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在兒科疾病中較為常見,是一種小兒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臨床癥狀包括反復性呼氣性的呼吸困難,且伴有胸悶、咳嗽及哮鳴音等,若治療不及時,容易引發各類并發癥,對患兒的生命健康具有較為嚴重的威脅[1].本文總結并對比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兒哮喘病例,分別選擇超聲霧化吸入法及氧驅動霧化吸入法兩種治療方式,現將其臨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小兒哮喘病例8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齡分布在1. 6 - 9. 3歲,病程為0. 5- 4年,平均分為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
1.2治療方法 入院后兩組均采取抗感染抗病毒及酸中毒糾正等常規治療,并選用2毫升普米克令舒和2毫升特布他林霧化液,混合適量的生理鹽水。觀察組選用寧音牌QYW(20毫升)Ⅱ型氧驅動霧化設備,霧化時長為15 - 20分鐘; 對照組則選用ULTRALIZER - 100超聲霧化設備,患兒佩戴相應面罩吸入,霧化時長為15 - 20分鐘,兩種療法使用兩種藥物的間隔同為30分鐘,2次/天,3天為1個療程。
1.3評判標準及觀察指標①效果顯著: 經1個療程后,喘息及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明顯的改善,恢復正常心率,雙側肺部的哮鳴音大體消失;②效果良好: 經1 - 2個療程后,喘息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基本消失,恢復正常心率,雙側肺部的哮鳴音大體消失;③無效: 經2個療程治療后,上述癥狀均未見好轉或好轉不明顯。臨床觀察指標包括: 動脈血氧分壓、血氧飽和度兩項血氣指標,第1秒鐘用力呼吸容積及其占預計值的百分比數、用力肺活量三項肺功能指標[2].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SPSS13. 0軟件包進行處理,以x2及t檢驗,P﹤0. 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治療前后兩組患兒在血氣及肺功能方面的指標均有顯著變化,其中觀察組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 05) ,詳見表1.
P < 0. 05,拒絕原假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臨床療效的對比 經過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77. 5%的總有效率,二組的總有效率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P < 0. 05,拒絕原假設,差異顯著。
3討 論
小兒哮喘是一種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患兒通常經治療能夠治愈或緩解,但若一旦急性發作且未及時控制,容易引發呼吸衰竭或心衰等其他嚴重的并發癥,極大地降低了患兒的生存質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臨床治療方面,有效對氣道痙攣實施控制是哮喘治療的關鍵所在。同其他途徑相比,藥物霧化吸入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劑量小、配合要求低等優勢,是治療小兒哮喘的首選方案。
在臨床使用方面,超聲霧化是以超聲波作為產生水蒸氣的動力,可隨吸氣將藥物吸收到患兒的肺泡及末支氣管中,然而弊端在于,采用超聲霧化需要呼吸深而緩,若患兒屬于中重度喘息,呼吸較淺,容易導致藥物無法深入,同時由于此類方法產生的霧滴顆粒較小,藥物濃度較低,如果持續使用超聲霧化,患兒的整個呼吸道將充滿水蒸汽,影響肺泡中氧氣的彌散,導致氣體交換受到影響,患兒呼吸困難,缺氧狀態無法得到改善。
而采用氧驅動霧化吸入,是利用氧氣高速通過細孔形成氣流時,在噴嘴處形成負壓,將儲液罐中的藥液卷入并粉碎為霧滴,噴嘴兩側安裝有攔截的擋板,將所有大顆粒的液滴阻攔回罐中,從而確保僅有細小霧滴噴出,落回的大霧滴再次霧化噴出。而使用高壓氧氣,所需的藥液無需稀釋,且用量少,藥液噴出均勻,容易沉降在患兒肺內,能夠直接送達患兒的細支氣管,甚至能夠送至毛細支氣管,且可以滿足肺部的潮氣量,患兒容易接受,并能夠糾正低氧血癥患兒的缺氧癥狀[3].
通過臨床療效可知,采用氧驅動霧化吸入方式進行小兒哮喘的治療,較超聲霧化吸入法理想,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偉文,朱瑛萍。萬托林與普米克高頻振動霧化聯合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41例[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22) :3946 - 3947.
[2] 王爭芳。不同霧化吸入方法在小兒支氣管哮喘中的效果比較及護理[J].西南軍醫,2010,12(4) :654 - 656.
[3] 潘慶杰。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1,17(29) :46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