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衰竭( CHF) 是各種結構性或功能性心臟病導致心室充盈和攝血功能受損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種臨床類型,主要表現為慢性水鈉潴留的一組癥候群,臨床表現為水腫、乏力、呼吸困難,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最終歸宿,也是主要的臨床死亡原因。隨著最近幾年我國老齡化加劇,各種原因所致的慢性心衰逐步增多,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生活。筆者采取加味五皮飲中藥湯劑通過健脾、溫陽、活血、利水、減輕水鈉潴留而減輕心衰癥狀,療效明確,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臨床選取 2010 年 9 月-2014 年 9 月于我院門診求治的慢性心衰病人 50 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其中男性 31 例,女性 19 例,合并高血壓病史 18 例,合并糖尿病病史 10 例,合并心肌梗死 12例,合并冠心病史 43 例,合并慢性支氣管炎史 15 例,病人均有慢性心衰史,均有不同程度雙下肢水腫史,分組時以上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1. 2 納入標準 ( 1) 均符合慢性心衰西醫診斷標準[1].①癥狀及體征: 呼吸困難、乏力、體液潴留( 水腫) 、尿量減少,頸靜脈怒張或波動增強,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肺底濕啰音和( 或) 呼吸音減弱,尤其是肺底,心臟擴大,心動過速,心室率多 100 次以上,充血性肝腫大,雙下肢水腫,不同程度的胸腔積液。②彩色多普勒示: 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縮末期容量增加及射血分數( LEVF) ≤40%.③X 線胸片: 雙肺紋理增粗,心臟增大,肺淤血,肺水腫。④有基礎心臟病病史; 心功能分級按照紐約心臟病學會( NYHA) 分級標準。( 2)中醫上符合脾陽虛弱型水腫標準[2].( 3) 病人要求門診而拒絕住院治療。
1. 3 排除標準 ( 1) 合并有急性心梗及心絞痛反復發作者。( 2) 合并有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者。( 3) 合并有心源性休克者。( 4) 中醫水腫伴有脾陽虛及水氣凌心射肺者。
1. 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B 受體阻滯劑、強心劑,及硝酸酯類藥物,并根據血糖、血壓及血脂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治療組在運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加味五皮飲中藥湯劑口服,方如下。生姜皮15 g,桑白皮 10 g,陳皮 15 g,大腹皮 15 g,茯苓皮 15 g,茯苓 30 g,桂枝15 g,白術15 g,甘草10 g,全蝎3 g,螻蛄 15 g,焦山楂30 g.腹脹明顯者加厚樸 10 g,萊菔子15 g,便秘加酒大黃 15 g,飲食不佳加雞內金 15 g,神曲 15 g,咳嗽吐痰加紫蘇子 10 g,旋覆花 10 g,乏力加黃芪 15 g,黨參 15 g,干姜 10 g,舌苔黃厚者加白術 10g,黃連 10 g,夜眠差加酸棗仁 15 g,龍骨 30 g,心悸者加酸棗仁 10 g,柏子仁 10 g,并根據癥狀隨證加減,中藥日 1 劑,水泡半小時后中火濃煎取液 300mL 分次口服,觀察 2 周。
1. 5 觀察項目及療效根據 主要觀察病人水腫消退狀況及乏力、喘促緩解狀態,如乏力及喘促加重需再次轉入住院治療。顯效: 水腫消退或水腫消退兩級以上( 中醫內科教材水腫評分標準) ; 有效: 水腫消退一級;無效: 水腫無消退; 惡化: 轉入住院治療。
2 結果。
2. 1 兩組病人水腫消退變化 兩組病人療效差異明顯( P <0. 05) ,見表 1.
2. 2 典型病例 楊某,男,76 歲,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冠心病史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有陳舊性腦梗塞病史,平素生活影響不大。否認有藥物過敏史。近一周來雙下肢水腫明顯,活動后乏力明顯,上一層樓必須長時間休息,自加服利尿藥效不佳,為求消腫而入我院門診求治,拒絕住院,隨機歸入治療組。見病人面色淡白、乏神、氣短、皮膚滯脹、皮膚黏膜浮腫至腰骶部,雙肺呼吸音低,肺底可聞及濕啰音,測 BP: 140/90mmHg,P: 96 次 / 分,心電圖示: 竇性心律,T 波低平心肌酶在正常范圍,拒絕做心臟彩超檢查。舌質淡苔滑,脈沉滑,腹稍脹,飲食可,大便干結,辨證為脾陽虛弱,水飲內停,在原服藥基礎上給予加味五皮飲,方如下。生姜皮 15 g,桑白皮10 g,陳皮15 g,大腹皮15 g,茯苓皮15g,茯苓 30 g,桂枝 15 g,白術 15 g,甘草 10 g,全蝎 3 g,螻蛄 15 g,焦山楂30 g,黨參15 g,黃芪15 g,酒大黃10g,生姜 3 片、大棗 3 枚為引,中藥日 1 劑,水泡半小時后中火濃煎取液 300mL 分次口服,3 劑后水腫消退明顯,但病人仍有明顯乏力,且有晚間胸悶,效不更方,病人再服 6 劑而癒。
3 討論。
慢性心功能不全屬于中醫學“胸痹”“喘證”“痰飲”“水腫”及“心悸”范疇,但現代醫學認為其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水鈉潴留是發病的根本原因,特別是隨著老齡化社會加劇,已成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有較高的致死性,已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現代醫學已經做過很多的研究,已經由水鈉潴留的物理損害因素到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激素系統再到神經內分泌系統,且已運用于臨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無論如何只有解決了慢性心衰的水鈉潴溜或根本上防止水鈉潴留才能解決心衰的癥候群。因此,現代醫學在改善心功能狀態的同時總存在那么一些如水電解質紊亂、乏力改善不明顯及生命延長不明顯等不如意的地方。作者通過中藥湯劑在西醫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加味五皮飲,在觀察慢性心衰水腫消退臨床療效上發現,本方不僅能使治療組較快消退水腫,且能有效改善病人乏力癥狀,療效確切。筆者在選擇病例時嚴格控制慢性心衰脾陽虛弱這一主癥,且盡量將水腫涉及腎陽不足、水飲凌心射肺及腎不納氣等危重癥型排除在外,而僅觀察脾陽虛弱,中焦運化水濕不利,水飲不能為陽所化、四溢肌膚這一證型,即中藥湯劑五皮飲合并苓桂術甘湯進行加減化裁,五皮飲原為主治脾氣虛弱,水飲四逆之皮水主方[3],加用具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濕之苓桂術甘湯以加強溫陽化飲利水之功,同時血不利則化為水,故加用全蝎、螻蛄等血肉有情之品以活血利水,加焦山楂以增強中焦,使脾腎得補,陽氣得生。故本方有溫陽益氣活血利水之功,以助水飲陰翳得消,心陽得升,心氣得鼓,以達抑陰助陽之效,水腫、乏力、氣短、喘促得以緩解。因此,加味五皮飲對于脾陽虛弱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有較好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慢性收縮性心衰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 1) : 7.
[2] 周仲英。 中醫內科學[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350.
[3] 段富津。 方劑學[M]. 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