚至敏感地預測到長此以往之后將會釀成的悲??;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放棄僅存的希望,堅信星星之火依然可成燎原之勢。盡管是以戰爭為背景的動畫電影,宮崎駿的作品中卻鮮少出現表現激烈戰爭的場面,而通常使用飛機、機械或飛行器械等關于飛翔的意象來表現。
宮崎駿認為,動畫是肩負著自身的社會使命和文化使命的?,F實中的社會狀況、環境狀況和當時的日本狀況都不盡如人意,而所有人都"懷著進退兩難的心情,活在這個進退兩難的現實社會里".正因為如此,動畫才被人們迫切的需要,在幻想中給人以滿懷希望的精神力量。宮崎駿借用動畫電影這種通俗的大眾文化形式為載體,傳達給觀眾深切的人文關懷和真摯的思想情感,表達自己獨特的藝術觀和價值觀。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戰爭觀,因為其歷史的深刻性和思想的鮮明性,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現代日本對于歷史中日本戰爭罪行的反思和責任意識。同時,他對于戰爭以及引發戰爭的根本原因有著更為深層次的認識,他對人性丑惡欲望的批判、對現代文明的擔憂以及對回歸自然的渴望,無不引起現代社會的深深思考,反思我們的文明發展之路是否帶給我們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宮崎駿;動畫電影;反戰;回歸
目 錄
引 言
一、選題意義及研究現狀
二、本論文主要觀點
三、本論文探討對象的界定
第一章 戰爭觀簡述
第一節 歷史對戰爭觀的定義及態度
第二節 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戰爭觀綜述
第三節 反戰與反人類中心主義的主題
第二章 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戰爭觀抒寫
第一節 堅定的反戰立場
第二節 矛盾的戰爭責任意識
第三節 動畫形式的表現手法
第三章 宮崎駿戰爭觀形成原因
第一節 個人生平與經歷
第二節 戰后日本時代氛圍的影響
第四章 宮崎駿戰爭觀背后的再思考及其影響
第一節 動畫與飛行皆是被詛咒的夢想
第二節 矛盾中求平衡--戰爭觀背后再思考
第三節 宮崎駿動畫電影的影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