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工筆畫在唐宋以前是中國畫的主流,它的發展幾乎與繪畫的起源同步。從最早的戰國帛畫開始,到魏晉南北朝的文人畫家完善發展,成為延續至今長達兩千多年的畫派畫風。從晉唐細密臻麗、燦爛求備的華貴的仕女畫,到宋代栩栩如生的花鳥小品,工筆畫逐步發展完善,達到很高的審美境界??墒菑乃未霈F文人畫和寫意畫開始,工筆畫開始出現由盛而衰的轉折,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寫意畫鼎盛階段,工筆畫就只屈居配角地位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西方美術教育的普及,當代工筆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借鑒國外現代藝術的長處,工筆畫從題材風格到形式風格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形成了日益繁榮的當代工筆畫??墒且驗檫^分追求畫面視覺效果,構圖形式單一,地域差異不明顯,導致很多工筆畫作品在形式上嚴重趨同,創作缺乏個性。而繪畫創作如果過分強調技術和技巧,必然犧牲情感為代價,當代工筆畫創作中普遍出現思想蒼白,情感空虛,只重技巧,精工制作卻不能感動人的作品。所以,當代工筆畫創作中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工筆畫構圖形式與情感表現,提高畫家的藝術修養和審美素養,只有這些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工筆畫構圖形式與情感表現,是當代工筆畫創作中最值得重視的問題。只有真正重視這個問題,才能提高畫家的藝術趣味和藝術鑒賞力,創作出高格調的工筆畫作品。
1、 構圖的形式美
中國畫的構圖,也叫章法或布局,在國畫六法中稱之為經營位置。歷代畫家對于構圖都十分重視,唐代張彥遠說“至于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盶\(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 明代李日華也說: “大都畫法以布置意向為第一”??梢姌媹D布局在繪畫的重要性。構圖的形式美在于對畫面的精心布局,要遵循主次分明,對比均衡,虛實相生,動靜相襯的構圖原則,并服從主題,讓畫面呈現韻律和節奏,形成對比和諧的形式美。創作出有意味的形式的構圖,就是對畫面的巧妙運用,是理智的創造。只有觀賞者樂于接受你的作品,畫家的立意便獲得了成功。畫家通過構圖形式來表達他的思想,探索自己獨有的藝術語言,從而達到形式上的表現力。例如潘天壽在構圖上運用了很多具有現代審美意味和抽象表現主義的因素,通過諸如傾側動勢、倚斜撐平,平面分割,四面包圍,氣脈開合等形式手段,將繪畫中的各種因素都融合到畫面的組織結構之中。正如萊熱論藝術中說道: “現代人越來越多地生活、立意上創新,還依靠新的構圖形式美感,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來感知世界。照相機之所以代替不了繪畫的表現,就是因為繪畫中的構圖、線條燈形式是藝術家在自然物的基礎上高度概括、提煉出來的,并非照搬現實。齊白石、馬蒂斯筆下的色彩不是自然界的色彩,它是藝術的再創造。是構圖的形式美、色彩、線條的和諧,是情感的再現。但是藝術不僅僅是形式和技巧,畫家還應該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的形式,創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有個性的構圖形式,即形式的風格化。這也是當代工筆畫創作的最終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畫家就要在處理傳統與創新,個性與藝術素養的關系上下功夫,努力探索精神與理念的視覺語言。因為藝術語言反映精神性,只有新穎的藝術語言更能翻一個藝術的個性化創造,藝術家的任務就是發現,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富于藝術個性是現代繪畫的終極目標。藝術家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現深刻的豐富的個性。首先是藝術家自己要有獨特的個性特征,就是最后體現在作品中的獨特的審美觀念。藝術家要保持自己的獨特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與審美感受能力。其次在處理傳統與創新、藝術家個性心理與文化修養的關系上應強調藝術家的個性,結合傳統和文化修養,使藝術作品更加鮮明、豐厚深刻。創造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既變化發展又始終如一的個性語言,即形式的風格化,是當代工筆畫發展的最終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畫家要在堅持表現個性基礎上形成自己深厚的個性語言。構圖形式沒有固定的格式,它是一種創造。以形式給題材新的意義,又表現了作者個性,哪怕是舊題材,也可以有新的形式表現。如云崗、龍門石窟藝術的境界很深,我們的認識和古人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有新的體會。這一切都是形式美感所創造的藝術形象的魅力。誠然,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調構圖形式的表現力,而忽視藝術的內容和社會教育意義。在注意構圖形式的探索時,不能忘記藝術的現實意義和作用,藝術一旦脫離時代和生活,藝術家閉門造車,只關心形式、技法制作,這樣的作品注定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我們要在構圖形式等技法探索時,不僅要強調自己的主觀感情,還要把描繪客和物象和抒發主觀感情融為一體,充分發揮構圖形式的獨特性。
2、 工筆畫的情感表現
藝術家離不開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情感因素在工筆畫創作中渠道推動力量的作用。蘇珊·朗格說: “所謂藝術品,說到底就是情感的表現?!碑嫾易畲蟮奶攸c就是情感豐富,所以在面對客觀對象的時候,通過視覺感受和情感因素產生聯系,把客觀對象演變成書法情感的表現媒介物。觸景生情,借助構圖形式等工筆畫語言表現,把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各種技法、材料、營造出既富于藝術運維又具有形式美感的審美藝術語言。例如,八大山人筆下的鳥、魚,其“白眼看青天”的形象便是畫家孤傲于濁世的憤懣心靈寫照,是情感的再現。工筆畫創作的素材來自現實生活,但并非照搬現實,更不能照相機般機械描摹,一方面要依賴現實生活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又要拜托對生活的過度依附,把最具有代表意義和最精彩動人的素材經過藝術加工,引起情感的激蕩,思維的啟迪,產生一種特殊的感受。
并把這種感受與素材在自己心靈中重新組合。將情感傾注于富于思想性的藝術形象中,從而使生活情感升華為藝術情感。例如,宋人的小品畫盡管只描寫了人的生活和自然的片段或局部,但并不缺乏整體性和獨特性。這些作品的素材,雖然平常,其微妙之處也很容易被人忽視,由于畫家細心觀察,發現了平常事物的潛在之美,加上畫家的細心和敏感,智慧的創造,構成了巧妙的動人形象。這是畫家的情感和對象的特點相互交融產生的結果。因而構成了獨特動人的藝術境界。工筆畫發展到現在,對技法的研究成了很多畫家的主要課題,但工筆畫不應當被認為僅僅是相對于寫意畫而言制作精良的畫種,工筆畫的本質還應該是在觀察自然的生活中,把自己對自然的感受,情感的流露,通過作品表現出來。而不是對生活的被動依附。把現實生活提供的素材早自己心靈中重新組合,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藝術形象的創作中去,從而把生活升華為藝術情感。工筆畫還應該具備時代特征的構圖形式美。具有情感豐富的高格調工筆畫。藝術家的審美體現,都源于對客觀生活的體驗,源于對自然生命形式的關注。從現實生活獲取藝術創作的動力,強化自己的藝術個性特點,使構圖形式多樣化,在作品中明確表達自己的審美觀,并把這種觀點付之于構圖形式,豐富的情感等內在藝術精神之中。
3、 總結
本文通過工筆畫的構圖形式和情感表現進行研究,在強調精神性的基礎上,強調發揚中國傳統的形式精華,發揚神形兼備,注重現實性,賦予當代工筆畫新的構圖形式,并通過這種新形式表現東方繪畫的情感因素,即心象和物象的統一形成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意境之美,讓這古老的畫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和活力。只有這樣創造出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的具有時代性的構圖形式和富于情感的工筆畫作品,使工筆畫走向更自由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曹玉林. 當代中國畫體格轉型[M]. 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2]朗紹君. 現代中國畫論集[M]. 南寧: 廣西美術出版社,1995.
[3]李澤厚. 美學四講[M]. 天津:天津美術出版社,1995.
[4]蘇珊·朗格. 藝術問題[M]. 騰守堯,譯. 南京: 南京出版社,2006.
[5]申少君. 中國畫畫理[M]. 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2.
[6]唐勇力. 當代藝術名家藝術觀———唐勇力[M].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7]宗白華. 藝境[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M].1985.
[8]朱光潛. 無言之美[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