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交通的高速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顱腦外傷的創傷發生率也逐年的升高,且該病由于涉及到人體重要的器官組織,因此病情危急,受傷后易引發各種不良后果,部分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1].但是由于顱腦外傷的病情較嚴重和復雜,術后由于手術的創傷、腦挫傷、腦血腫和水腫等因素,會引起患者各種肢體功能的神經運動障礙,心理性創傷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及睡眠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副反應低的康復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意義和價值[2].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我們發現,系統的早期康復治療可以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科室自擬內服活血化瘀湯聯合穴位埋線的外治療法在本病的康復治療上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進行顱腦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隨機平均分為2組。其中觀察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56.25±10.23歲。對照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52.48±9.6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術后康復干預前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的變化情況;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疼痛VAS評分相比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標準①符合顱腦外科手術指征,有不同程度的顱腦外傷和顱內病灶,手術方式均采用去顱骨瓣開顱減壓血腫清除術;②年齡20~70歲;③病情穩定,患者意識清晰;④依從性強,愿意接受本臨床研究。
1.3排除標準①年齡<20歲或>70歲的患者;②有嚴重其他系統疾病和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患者;③意識不清、存在術前的精神病史;④不愿意接受本臨床研究,依從性差的患者。
1.4康復干預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術后的常規藥物治療,進行對癥支持,脫水降低顱內壓,防止感染,靜滴胞二磷膽堿(0.5~1.0g/d)促進腦代謝,神經節苷脂注射液(40~100mg/d)促進神經元功能恢復,基礎治療的同時兩組分別采用活血化瘀湯聯合穴位埋線治療和現代康復治療。
1.4.1對照組采用現代康復治療方法,采用多關節和肌群的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進行干預,通過進行干結的被動活動進行肌肉功能的聯系,從近端關節到遠端關節的順序進行,痙攣的肌肉群采用反射抑制進行鍛煉。手術完成后每日對患者問題、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病情變化時隨時進行處理,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月。
1.4.2觀察組采用活血化瘀湯聯合穴位埋線干預方法?;钛鰷荷?0g,當歸15g,川芎10g,白芍20g,赤芍10g,香附10g,紅花5g,茯苓20g,三七5g.水煎服,分2次服,日1劑,2周為1個療程,共服用3個月。穴位埋線:三陰交、膈俞、足三里。采用7號的注射針頭為管套,用28好的毫針作為針芯,使用1.5cm的羊腸線進行酒精浸泡備用,乙醇消毒穴位之后,取注射器刺入穴位中,當患者出現針感的時候,將羊腸線注入到所在穴位的皮下肌肉組織當中,退針,用消毒的干棉球進行穴位的按壓,1周進行1次治療,共治療3個月。
1.5觀察指標于治療前后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的變化情況;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疼痛VAS評分、滿意度調查。
1.6評價標準四肢運動功能采用FMA評分方法[3],小于53分為嚴重的運動功能障礙,53~71為明顯的運動功能障礙,72~89為中度運動功能障礙,90~107輕度運動功能障礙??偡譃?26分。入場的生活活動能力采用Barthel方法進行[4],小于25分為生活不能自理,25~45分為嚴重的功能缺陷,46~75為中度的功能缺陷,76~90為輕度的功能缺陷,共計100分。認知功能評定采用精神狀態檢查MMSE檢查表進行評定[5],其中小于15為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16~22為認知障礙,共計30分。滿意度采用采用自設的問卷調查表,包括病情的觀察、生活的照顧、操作水平、指導情況等,滿分為100分。
1.7統計學方法收集納入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分布資料采用(x-±s)表示,非正態分布資料采用中位數表示。遵循正態分布而且方差齊性,故兩組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分類變量服從正態分布,用卡方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康復干預前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的變化評分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的變化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干預3個月后焦慮、抑郁、疼痛評分、PSQI評分、患者滿意度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康復干預前SAS、SDS評分、VAS評分和PSQI評分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SAS、SDS評分、VAS評分、PSQ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顱腦外傷是由于外力直接或者間接的暴力導致的腦部頭皮挫裂傷或撕裂傷或是皮下、顱內的血腫或膿腫、顱腦骨折等一系列復雜的創傷過程。原發性的顱腦外傷在創傷后立刻產生,基本上不可逆轉,傷者會出現一系列的顱內誘發病變,如顱腦的血腫、腦血管痙攣、腦水腫等繼發性病癥,進一步加重病情,為了減輕患者的顱腦損傷造成的危害,保護患者的神經功能,及時的手術治療能夠快速的緩解病情、減輕顱腦損傷的傷害,保護受損的神經,挽救傷者的生命[6].手術治療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對患者進行救治,但是傷后患者往往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流行病學研究調查發現,高達50%以上的患者在手術后仍會出現不同程度身體殘疾,因此制定合理的有效康復計劃對于患者的預后及長期的生存質量的提高尤為關鍵[7].研究發現,顱腦外傷的康復治療應該盡量在術后的早期進行,康復涉及到患者的認知功能、語言運動功能等的恢復,各大研究機構和臨床研究都不斷在提高顱腦外傷康復治療的恢復中進行了不同探索[8].
各種方法的康復治療均有大量的臨床報道,其中綜合性的康復治療已經成為當今康復治療的趨勢,其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中醫康復治療具有其獨特的優勢,顱腦外傷在中醫中屬"金創""跌仆"等范疇,其中醫病機醫家們普遍認為血瘀內阻,其病機復雜,病癥多變。中醫治療顱腦外傷的療效近年來療效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我們發現,系統的早期康復治療可以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科室自擬內服活血化瘀湯聯合穴位埋線的外治療法在本病的康復治療上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治療前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的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認知功能均優于對照組;PSQ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疼痛VAS評分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觀察組優于對照組?;钛鰷?,當歸補血活血,活血不傷血,為血中之圣藥;白芍養陰柔肝、平抑肝陽,生地涼血,滋陰潤燥;赤芍、紅花化瘀涼血,川芎行氣止痛,香附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利濕。方中諸藥以活血祛瘀為主,兼顧養血,活血而不傷陰,共湊活血化瘀之功效。穴位埋線療法是羊腸線加強針刺的功效,產生強而持久的效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以治病。選用膈俞,有去瘀活血的作用;三陰交是治血要穴,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氣功效;足三里胃下合穴,功善健脾和胃、理氣降逆。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中醫內服加外治療法治療顱腦外傷術后的康復患者,通過綜合中醫療法可見活血化瘀湯聯合穴位埋線可改善顱腦外傷術后康復患者的神經功能,改善患者術后的疼痛、焦慮、抑郁情緒和睡眠質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該療法突出了中醫治療的特色,有助于顱腦外傷患者術后更好的康復。
參考文獻:
[1]賈敬俊,孫建,韓建蘭,等。不同時期康復訓練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5):22~24.
[2]韋相蘭,黃李平,李凱,等。顱腦損傷的中醫藥治療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106~108.
[3]繆鴻石,卓大宏,南登昆,等。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68~94.
[4]燕鐵斌,竇祖林。實用癱瘓康復[M].北京:人民衛生社,1999: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