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源遠流長,內涵博大精深,種類豐富多彩?;竞w了國家確定的 11 個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大類。特別是蘇州刺繡、檀香扇等的制作在國內首屈一指,蘇州玉雕技藝精湛、聲譽日隆,劇裝戲具占到國內市場的近 50%,蘇作紅木家具作為原產地知名商標,蘇州已發展為全國三大紅木家具產品生產銷售中心之一。 蘇扇中“如意”檀香扇為百年老字號,江蘇著名品牌。但是,在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傳統工藝美術遇到了極大挑戰,尤其是那些以手工為勞作的工藝美術其生存境地舉步維艱。如何使得傳統工藝美術在技藝傳承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走出困境,在新時代下煥發新姿,這需要依托政府牽頭下多方配合。 本文以蘇扇為例作出探究。 蘇扇是蘇州非遺傳統手工技藝中一個典型項目,百年來,蘇扇制作技藝堪稱精湛,令人贊嘆,尤其是蘇州檀香扇的“四花技藝”更是令人折服,它歷經了幾度興衰沉浮,在政府重視、行業引領、工作參與下,蘇扇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有了更大的空間。 這主要依托以下方面:
1政策保障,健全法規,立法保護
蘇扇早已于 2006 年作為蘇州第一批非遺項目入選我國國家級非遺目錄,這對蘇扇這一傳統手工技藝來說是一種評價,更是公眾對蘇扇的熱愛, 蘇扇肩負著人們的期望。 但普遍蘇州地區傳統工藝美術發展都不樂觀。 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4年 8 月,我國正式加入了此公約。 2005 年 3 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6 月,文化部組織召開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會議,啟動了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工程。 2005 年 12 月,《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下發。值此,蘇州政府多次出臺了相關的保護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臺了《蘇州市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優化發展規劃》。對于促進我市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實現產業地位和整體實力的較快提升起著重要作用。緊接著頒布《蘇州市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從制定地方法規的層面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形成傳承保護、人才培養、鼓勵創新、行為規范等制度體系。 2014 年 1 月起實施《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資金扶持,行業協會引領,提升品質
為了促進這些非遺項目得以更好的保護和傳承,蘇州市文廣新局每年從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中撥出三分之二用于名錄項目的搶救保護及項目傳承人的項目傳承資助和補助。 此外,在國家和省每年撥付的非遺專項資金中也都有一定經費用于對工藝美術類項目的扶持。政府的轉型升級專項中的平臺建設資金也向其重點服務和傾斜。 2013 年度蘇州市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中特別提出 《蘇州市工藝美術產業優化發展規劃》, 凡工藝產業領域的產品設計、檢測、展示等類別的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可單列上報。發揮協會作用大力加強工藝美術產業的行業協會建設,廣泛吸納從事工藝美術產業的企業、工作室、個體經營戶和知名藝人、知名教育授藝者加入協會。凡組成工藝美術產業的各門類,有條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下面成立分會或專委會。在蘇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開展政府職能委托、轉移的試點,發揮協會作用,提升協會地位。
3搭建平臺,積極展示,擴大影響
在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相對集中、集聚并初具規模的地區,鼓勵和支持當地政府及各類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研發、展示、銷售、培訓等內容的公共服務平臺,鼓勵搭建那些代表蘇州工藝美術產業水準的分門類展銷平臺。針對傳統工藝美術行業從業人員缺乏現代創新創業所需的文化藝術、信息、市場、知識產權等知識,以及從事現代產業運作的管理、資金運作等能力的問題,以中國工藝文化城為平臺開展各類交流活動,與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公司對接,從而為全市的工藝美術產業優化發展發揮好引領推動作用。 蘇扇積極參與參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例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展、蘇州市的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博覽會等,努力擴大蘇扇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4加大人才建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培養人才
圍繞加快產業發展,加大專業技藝人才、產品創新創作人才和市場開拓經營人才的培養力度。我們注重對現有初、中、高級從業技藝人員的再培訓、再教育。 同時大力加強和完善國家、省、市三級工藝美術大師(名人)申報、評審和命名工作。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參與參評,以不斷培養壯大全市傳統工藝美術人才隊伍,為產業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厚重的人才基礎。 蘇扇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1 名、江蘇省非遺傳承人1 名、市級傳承人 1 名、蘇州市工藝美術師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實力較為雄厚的蘇扇人才隊伍。此外,通過建立校企合作,解決工藝美術類項目后繼乏人的問題,地方職業院校和蘇扇項目,以設立課程等多種培養模式,培養傳承人才。 蘇扇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邢偉中和省級傳承人陳琴等多名工藝美術大師與專家和蘇州工藝美院、蘇州旅游與財經高職校、吳江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機構之間培訓合作、建立傳承基地。實踐證明,形式多樣的培養模式,對于培養傳統工藝美術的愛好者和后繼人才等方面有著積極意義,并且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
5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創新,打造品牌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傳統工藝美術作品作為美術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高度重視包括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在內的版權產業發展。 2012 年,市知識產權局專項資金引導資金支持中國工藝文化城創建蘇州市“正版正貨”示范單位,投入引導資金實施工藝美術版權服務平臺項目。 充分發揮工藝美術版權服務平臺等作用,積極引導傳統工藝美術文化企業和從業人員加強自我保護,重視原版作品版權登記保護工作, 將不斷鼓勵和引導工藝美術企業和從業人員注重創新發展,不斷開發新品種,研究新技藝,提高工藝美術產品的藝術性、觀賞性和附加值。 鼓勵和支持企業采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藝美術產業,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 蘇扇由原來的代加工轉為自己的品牌,“如意”牌檀香扇獲得了百年老字號的稱號、江蘇省著名商標。
當前是社會繁榮文化產業興起的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期,如何在新時代下對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營造更好的生長土壤,培植更好的經濟環境,打造更好的傳承沿襲平臺,這是蘇扇保護與傳承的歷史命題,也是非遺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楊麗霞,喻學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研究綜述[J]. 旅游學刊,2004 \\(4\\)
[2]邢偉中.關于蘇州傳統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 [J].東吳學術 ,2013\\(3\\).
[3]祝賀.蘇州傳統工藝美術的產業升級與文化傳承 [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2\\(6\\).
[4]徐沛君.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研討會綜述[J],美術觀察,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