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是女性常見病之一 , 消乳散結膠囊具有疏肝解郁、化痰散結、活血止痛的作用 , 用于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癥[1, 2].2012~2014 年 , 作者采用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患者 75 例 , 取得良好療效 ,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150 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來自本院 2012~2014年門診患者 , 均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乳癖"的診斷標準, 排除乳腺纖維瘤等其他乳腺疾病。150例均為女性,年齡 17~50 歲 , 其中 17~30 歲 35 例 , 31~40 歲 70 例 , 41~50 歲45 例。病程 2 個月 ~1 年 50 例 , 1~3 年 45 例 , 3~5 年 55 例。
病變單側 85 例 , 雙側 65 例。結節狀 60 例 , 囊性 45 例 , 塊狀45 例。均經 B 超或鉬靶 X 線提示乳腺增生 , 排除囊性病變。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 每組 75 例。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消乳散結膠囊 (山東步長神州制藥有限公司 ), 主要成分柴胡、當歸、丹參、牡蠣、香附、白芍、牡丹皮、昆布、夏枯草、瓜萎、玄參、土貝母、全蝎、山慈菇、黃芩、貓爪草 , 口服 , 3 粒 / 次 , 3 次 /d, 4 周為 1 個療程。對照組給予小金丸(九寨溝天然藥物), 主要成分:麝香、土鱉子、制草烏、楓香脂、乳香、沒藥、五靈脂、當歸、地龍 ,口服 , 3 g/ 次 , 2 次 /d, 4 周為 1 個療程 , 治療前后檢查并記錄乳房脹痛情況。
1. 3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 :自覺乳房腫塊及疼痛等癥狀體征消失 ;顯效 :自覺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 腫塊基本消失 ;有效 :乳房腫塊減少或縮小 , 自覺癥狀明顯好轉 ;無效 :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變或變化不大??傆行?=(痊愈 +顯效 + 有效 )/ 總例數 ×100%.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 93.3%,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53.3%.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3小結
乳腺增生屬"乳癖"范疇 , 此病曾見于漢·華佗《中藏記》, 主明清外科專著中論述漸祥[3].乳腺增生病又表現為乳房的脹痛與腫塊 , 是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紊亂 , 是臨床最為多見的一種乳腺疾病 , 中醫理論認為病機為情志內傷 , 肝郁氣滯 , 沖任失調 , 痰郁凝結 , 乳絡受阻 , 陽明胃熱 , 熱傷血絡[4-6].消乳散結膠囊方中 , 柴胡、當歸、香附、白芍 , 疏肝解郁;丹參、牡丹皮 , 活血通絡;昆布、土貝母、全蝎、牡蠣、山慈菇 , 滌痰軟堅散結 ;夏枯草、瓜蔞、玄參、黃芩 , 清熱涼血 , 全方達到疏肝理氣、化痰散結、補血活血、疏通乳絡作用 , 諸藥合用共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化痰軟堅通絡之功效[7, 8], 在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劉爇 . 消乳散結膠囊應用于乳腺增生治療的效果觀察 . 醫學美學美容 (中旬刊 ), 2014(10):773-774.
[2] 孫琳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癥臨床效果觀察 . 光明中醫 , 2014, 29(6):1207-1209.
[3] 張愛梅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2, 9(19):111-112.
[4] 劉國勛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癥臨床療效觀察 . 中國中醫藥咨訊 , 2011, 3(10):179-180.
[5] 張靈利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癥 150 例臨床分析 . 醫學信息 (中旬刊 ), 2010, 5(3):544-545.
[6] 王月琴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 102 例 . 醫學信息 (中旬刊 ), 2010, 5(3):539-540.
[7] 楊芳 , 郭紅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癥 48 例療效及鉬靶分析 . 陜西中醫 , 2009, 30(11):1452-1453.
[8] 何世堅 . 消乳散結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癥 200 例臨床分析 . 當代醫學 , 2009, 15(1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