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是常見的臨床急腹癥疾病 , 典型臨床癥狀是劇烈的轉移性腹痛 , 急性發病較多 , 對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嚴重。利用抗生素對闌尾炎進行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明顯 , 因此通常選擇手術切除闌尾的治療方法[1]。常規開腹手術由于創傷大、術后并發癥較多等缺陷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提高的療效要求。醫療器械和及時的發展為腹腔鏡微創手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平臺。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 , 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效果、術后并發癥情況 ,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 2013 年 4 月~2014 年 4 月收治的闌尾炎患者 76 例 , 男 46 例 , 女 30 例 , 年齡 20~71 歲 , 平均年齡 42 歲 , 所有患者經 CT 或 B 超檢查確診 , 急性發作時間12~48 h, 平均病程 18.5 h ;其中 16 例化膿性闌尾炎 , 23 例穿孔性闌尾炎 , 37 例急性闌尾炎 ;平均體溫 36.9℃ , 術前白細胞數量平均 \\(11.5±4.5\\)×109/L ;術前患者均簽署同意書。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 76 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 每組 3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術前平均體溫、白細胞計數、病理類型、急性發作時間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療方法
1. 2. 1觀察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術前準備工作完成后 , 患者取仰臥位 , 實施硬膜麻醉或全身麻醉 ;在臍孔處做約 5 mm 的弧形切口 , 向腹中充入 CO2形成氣腹 , 并放置腹腔鏡 ;利用腹腔鏡探查 , 在腹股溝做 2 個切口 , 與臍孔形成三角形 , 將 3 mm 和 5 mm 套鞘放置在腹中 , 如果腹中出現膿液 , 則立即吸凈 ;確定闌尾的位置 , 分離周圍粘連組織 , 利用電凝對闌尾殘端的黏膜進行處理 , 并覆蓋大網膜 ;將闌尾取出 , 并雙重結扎 ;若結扎可靠無滲血 , 則消除氣腹并縫合切口 ;術后沖洗腹腔 , 并進行常規消毒 ;若闌尾根部水腫嚴重或穿孔 , 則需放置引流管 , 取出闌尾經鞘卡為患者提供抗生素預防感染[2]。
1. 2. 2對照組進行手術前 , 實施全身麻醉 , 使用常規留置胃管和導管 , 在右下腹直肌外緣做手術切口或麥氏切口 , 確定闌尾后 , 對腸系膜系統和闌尾實施常規操作 , 處理闌尾殘端 , 縫合切口并進行常規消毒 ;視情況放置引流管 ;術后為患者提供抗生素。
1. 3療效判定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進食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 ;術后 1~3 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 , 通過調查了解患者治療效果。對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判定標準為 :顯效 :治療 1 個月后 , 患者右下腹部疼痛癥狀消失或明顯緩解 , 體溫正常、無惡心、嘔吐情況 ;有效 :治療 3 個月后 , 患者右下腹疼痛癥狀改善 , 體溫正常、無惡心、嘔吐情況 ;無效 :治療 3 個月后 , 患者右下腹疼痛癥狀并無改善甚至加重 , 仍存在惡心、嘔吐情況 , 體溫較高??傆行?=\\( 顯效 + 有效 \\)/ 總例數 ×100%。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觀察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 97.37%, 高于對照組 81.5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 2觀察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41.5±5.5\\)min,術中出血量 \\(18.5±7.5\\)ml, 術后進食時間 \\(24.5±7.5\\)d, 住院時間 \\(3.5±0.5\\)d, 對照組患者手術平均時間 \\(42.5±9.5\\)min, 術中出血量 \\(35.5±8.5\\)ml, 術后進食時間 \\(48.5±14.5\\)d, 住院時間\\(8.5±2.5\\)d ;經統計學分析 , 兩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但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患者術后進食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討論
闌尾炎是外科多發病、常見病 , 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右下腹劇烈疼痛、惡心、嘔吐、體溫升高以及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增高等。及時就診醫治對預后效果具有決定性影響。如果診治及時 , 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康復痊愈 , 如果治療延誤 , 則會引發嚴重并發癥 , 例如闌尾穿孔造成腹膜炎等 , 對患者健康危害較大 , 甚至引發死亡[3]。臨床治療闌尾炎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術。但是傳統的開腹手術 , 術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較多 , 療效欠佳。近年來 , 微創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腹腔鏡技術在闌尾炎手術中的應用。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術中出血量較少 , 對患者的創傷較小 , 患者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較快 , 并發癥較少 , 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 , 也有利于節省治療費用。但應注意腹腔鏡手術的限制條件 , 即闌尾存在炎性包塊、嚴重膿腫、粘連廣泛、凝血異常、患有闌尾癌、重要合并臟器衰竭者不適宜采用該方法[4]。
本研究結果表明 , 兩組手術均實施成功 , 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的療效明顯優于常規開腹手術 , 雖然手術時間差異不大 , 但手術安全性更高 , 創口感染率和并發癥發生率低 , 可作為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耿金鎖 . 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的效果對比 . 當代醫學 , 2012, 18\\(4\\):63-64.
[2] 胡志立 , 廖有祥 , 鄺學 , 等 .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闌尾炎的臨床對比分析 . 湘南學院學報 \\( 醫學版 \\), 2012, 14\\(3\\):42-44.
[3] 鄧俊暉 , 陳超 , 胡琛 , 等 .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中不同闌尾取出方式對戳孔感染的影響 . 航天航空醫學雜志 , 2011, 22\\(8\\):915-916.
[4] 郭瑞剛 . 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的效果對比 . 中國醫藥指南 , 2013, 11\\(35\\):4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