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以呼吸急促、三凹征和喘鳴為主要臨床表現,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寒冷季節發病率較高,多為散發性,也可成為流行,嚴重危害小兒健康。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自擬蘇參湯加減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50 例并與小兒咳喘靈沖劑治療的 30 例作對照,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全部患兒均來自門診病人,治療組 50 例,其中男 28 例,女 22 例,年齡 2 個月 ~ 2 歲。2 ~ 6 個月 17例,7 ~12 個月 15 例,12 ~24 個月 18 例。病史中患過或患有濕疹者 32 例,對藥物過敏者 4 例,曾用抗生素及中藥治療者 34 例,患有佝僂病者 15 例。病程最短 2 天,最長 12天。全部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陣發性喘憋,部分患兒有發熱,肺部聽診有廣泛的喘鳴音及濕羅音。對照組 30例,其性別、年齡、病程及一般資料與治療組相同,無顯著性差異\\(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以王慕狄的《兒科學》為標準: 臨床癥狀: 發熱或不發熱,喘憋呈持續性或發作性,類似發病不超過 3 次。臨床體征: 呼吸急促,或有鼻翼煽動,雙肺聞及哮鳴音及呼氣性喘鳴音。輔助檢查: 胸片可見雙肺紋理增粗或可見點片狀陰影。
1. 3 治療方法
1. 3. 1 治療組 給予蘇參湯加減治療,方藥組成為蘇子10 g,沙參10 g,地龍10 g,前胡8 g,白屈菜8 g,白果3 g,茯苓8 g,清夏4 g,僵蠶8 g,橘紅8 g,川貝母2 g,冬花8 g,黃芩8 g,葶藶子8 g\\( 上藥劑量為 5 ~ 7 歲兒童日用藥量\\) 。以上藥物水煎兩次,合液取汁120 mL,1 日 1 劑,日 3 次口服,7天為1 療程。大便干者加枳實、萊菔子; 痰涎雍盛者加桑白皮,瓜蔞; 食少納呆者加麥芽、神曲; 有表證者加荊芥、防風。
1. 3. 2 對照組 給予廣東在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咳喘靈沖劑\\( 麻黃、石膏、苦杏仁、瓜蔞、板藍根、金銀花、甘草等\\) 口服: 開水沖服,每袋2 g,二歲以內一次1/2袋,3 ~4 次 / 日。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 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評定標準確定。治愈: 熱退,咳、喘、呼吸困難癥狀緩解,兩肺濕羅音及喘鳴音消失,合并癥糾正。有效: 熱退或減,咳、喘等癥狀減輕,并發癥糾正或緩解。無效: 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
2. 2 治療結果 治療組治愈 38 例,有效 10 例,無效 2 例,總有效率 96%; 對照組治愈 5 例,有效 16 例,無效 9 例,總有效率 70%。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0. 05。
3、 討論
中醫學雖無此病名和系統的敘述,但類似本病的某一階段和某一癥狀的描述和治法是較多的。最早可見《黃帝內經》?!端貑柾ㄔu虛實論》說: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
《素問痹論篇》“淫氣喘嗽,痹聚在肺”,《靈樞經五閱五使篇》曰: “故肺病者,喘息鼻張”,《素問至真要大論》云: “諸氣憤郁,皆屬于肺”,“寒熱咳喘……,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缎盒l生總微論方》說: “肺主喘,肺病實則身溫悶亂,氣促喘急”?!靶荷頍崦娉?,時久不退,睡覺氣急,發渴,胸高涏壅……”本病的發病原因,外因責之感受風邪,包括風寒、風熱、風溫。內因責之小兒行氣未充,肺臟嬌嫩,痰濁內蘊及疾病、飲食、護養不當等原因傷正。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風邪外襲,傳變迅速,如初感風寒之邪,亦會很快熱化,所謂“六氣之邪,皆從火化?!北居刑禑醿忍N,復感風寒,形成外寒內熱之證,或溫熱疫毒內傷于肺,化火傷津,則發生喘咳,發熱,氣急,鼻煽諸癥。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于脾?,F代醫學認為,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以發熱、喘憋、鼻翼煽動為主要臨床表現。以廣泛性毛細支氣管炎癥滲出及粘膜水腫、氣道狹窄為病理基礎。多發生于 2 歲以內嬰幼兒,特別是 2 ~6 個月嬰兒更多見?;加斜静〉膬和?,體質大多具有特殊性,如伴有濕疹,體質肥胖,肌肉松弛,面色黃恍白,口唇色淡,舌苔白膩,食少,大便不化等。本方中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對喘促發作和緩解均有降逆功效。蘇子有“主上氣咳逆”之功; 《藥品化義》謂: “蘇子治肺氣喘急,專利郁痰,下氣定喘”?!队子仔聲分凶钤缬涊d地龍治療小兒哮喘?!吨兴幋筠o典》中概況歷代地龍應用經驗,提出地龍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的作用。兩者合為方中之君藥。前胡辛苦微寒,能降氣祛痰,宣散風熱。葶藶子苦,辛,大寒,可瀉肺平喘?!端幮哉摗分杏涊d: “療肺壅上氣咳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飲”。兩者合為方中之臣藥。黃芩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陳皮苦、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溫化痰的功能。半夏辛、溫,歸肺、腎、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的作用。
脾為生痰之源,母安則子健,健脾燥濕可絕生痰之源,故茯苓健脾利濕。白果斂肺氣,平喘咳,減少痰量; 冬花、沙參潤肺下氣,止咳化痰; 僵蠶祛風解毒,貝母清肺止咳化痰;白屈菜斂肺止咳?,F代藥理研究表明,地龍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增強免疫、抗組織胺、平喘的作用,白屈菜含有白屈菜堿、白屈菜紅堿及普魯托品,并含有其他多種生物堿,藥理作用類似嗎啡,具有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止哮之功。諸藥合為方中之佐藥。綜上所述,蘇參湯清肺,平喘,化痰,利濕,解毒,在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過程中收到了較好的療效,使患兒特殊的體質得到了改善,減少了患兒再次發作的幾率。
參考文獻:
[1]王慕狄 . 兒科學[M]. 第 5 版 .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05 ~306.
[2]馮曉純,等 . 解痙定喘止哮湯加減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 45 例[J]. 中國社區醫師,2006,6\\( 8\\)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