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普外科的常見急腹癥,大部分患者預后良好,但約 15% ~ 25% 病情危重,死亡率較高,預后差。急性胰腺炎發病機制迄今國內外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已證實炎癥介質在其發病過程中起極其重要的作用。清胰湯具有活血化瘀、通里攻下和推陳致新等功效,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較好,但其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癥介質的調節作用國內外報道不多。本研究觀察了清胰湯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 IL-6、IL-10、腫瘤壞死因子-TNF-α 和血淀粉酶水平的影響及療效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病例資料
表 1 顯示,選取 2005 年 7 月至 2014 年 3 月我院普外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94 例。納入標準:
均符合 2004 年中華醫學會外科胰腺學組制定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 急診手術指征;胰腺腫瘤、慢性胰腺炎急性加重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 7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為清胰湯組和對照組各 47 例,2 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疾病分型和致病原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具有可比性?!颈?】
1. 2 治療方法
2 組患者常規給予禁食、持續胃腸減壓、止痛、預防感染、靜脈營養支持和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等西醫對癥治療。清胰湯組加用清胰湯 100 mL 自胃管灌注,夾管 2 h,每日 1 次。方藥組成: 大黃、柴胡和梔子各 12 g,厚樸和白芍各 10 g,芒硝、桃仁、木香、黃芩和黃連各 9 g,甘遂 3 g,每劑水煎服 200mL。觀察 2 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及血清 IL-6、IL-10、TNF-α 和血淀粉酶水平變化。
1. 3 觀察指標
1. 3. 1 血清 IL-6、IL-10、TNF-α 和血淀粉酶水平測定 采集 3 ~5 mL 空腹靜脈血于抗凝試管中,2500 rpm 低溫離心 10 min 分離出上層血清,貯存于- 70℃ 冰箱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 ELASA 法\\( 試劑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提供\\) 測定血清 IL-6、10和 TNF-α 水平,采用酶法\\( 試劑盒由寧波賽克生物公司提供\\) 測定血淀粉酶水平。
1. 3. 2 療效評估標準顯效: 治療 3 d 內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明顯緩解或恢復正常; 有效: 治療 4 ~7 d 內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及血尿淀粉酶明顯緩解或恢復正常; 無效: 治療 7 d后臨床癥狀、體征及血尿淀粉酶無明顯好轉或轉手術治療。顯效加有效為總有效。
1. 4 統計學方法應用
SPSS 17. 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2 組血清 IL-6、IL-10、TNF-α 和血淀粉酶水平變化比較表 2 顯示,2 組治療前血清 IL-6、IL-10、TNF-α和血淀粉酶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 P >0. 05\\) 。治療 7 d 后,2 組血清 IL-6、TNF-α 和血淀粉酶水平均較前下降,血清 IL-10 水平均較前上升\\( P< 0. 05 或 P < 0. 01\\) ,且清胰湯組變化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 P <0. 05\\) ?!颈?】
2. 2 2 組治療后療效比較表 3 顯示,治療 7 d 后清胰湯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 95. 74%,明顯優于對照組 80. 85% \\( χ2= 5. 04,P < 0. 05\\) ?!颈?】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理相對復雜,近年來已證實急性胰腺炎除有局部病理損傷外,常伴有明顯的全身炎癥反應,其中炎癥介質水平異常引起的免疫調節功能紊亂在其發病過程中起極其重要的作用。IL-6 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一種炎癥介質,其水平變化與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過程、預后轉歸等關系密切。IL-10 主要是由單核和 T 淋巴細胞分泌的抗炎癥介質,直接或間接抑制其他炎性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程度,同時可抑制胰腺細胞凋亡,改善胰腺微循環,具有良好的胰腺保護作用。TNF-α 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激活后分泌,對炎癥細胞具有較強的趨化效應,促進其發生脫顆粒釋放炎癥介質發生炎癥遞增作用,從而誘導胰腺細胞凋亡或壞死,是急性胰腺炎發病中的始動環節。
近年來,中醫學認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機為肝、膽、脾、胃功能紊亂,氣機升降失調、氣滯濕阻、蘊積于中焦所致,治療以疏肝理氣、瀉實通下、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要方法。清胰湯具有泄熱通便、增強腸蠕動、減輕腹痛腹脹、解除腸麻痹、促進腸功能恢復、保護腸道屏障功能及盡早通氣排便等癥狀,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療效。楊東鷹等研究發現,清胰湯治療急性胰腺炎可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降低血中 TNF-α、IL-6 和 IL-8 水平,從而減少胰腺局部炎癥反應,改善其預后。華付等研究發現,清胰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較單獨西醫治療效果明顯,能顯著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減輕急性炎癥反應,減輕胰腺損害,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其預后。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7 d 后,2 組血清 IL-6、TNF-α 和血淀粉酶水平均較前明顯下降,血清 IL-10 水平均較前明顯上升,且清胰湯組變化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同時清胰湯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提示清胰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確切,其作用機制與降低血清促炎癥介質 IL-6 和TNF-α 水平,提高血清抗炎癥介質 IL-10 水平,減輕急性炎癥反應,從而降低血淀粉酶水平,阻止急性胰腺炎病情的進展密切相關。但有關炎癥介質在其發病過程中的作用強弱及相關性,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Deuinger EP,Tellado JM,Soto NE,et al. Early antibiotictreatment for severe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Ann Surg,2007,245\\( 5\\) :674-683.
[2] 夏芹,房林. 細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發病中的作用[J].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1\\( 2\\) 121-124.
[3] 余鵬,曾其強,王和曹,等. 清胰湯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價值的系統評價[J]. 實用醫學雜志,2008,24\\( 4\\) :544-547.
[4]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胰腺疾病學組.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 草案\\) [J]. 中華消化雜志,2004,24\\( 3\\) :190-192.
[5] 鄒賢德. 中醫藥治療急性胰腺炎的進展[J]. 中國中醫急癥,2006,15\\( 4\\) : 418-419.\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u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