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手術后肛緣周圍水腫疼痛是痔病手術后主要并發癥之一,常見在肛門一側或一周。痔術后若出現肛緣水腫,其水腫組織透明,局部偶可伴有血栓,疼痛劇烈,影響愈合,且易導致結締組織增生而后遺皮贅[1].肛周異物感明顯,增加患者不適感。其原因多由于術后局部血液、淋巴循環障礙,血管壁滲透性增高,水分在組織間隙中潴留過多所致[2],肛管局部解剖學因素也是術后水腫發生的直接原因。做好術前各項準備的同時,術中操作也要仔細、輕柔[3].術后加強護理、積極處理其他并發癥是預防肛緣水腫的關鍵[4].對于已發生的水腫者應積極采用中藥熏洗,及時干預,能及時緩解患者痛苦,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為 2012 年 6 月-2014 年 8 月商丘市中醫院收治的 100 例痔瘡術后傷口水腫伴疼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 50 例。兩組患者均以混合痔術后創緣水腫,伴疼痛為主要臨床癥狀,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基線資料比較,見表 1.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后均先行頭孢曲松聯合甲硝唑靜脈滴注治療,使用 3 d 后停藥。術中腰麻滿意后,取截石位,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5],內痔行消痔靈與注射用水 1∶1稀釋后用四步注射法注射黏膜層、黏膜下層、黏膜固有層、竇狀靜脈區。根據痔的大小,每個痔核約注射 3 ~ 5 mL,總量20 ~ 40 mL.術后兩組均給予微波(徐州市 WB-3100AIII 型微波治療儀) 照射 15 min.治療組術后采用中藥熏洗治療:采用肛腸科協定方[6](方藥組成: 黃柏、苦參、菊花、金銀花各25 g,茯苓、薏苡仁、白芷各 20 g,乳香、沒藥各 15 g) ,每日 1劑,用水煎藥 2 次,每次約煎取藥液 1 000 mL,并充分兌勻,于術后第 2 天開始,早晚各 1 次使用(每次大便后加坐浴 1次) .使用時先熏洗后坐浴[7](熏洗機型號: 黃石市 DQRUS-A 型多功能熏洗機) ,持續時間 15 ~ 20 min,其中坐浴時間5 ~ 10 min.對照組術后采用碘伏溫水坐浴。
1. 3 療效判定標準 術后隨訪 2 個月,對療效結果進行統計。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具體如下: ①無效:水腫、疼痛癥狀基本無改變,水腫范圍和疼痛不變。②有效:水腫、疼痛癥狀好轉,水腫范圍縮小,疼痛減輕。③顯效: 水腫、疼痛癥狀消失,水腫范圍和疼痛基本消失,其余各項監測指標亦恢復至正常。
有效率 = (顯效 + 有效) /n ×100%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9. 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x珋 ± s) 表示,采用 χ2檢驗,以 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水腫療效比較 見表 2.
3 討論
痔術后肛緣疼痛、水腫是痔瘡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影響到傷口愈合、增加感染機會和患者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并給患者帶來精神負擔。其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8]: ①混合痔手術時切除組織多,縫扎張力大,引流減壓切口不充分[9]
,影響了血液、淋巴回流。肛門括約肌痙攣性收縮,導致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礙[10]; ②術中局麻藥過濫使用,導致切口周圍組織直接形成水腫; ③術后便秘或糞便嵌塞,強力排便時腹壓增加及糞便的嵌塞,壓迫影響了肛門周圍血液、淋巴回流[11]; ④創口感染,炎癥導致肛門皮下組織液體滲出增加形成水腫,如術后引流不暢或手術消毒不嚴等皆可導致。對于痔瘡術后肛緣水腫,應以預防為主,嚴格把好術前診斷、術中操作仔細輕柔及術后中藥熏洗三關,可以避免或減輕肛緣水腫的發生。
中醫學認為肛腸病術后局部水腫是濕熱下注,氣血凝滯,經絡阻滯所致。本研究所用協定方中,黃柏苦寒沉降,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 苦參苦寒,功擅清熱、燥濕、殺蟲?!侗静菥V目》言"苦參、黃柏之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熱生風,濕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痔瘡術后創面分泌物增多,潮濕瘙癢,故以苦參、黃柏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為君藥。金銀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熱毒;野菊花入肝經,專清肝膽之火。二藥相配,善清氣分熱結,有清熱通便、消腫止痛之功。茯苓淡滲,功能利水滲濕,可減少創面分泌物,促進愈合; 薏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
以上四味,共為臣藥。白芷祛風除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 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止痛。三者合用,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之功效,用于術后肛周創面血行不暢,血瘀所致之疼痛,共為佐使之劑。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活血止痛、利水消腫之效。在此基礎上也可適當化裁,如便秘屬熱結者可加大黃、芒硝各 15 g 外洗; 屬氣秘者可加厚樸、檳榔各 10 g.本研究中,治療組有效率為 92. 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 05) ,明顯優于對照組; 術后創面疼痛有效率為 88. 0%,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 05) ,亦明顯優于對照組。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坐浴熏洗直接接觸患處,藥物可經皮吸收,通過理化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使水腫消退,腫痛減輕,溫熱熏蒸,使新陳代謝旺盛,促進創面愈合,減少術后水腫等并發癥的發生機會,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12].總而言之,中藥熏洗治療痔瘡術后水腫、疼痛,能有效控制水腫、疼痛不良反應[13].
參考文獻:
[1]周方平,王業皇。 功能性肛門直腸疼痛的中醫藥治療[J]. 中醫學報,2014,29(1) : 1427 -1428.
[2]潘經嬡,李繼洪,邱銀生。 痔痛安熏洗劑的藥效學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06,7(17) : 1163 -1165.
[3]冉玲,曹敏,王莉。 痔術后大出血的護理體會[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1,4(30) : 159.
[4]石仁杰,楊關根。 痔術后水腫的原因及預防[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9) : 954 -955.
[5]李曉潔,王東,王華勝,等。 十灰散聯合外剝內扎加重建皮橋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2015,30(2) : 199.
[6]郭林,王燦,劉佃溫,等。 中藥外用治療痔瘡的特點分析[J]. 中醫學報,2015,30(2) : 202.
[7]王銀鳳。 主灶切開掛線支管曠置加中藥坐浴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2015,30(1) : 505.
[8]張振勇,張霓。 挑斷部分內括約肌對改善環狀混合痔剝扎術后肛緣水腫、疼痛的觀察[J].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6,18(6) :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