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探析
【第一章】民企社會責任缺失困境研究緒論
【第二章】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概念及文獻綜述
【第三章】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量表建立與調研設計
【第四章】企業社會責任方差調研數據分析及結果討論
【第五章】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結論/參考文獻】民企社會責任體系完善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1 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在過去的十年中,由于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跨國企業的影響等,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和模式開始進入中國,短短幾年時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和實施。伴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企業市場競爭環境經歷了單純市場競爭、環境導向競爭到以社會責任為核心的全面責任競爭三個階段。第三階段是在單純市場競爭、環境導向競爭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的要求,企業要從包括員工、消費者、社會等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角度考慮問題,自覺履行對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越來越國際化,全面責任競爭的挑戰日益嚴峻,企業社會責任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近幾年,我國發生的礦難事件、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民工糾紛事件、皮革奶事件等,更是使企業社會責任成為社會輿論和公眾關注的焦點。
近 30 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中國民營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支撐力量。
但是,民營企業在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給社會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現階段的我國民營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明顯落后于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嚴重,主要表現為員工權益保障不足、沒有及時提供全面真實的產品信息,假冒偽劣產品盛行、產品責任缺失,消費者權益受損、對環境污染和破環嚴重等等。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民營企業在社會責任建設方面的缺失,不僅制約民營企業自身的發展,而且不利于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伴隨全面責任競爭時代的到來,不僅社會要求民營企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為了應對市場競爭、獲得企業長久發展,也必須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那么,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現狀如何?哪些方面的社會責任缺失明顯和具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這些都是本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問題。本文基于衡量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五個維度,通過實地調研分析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現狀及原因,并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體系,為促進我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2.1 研究背景。
20 世紀末,伴隨全球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不斷興起,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理念得以快速形成并在全球開始流行,引發社會及各界學者的高度關注。隨著中國加入 WTO 和經濟日益全球化,企業社會責任成為我國諸多領域關注和研究的熱門話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非常迅速,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逐漸成為市場主體中獨立的一部分,其在社會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對社會活動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近年來,重大礦難、工資拖欠、蘇丹紅、三鹿劣質奶粉、毒雞蛋等事件的頻繁發生,使廣大社會公眾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企業與社會聯系更為緊密、企業社會責任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全面責任競爭大背景下,我國民營企業應該重視社會責任,改變"履行社會責任會有損企業經濟績效"的錯誤觀念,充分意識到社會責任對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影響,積極并主動地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民營企業長久、健康發展。
1.2.2 研究意義。
本文選取民營企業而沒有選取國有企業為對象來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主要是考慮到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企業性質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其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也大不相同。國有企業是政府參與經濟和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利潤目標和多重非利潤目標。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是由國有企業的公共性質決定的,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強有力的國家支撐。而民營企業的一種非公有制企業,它的所有權歸企業家所有,經營目標主要是營利。因此,相對國有企業而言,民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只能靠企業自身,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可能會被動一些,而且,目前中國民營企業數量在全國企業總數中占比已經超過一大半。因此,選取民營企業來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從更多的方面和角度分析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情況,并提出便于貫徹實施的對策和建議,這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進而能夠提高整個國家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水平。
基于全面責任競爭時代背景,本文選取湖南省民營企業為調研對象,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現狀及原因進行調研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這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第一,有利于推進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實現企業持續發展。本文構建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對推進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給予有力的指導。
第二,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形成企業的長久競爭力-責任競爭力。
研究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推動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有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為構建企業社會責任競爭力奠定基礎。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一是文獻研究法。參閱大量相關文獻,對國內外相關研究和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梳理、總結和整理,完成文獻綜述部分和明確論文的理論依據。
二是實證研究。選擇湖南省民營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情況、了解企業管理者對社會責任的態度、企業組織特征對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影響情況等。
三是統計方法和工具。本研究運用的是 SPSS 統計分析工具軟件,具體用到的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效度和信度檢驗和因子分析等。
1.3.2 研究思路。
本文基本結構是:首先構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理論框架,在查閱資料及借鑒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確定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量表;然后通過實地調查進行實證研究,剖析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現狀及原因;最后,基于實證分析得出的結果和結論,從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量表 5 個維度入手,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全文主要內容分為如下 5 部分:
第 1 章是緒論。本部分介紹論文研究問題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明確研究的創新點和貢獻。
第 2 章是相關概念及文獻綜述。本章分 3 部分,總結了責任競爭力的研究、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和全面責任競爭時代的內涵,在分析并總結現有研究的重要發現、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提出本文的觀點。
第 3 章是量表建立與調研設計。本部分基于前面的文獻綜述部分,查閱的借鑒相關資料以確定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量表,通過理論分析提出研究假設;然后進行問卷設計并發放問卷調查。
第 4 章是調研數據分析及結果討論。這一部分是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用到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并得出數據分析結果及結論。
第 5 章是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本章是在實證分析得出結果和結論的基礎上,從員工責任、產品責任、誠信責任、慈善責任和環境責任 5 個維度入手,構建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1.4 研究創新點
本文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
(1)本研究建立了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量表,包括 5 個維度 18 個具體指標,并基于這 5 個維度 18 個具體指標進行了調研設計。本研究發放了調查問卷,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的 18 個具體指標采用李克特五點評分法進行打分,統計收集數據,并對各指標進行了方差分析,進而統計分析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現狀。
(2)構建了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體系。本文從企業社會責任量表的 5 個維度出發,在實證分析得出結果和結論的基礎上,構建了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為推進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