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4 年 1~5 月本院兒科門診就診的患兒 80例 , 采用隨機雙盲對照方法 , 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 , 各 40 例。治療組中男 22 例 , 女 18 例。年齡 2~14 歲 , 病程均 >4 周 ;對照組中男 23 例 , 女 17 例。年齡 2~14 歲 , 病程均 >4 周。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和病程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文獻[1, 2]制定 :①咳嗽持續超過 4 周 , 常在夜間和 \\( 或 \\) 清晨發作或加重 , 以干咳為主。②臨床上無感染征象或經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③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⑤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和 \\( 或 \\) 最大呼氣流量晝夜變化率 \\(PEF\\) 每日變異率連續監測 1~2 周超過 20%。⑥個人或一、二級親屬有特應性疾病史或變應原檢驗陽性。以上① ~ ④項為診斷基本條件。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兒科學》[3]中哮咳的診斷作為兒童變異型哮喘 \\(CVA\\) 的診斷標準 :其中中醫辨證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確定外寒內飲、肺失宣降證為觀察證型 ,臨床表現如下 :咳嗽、咽癢,呈陣發性嗆咳 , 少痰或無痰 , 黏稠難咳 , 夜間、晨起明顯。
1. 3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西醫和中醫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辨證屬外寒內飲型 , 年齡 2~14 歲 , 性別不限。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 自愿配合參加檢查診斷和治療。
1. 4排除標準患有感冒、乳蛾、喉痹、肺炎喘嗽、肺結核等 ,龍湯可有效改善哮咳的臨床癥狀 , 提高臨床療效 ,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合并心、肝、腎、造血系統、先心病等嚴重原發病者 , 對本中藥已知成分過敏者。
1. 5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規律應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 \\(<6歲, 1次/d, 5 mg/次;>6歲, 1次/d, 10 mg/次, 均睡前1 h服用\\)。
其中治療組加用小青龍湯 , 組成:麻黃 9 g, 芍藥 9 g, 細辛 3 g,干姜 3 g, 甘草 6 g, 桂枝 9 g, 半夏 9 g, 五味子 3 g, 1 劑 /d, 早晚水煎溫服 ;對照組僅用孟魯司特鈉治療 , 兩組療程均為 10 d,患者除使用上述藥物外 , 未使用其他止咳藥物或治療方法。
1. 6觀察指標及方法觀察治療 10 d 后咳嗽的變化情況 ,及追蹤觀察停藥 1 周后患兒再次發生咳嗽的復發率。
1. 7療效評定標準治愈 :咳嗽癥狀完全緩解 ;顯效 :咳嗽癥狀明顯減輕 ;有效 :咳嗽癥狀有所減輕 ;無效 :咳嗽減輕不明顯或加重??傆行?=\\( 治愈 + 顯效 + 有效 \\)/ 總例數×100%。
1. 8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 97.5%, 對照組總有效率 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 , 停藥 1周后 , 咳嗽復發率為 5%, 對照組復發率為 58%, 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3討論
CVA 具有易反復、遷延難愈的特點 , 極有可能發展為典型的成人持續性哮喘及不可逆的肺功能損害。在傳統中醫學理論中 , 依照少痰、干咳以及咽癢等癥狀 , 再加上頑疾難根治、慢性遷延且發作反復等特點 , 將 CVA 歸入到“肺痹”與“咳嗽”范疇內。按照《中醫內科學》把哮咳分成熱咳與寒咳兩類 ,而臨床以寒咳患者為主。寒咳患者其發病機制主要包括三點:感染風寒或是過度應用抗生素、退燒藥以及中藥等辛涼清熱解表的藥物 , 亦或過度出汗與辛涼郁遏 ;治療延誤 , 寒邪內入肺腑 ;過度飲食生冷食物 , 寒邪損傷肺腑。此三點均會傷及肺氣 , 導致肺內調水道失通 , 水飲內停 , 水寒射肺 , 患者發生咳嗽 , 但無痰 , 寒飲停留肺腑難以消散 , 從而使得咳嗽不斷且病情發作反復。CVA 治療原則和哮喘相同[4], 大多數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或口服孟魯司特鈉 , 短期顯效快 , 但停藥或減量后 , 易反復。而合理及時應用中藥治療 , 既可減輕臨床癥狀 , 又可減少療程 , 更可減少復發率 , 預后良好 , 藥物依賴性低。小青龍湯是治療哮咳的主要藥方 , CVA 屬于支氣管哮喘的特別類型 , 按照“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原則 ,本次研究采用小青龍湯辨證加減法治療 CVA 患者 , 獲得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該藥方中的桂枝與麻黃能夠散寒解表 , 麻黃還可宣發肺氣從而平喘咳 , 而桂枝還能溫陽化飲 ;大熱與干姜大辛具有細辛性溫的特點 , 聯合應用可以溫肺驅寒 , 除痰化飲, 還可輔助麻桂解表散寒, 順通陽氣;白芍與桂枝匹配,可以調和營衛 ;半夏味道較辛 , 性質溫和 , 具有燥濕化痰以及降逆止嘔的功效。而該藥方的所有藥物聯合應用 , 均有止咳平喘以及溫肺散寒的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 治療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 97.5%,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70%,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 加用小青龍湯 \\( 治療組 \\) 的療效要明顯優于單獨使用孟魯司特鈉 \\( 對照組 \\)\\(P<0.05\\)。
綜上所述 , 小青龍湯可有效改善哮咳的臨床癥狀 , 提高臨床療效 , 值得臨床大力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 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 .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 2009, 32\\(6\\):409.
[2]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 兒科哮喘診斷標準 . 中國兒科雜志 , 2008, 46\\(10\\):746.
[3] 汪受傳 . 中醫兒科學 .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2010:93-95.
[4] 全國兒科哮喘病協作組 . 兒童哮喘診斷標準和治療常規 . 中華兒科雜志 , 1993, 3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