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起源于1910年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院和醫學院的情景案例教學課,之后迅速成為一種為全球培訓界公認行之有效的培訓方式之一。案例教學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性,有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目前國內有北京中醫藥大學、甘肅中醫學院把案例教學法運用于"中醫診斷學"教學的報道,并在問診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2]
情境式教學法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運用情境式教學可縮短學生臨床適應期,以培養學生交流、溝通能力。情境式教學法在護理學、病理學均有應用的報道,[3-4]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中醫診斷學是一門研究中醫診察疾病、辨別病證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常規的教學法注重理論的灌輸,缺乏課堂互動和實踐環節,影響了實際教學效果。在《中醫診斷學》辨證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對于每個章節教學結束后,留出2~4節學時,試用情境式案例教學法,即將案例教學法、情境式教學法綜合運用于教學活動中,試圖全面提高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和辨證思維能力。
1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1.1精心選擇案例本室采用的案例來源主要有三方面:歷代名家醫案、醫學雜志報道,以及我教研室前主任、全國名老中醫專家楊牧祥教授臨床收治的病例。選擇案例時應注意所用案例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性,臨床上病例一般較為復雜,選取的案例在保持病案原貌基礎上,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描述,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工修改,編寫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供教學使用。筆者的教學體會,對于證候表現要進行適當刪減,突出證候中辨證要點的主癥,既要使病例符合臨床實際,又要具有證候的典型性、代表性,避免案例的分析變成疑難病例討論。例如:在心脈痹阻證的案例中,筆者選取的是臨床冠心病患者的病例,但是原病例中既有"胸前區憋悶刺痛""舌暗"的癥狀,也有"體胖倦怠""畏寒"的特點,為了使初學者能更好的理解瘀阻心脈的主癥,筆者刪除了"體胖倦怠""畏寒"的癥狀表現。在完成上述案例基本內容基礎上,從中醫舌診圖庫中(我教研室配備的中醫舌診智能輔助診療系統軟件自帶)和臨床自拍的舌診照片中,抽取與案例相符的舌象圖片,必要時配上望診照片。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建立典型案例庫,每次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隨機抽取。
1.2情境模擬設計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將班里學生分為數組,每組6~8人,其中1名學生提前學習案例內容,模擬患者。該名"患者"要詳細了解案例相關信息和背景知識,包括中西醫疾病的名稱、證候主癥以及可能出現的癥狀。其他同學,模擬醫生,要認真學習望聞問切診法的基本操作要領,復習證候相關章節的臨床特征及辨證要點。在老師指導下,該名"患者"將根據案例內容,提前演繹再現臨床情境,讓學生自己模擬患者,將相關知識信息寓于模擬當中,同時配合相應的舌診影像資料,最大限度地傳達病證的準確信息。
1.3教學活動實施教學活動開始后,1名學生模擬患者,其余學生模擬醫生,分別對"患者"進行望診、聞診、問診、按診等診法操作。根據案例的內容和需要,情境再現以求真實,接近臨床。
學生以表演形式將相關知識點表演出來,不但能豐富案例教學的內容,同時又加強四診技能訓練,如:問診、按診技巧的運用、舌診的觀察等。診法結束后,根據收集的病情資料,學生進行證候判斷、證候分析,集體討論,得出辨證結論。教學過程由學生主導,以學生分析討論為主,對于同學診法操作、辨證分析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提出存在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這一階段注意教師的引導作用,使整個教學過程不能偏離主題,必要時,讓學生記錄討論的觀點和辨證的分析結果,作為作業上交?;顒咏Y束后,還可以布置案例習題,對前面教學內容進一步加強,使學生所學知識更加扎實和牢固。
2教學效果評估
為了驗證該教學方法的效果,筆者在同一學期對我校同一專業不同班級分別采用情境式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口授為主),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對學生采用不同教學模式的主觀感受進行了調查,主要包括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對知識點的掌握、促進表達溝通能力、提高辨證思維能力四個方面,同時考察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方面的差異,對學習效果進行客觀評價。教學實踐證實,采用情境式案例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表達溝通能力、提高辨證思維能力等方面均優于傳統教學法,班級期末考試成績優于傳統教學方法。詳見表1、表2.
3討論
通過上述教學方法的實施,筆者體會,與傳統口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比較,本教學方法有以下幾點優勢:(1)更好地培養學生運用診法的能力:案例教學、情境式教學是一種模擬臨床的診療活動,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的運用,對于學生掌握問診技巧,正確實施按診手法發揮重要作用,能強化學生的運用診法的能力。(2)強化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能力:通過對病例的分析和討論,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思維潛力,加深學生對辨證部分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能力。(3)使中醫診斷學的教學更接近臨床:采用案例教學法、情境式教學法,將臨床場景帶入課堂,運用多種手段去展示、模擬臨床情況,使之更接近臨床實際,為辨證部分的學習奠定現實臨床基礎。(4)提高中醫診斷學教學方式靈活性:多種教學法的結合,改變了過去中醫診斷學教學的僵硬死板,使之變的生動形象,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通過情境式案例教學,可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本教學方法充分實踐基礎上,不斷積累經驗,可嘗試開展中醫臨床模擬教學,即:在收集典型案例基礎上,建立中醫臨床模擬實訓室,模擬臨床醫生從診法到辨證到治療的整個過程,這必將極大促進中醫教學工作,提高中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薛曉琳,王天芳,趙燕,等。案例式教學法中醫診斷學問診教學中的實踐[J].中醫教育,2010,29(2):43-45.
[2]吳玉泓。中醫診斷學案例式教學改革初探[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8,25(4):43-44.
[3]趙岫雯。情境式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14(11):21-22.
[4]胡利萍。情境式教學法在病理學基礎教學中的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2,22(9):58-59.
[5]王世勛。中醫診斷學多種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遠程教育雜志,2010,8(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