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病變引起血管狹窄,導致心肌缺血而產生各種癥狀的疾病.中老年人群是本病的高發人群,在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重大威脅[1].臨床上,根據冠心病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采用藥物、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或者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2].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冠狀動脈血運重建逐漸成為了治療冠心病的一個重要手段[3].本研究探討冠心病血運重建后影響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 2007 年 1 月至 2012 年 1 月我院接診的冠心病血運重建患者 106 例,根據患者年齡將其分為 A 組\\( 年齡<70 歲\\) 61 例和 B 組\\( 年齡≥70歲\\) 45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身體質量指數、血壓、冠心病臨床診斷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均 P >0.05\\) ,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見表 1.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發布的《冠心病診斷和治療指南》[4]中的相關標準進行診斷.同時排除拒絕接受血運重建、具有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禁忌癥等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治療.收集兩組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既往史、心臟彩色超聲多普勒等輔助檢查結果、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等資料.挑選 2 名心外科高年資醫師采用 Syntax 評分系統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每一名患者的最終評估結果為 2 次評估結果的平均值.兩組患者均獲得 22-60 個月的隨訪,平均隨訪時間為\\( 40.93 ± 5.87\\) 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主要終點事件\\( 不良心腦血管事件\\) 包括死亡、再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腦血管意外、再次靶血管血運重建.次要終點事件心絞痛復發、再次非靶血管血運重建.同一患者所有靶血管均血管重建為完全血管化.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和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情況.分析發生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
1.5 統計學分析: 所收集的資料采用 SPSS 17.0 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的對比采用卡方檢驗,生存率的對比采用對數秩檢驗,多因素 Cox 分析探討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對比: A 組 9.84%合并有心律失常,6.56%既往有腦血管意外病史.B 組有 20.00%合并有心律失常,17.78%既往有腦血管意外病史.
A 組合并心律失常、既往有腦血管意外病史的比例顯著低于 B 組\\( 均 P<0.05\\) ,見表 2.
2.2 兩組患者心臟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結果對比: 各項參數的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 均 P>0.05\\) ,見表3.
2.3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病變情況的對比: A 組的左回旋支病變比例為 60.66%,右冠狀動脈病變比例為 36.07%,均顯著低于 B 組 \\( 75. 56%、51. 11%\\) \\( 均 P < 0.05\\) ; A 組的病變血管數為\\( 2.09±0.83\\) 支,靶病變數為\\( 1.48±0.77\\) 支,B 組的病變血管數為\\( 2.47±0.86\\) 支,靶病變數為\\( 1.76±0.87\\) 支,A 組的病變血管數和靶病 變數均顯著少于 B 組\\( 均 P<0.05\\) ,見表 4.
2.4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及生存率比較: A組再次靶血管血運重建的比例為 6.56%,總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為 16.39%,均顯著低于 B 組\\( 15.56%、33. 33%\\) \\( 均 P < 0. 05\\) ,見表 5.對數秩檢驗提示,B 組的生存率顯著低于 A 組\\( P<0.05\\) .
2.5 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多因素 Cox 分析: 年齡、病變血管數、收縮壓是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獨立預測因素\\( OR = 1.131、2.158、1.182,均 P<0.05\\) .見表6.
3 討 論
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發于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發生可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風險[5].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了老年人重要的死亡原因[6].臨床上,可通過藥物、介入治療、冠脈搭橋等方法改善心肌供血和預后.國外研究顯示,冠心病血運重建可顯著緩解冠心病病情,改善患者的預后[7].對于冠心病血運重建后的危險因素和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進行研究,有助于指導對本病危險因素的臨床干預,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對比結果顯示,A組患者合并有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的比例均顯著低于 B 組,這說明,患者年齡的增加,其身體各系統的機能逐步退化,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發生率上升,均可能協同發生作用,影響患者的預后,增加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Kramarow 等的研究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8].兩組患者心臟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結果的對比沒有統計學差異,說明兩組患者的心臟收縮、舒張功能等的評估結果相當.兩組患者血管病變的情況對比,B 組患者病變血管數和靶病變數均顯著多于 A 組.說明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大、各種危險因素的增多,冠心病的病變血管更多,對患者性命威脅越大.這主要是由于高齡等危險因素可使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程度加重,出現冠脈多支病變[9].對數秩檢驗結果也顯示,B 組的生存率顯著低于 A 組.Syntax 評分是用于評估冠心病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的指標,該指標對臨床冠心病手術方案的制定可提供一定的參考[10].但是在本研究中,Syntax 評分對冠心病血管重建后的預后沒有預測作用,這與羅太陽等的研究結果一致[11].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 1\\) : 3-22.
[2] Lewis SJ.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s applied to coronaryheart disease,including recent advances incorporating newtechnology[J].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2010,3\\( 1\\) : 109-117.
[3] Canty JM,Suzuki G.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contraction inacute ischemia and chron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J].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2012,52\\( 4\\) : 822-831.
[4]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 3\\) : 195-206.
[5] Michaud K,Grabherr S,Doenz F,et al. Evaluation of post-mortem MDCT and MDCT-angiography for the investigationof sudden cardiac death related to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artery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12,28\\( 7\\) : 1807-1822.
[6] 石宇杰,楊士偉,周玉杰,等. 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現狀[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 1\\) : 87-89.
[7] Carpeggiani C,Landi P,Michelassi C,et al. Long-termprognosis in stable angina: medical treatment or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70 yea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1,148\\( 1\\) : 43-47.
[8] Kramarow E,Lubitz J,Francis R,et al. Trends i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profile of middle-aged adults[J].An-nals of epidemiology,2013,23\\( 1\\) : 31-34.
[9] 蔡紅雁,馮星星,趙玲,等. 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和病變血管支數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互關系研究[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0,31\\( 2\\) : 25-30.
[10] Palmerini T,Genereux P,Caixeta A,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SYNTAX sco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syndrome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nalysis from the ACUITY \\( Acute Catheterization and Ur-gent Intervention Triage StrategY\\) trial[J]. 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1,57 \\( 24\\) : 2389 -2397.
[11] 羅太陽,劉小慧,康俊萍,等.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運重建后影響預后的因素[J].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0,18\\( 2\\) :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