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全黨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載體,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1]。
高校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是加強高校黨的建設、提高黨建水平的重大機遇,也是推動高??焖侔l展的重要契機。自黨中央在全國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高校緊密結合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作風實際和工作實際,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外力為推動,堅持領導帶頭、聚焦“四風”,強化了學校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加強了黨性鍛煉,改進了工作作風,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了新時期學校的內涵式發展[2]。
一、充分認識高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正處在新的起點上,提高高校辦學質量是核心任務,推動高??茖W發展是時代主題,這對高校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是推動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承擔著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職責。高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查找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推動高校的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2]。
1. 加強新時期高校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措施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時期,高校廣大師生員工的思想呈現出多樣性、多變性和復雜性的特點,給高校黨的建設帶來新的挑戰。如何進一步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努力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強化高校各級黨組織特別是黨支部的服務職能,堅持群眾路線,進一步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是擺在高校黨委面前的重大戰略課題,也是加強新時期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高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加強高校黨的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有利契機,也是加強高校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措施[3 -4]。
高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和安排,緊密結合高校的具體實際,以“反‘四風’、促發展”為主題,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全面加強新時期高校黨的自身建設,特別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鞏固黨在高校的執政基礎,進一步發揮教師和學生在辦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高校的新發展,為提高辦學質量和高等教育水平貢獻力量,為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國夢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5]。
2. 加強高校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高校黨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積極推進校院兩級領導班子、黨員干部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先后開展了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黨建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傮w上看,目前高校各級黨組織發揮了應有的政治引領作用,黨員干部作風方面的基本狀況是好的,在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面是自覺的、堅定的,絕大多數黨員干部能忠于職守、辛勤工作、樂于奉獻,團結帶領廣大師生員工,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也要深刻地認識到,目前高校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體現在學校的綜合改革動力不足、內涵發展成果不夠突出、瓶頸問題難于突破、內部管理不夠科學等方面,但究其根本,主要還是黨員干部隊伍的作風問題。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四風”
方面的表現,實事求是地講,“四風問題”在高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有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側重地存在。高校黨委要充分利用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認真查找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3. 推動高??茖W發展創新性、和諧性的契機高等教育承擔著“立德樹人”、培養社會
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務,在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肩負著神圣使命??偨Y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正是一批批為人師者不計名利、甘于奉獻,一代代青年學子孜孜以求、報效祖國,才迎來了高等教育日新月異的發展。堅持群眾路線,團結和依靠廣大師生的智慧和力量搞建設,扎根于人民意愿和學生成長辦教育,著眼于社會需求和行業建設謀發展,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正是高等教育長期堅持和發揚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政治優勢,是高校建設的“傳家寶”,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新時期,面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更高要求,面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高校辦學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校風學風滑坡、內部管理粗放、創新能力不足、學生就業困難等問題,都被社會大眾所關注。要想切實解決這些問題,真正把高等教育辦得人民滿意、社會滿意,高校黨委必須抓住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一契機,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糾正黨員干部中的作風頑疾,積極解決關系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著力克服制約學校發展的突出難題,努力推動高校綜合改革和內涵發展取得新成效,以好的作風帶動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為學校的科學發展夯實更加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二、高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切實做到“三個結合”
高校黨委是黨的基層組織,承擔著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責任和使命。高校黨委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立足高校的自身實際,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緊密聯系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作風實際和高校的工作實際,擰緊“思想總開關”、把好“政治風向標”、握住“發展方向盤”,以教育實踐活動的新成效,推動高校的新發展。
1. 緊密結合高校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擰緊“思想總開關”,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永葆共產黨人的昂揚銳氣
教育實踐活動的根本是黨性教育,屬于思想教育的范疇。因此,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緊密聯系高校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也是宗旨意識、“為民”的問題,這也是高校黨的思想建設的最根本的問題。目前,高校一些領導干部“思想總開關”松懈,放松了主觀世界的改造,高高在上,官僚作風嚴重,缺乏干事創業的精神,和廣大師生的距離越來越遠,給黨的教育事業和黨員干部形象帶來了損害。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擰緊“思想總開關”,首要的任務是強化宗旨意識,堅持群眾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觀點,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在高校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強化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意識,堅持從師生中來到師生中去,把師生員工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不僅要“知”,更要“行”,要把知行合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堅持經常深入基層、師生之中,主動和師生面對面,掌握群眾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用師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化解矛盾,學會做師生工作,善于做師生工作。要把強化宗旨意識和世界觀的改造作為終身的大事,常抓不懈,不斷提升思想境界。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擰緊“思想總開關”,就要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習總書記指出,對共產黨人來講,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精神上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設,就要補好精神上的“鈣”,點亮心中的明燈,挺直自己的腰桿,筑牢思想的防線,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境界,把握堅定的政治方向,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昂揚銳氣,保持永久的政治定力。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擰緊“思想總開關”,還要堅持艱苦奮斗,力爭奮發有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共產黨人的價值,就在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正如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說的那樣,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服務人民的偉大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沈陽建筑大學目前的發展和任務而言,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型城鎮化的歷史進程中,找準定位,謀劃發展,為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而凝心聚力; 就是要教育引導全校領導干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艱苦奮斗、知難而進、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建大精神,在推動學校創新發展中實現干部價值,在服務師生中展示黨員風采。
2. 緊密結合高校黨員干部的作風實際,把好“政治風向標”,切實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的問題,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切實解決好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匯聚起推動高校改革發展的正能量。因此,緊密聯系黨員干部的作風實際,從根本上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的問題,也就是“清廉”的問題,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保障?,F在,高校一些領導干部思想上混亂不清,政治上搖擺不定,不知道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甚至不知道“我是誰”。思想上缺乏純潔性,政治上缺乏堅定性,組織上缺乏紀律性,加強作風建設是當務之急。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把好“政治風向標”,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那里去。就是要教育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要“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要加強黨性鍛煉,接受組織考驗,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組織性和紀律性,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同時,還要增強憂患意識,要始終保持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己任,增強擔當意識,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無私無畏,敢于擔當。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把好“政治風向標”,要樹立正確的地位觀,知道自己是誰、為了誰?,F在,高校一些領導干部官僚主義思想嚴重,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總感覺自己高人一等,有顯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學術地位。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增強底線思維,守住政治底線,要在高校校園形成崇廉尚潔的濃厚氛圍,讓領導干部感受到為官不易。要加強黨員干部的自我黨性修養,培養個人優良的官德,全面加強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建設,增強人格魅力,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把好“政治風向標”,還要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堅決貫徹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要教育引導高校黨員干部,常懷感恩之情,常思貪欲之害,常懷敬畏之心,一輩子都要恪守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員工服務。要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個人的利益永遠都要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像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同志那樣,始終保有“心底無私天地寬、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豪情,無私無畏,敢于擔當。
3. 緊密結合高校的工作實際,握住“發展方向盤”,切實解決好發展觀、質量觀和育人觀的問題,永葆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教育實踐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以黨風政風建設的新成效,保障高校的新發展
鄧小平同志講過,“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發展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當前,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推動高校的科學發展,就是要緊緊把握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時代特征,突出“提高質量”這個時代主題,切實解決好發展觀、質量觀和育人觀的問題,牢牢把握發展的方向不偏離,抓住發展機遇,增強發展意識,推動學校的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握住“發展方向盤”,就要聯系學校的發展實際,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克服形式主義的不良傾向,糾正好大喜功的錯誤思維,避免求大求全和盲目發展,避免高等教育“千校一面”和同質化傾向。當前,高校的發展必須突出自己的學科專業優勢,堅持走特色化發展之路,全面加強高校的內涵建設。就沈陽建筑大學而言,就是要突出土建類學科和專業優勢,突出“建筑育人”的校園文化優勢,突出服務新型城鎮化和現代建筑產業化的能力優勢,大力實施質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強校、和諧興校、依法治校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和實施現代大學制度,努力建設有特色、高水平、行業領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握住“發展方向盤”,就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的質量觀,把提高辦學質量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核心任務。
堅持高等教育“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扎實推進“質量工程”,實行分層教育、分類培養、因材施教,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就沈陽建筑大學而言,就是要進一步深化“一體兩翼三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核心、以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為兩翼、以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為基本內容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此同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就業工作為牽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強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發展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握住“發展方向盤”,就要遵循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科學的育人觀,堅持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樹立“教師優先、學生第一”的育人理念,充分發揮廣大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廣大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充分理解學生,全面關愛學生,切實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努力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各種思想困惑和實際困難,著力解決與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不相適應的育人觀念和辦學體制機制問題[6]。
三、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為契機,堅持從嚴治黨,全面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高校的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高校廣大黨員干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明顯增強,廣大師生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黨內政治生活和學校的民主政治建設得到了加強,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一些問題得到了解決,改進作風、聯系和服務師生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高校黨委要以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責任,堅持從嚴治黨,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工夫。
1. 認真落實高校黨委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全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7],“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各級各部門黨委\\( 黨組\\) 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高校黨委是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高校的領導核心,承擔著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歷史重任,必須擔負起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高校黨建工作責任制。
高校已構建了較為明確的黨建工作責任制,建立了較為系統的黨建制度體系,形成了黨委抓、書記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但是,應當看到,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黨建工作還有一些薄弱環節,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重行政、輕黨建的現象。在新形勢下,如何堅持高校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防止“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是擺在高校黨委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因此,高校黨委貫徹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的題中之意,也是高校黨建的一個關鍵問題。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共產黨對國家舉辦的普通高等學校進行領導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保證,是落實高校黨委的黨建主體責任的重要措施。高校黨委要充分利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充分運用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制度性成果,緊密結合高校的黨建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新近下發的《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領導,堅持從嚴治黨,切實全面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8]。
2. 全面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努力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黨的十八大著眼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高校黨委要緊密結合學校黨建工作的具體實際,進一步鞏固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關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貫徹實施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指導基層黨組織轉變工作方式、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服務職能、提高服務能力,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9]。
高校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搞好服務,把服務作為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能,把思想教育與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寓領導和管理于服務之中,進一步搭建服務師生發展成長的平臺,通過服務貼近師生、團結師生、引導師生、贏得師生,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講理想跟黨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努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要圍繞服務改革發展、服務校園民生、服務黨員師生等三個方面的服務內容加強建設、開展服務,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搭建服務平臺、完善服務機制,積極推動服務項目化、制度化、陣地化、網絡化和有形化。高校黨委要配齊配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班子,特別是要按照宗旨意識牢、工作作風好、服務能力強的標準選拔好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加強基層黨委\\( 黨總支\\) 書記、黨支部書記的培訓。要進一步加大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投入,建立基層黨建工作專項基金,建立并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評議考核制度,為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提供有力保障。
3. 全面加強高校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切實解決好“為了誰”、“相信誰”、“我是誰”的重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7],“干部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如果干部隊伍素質不高、作風不正,那黨的建設是不可能搞好的。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干部”。高校黨委要切實擔負起教育黨員、管理干部的政治責任,鞏固和運用好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推動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從嚴教育黨員、管理干部,首要的是解決好“我是誰”的重大政治問題。要教育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培育優良作風,使廣大黨員特別是干部自覺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嚴格按照黨的原則和規矩辦事,時刻保持共產黨員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
從嚴教育黨員、管理干部,關鍵是解決好“為了誰”的重大原則問題。要教育高校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服務廣大師生的工作實踐中加強黨性鍛煉,錘煉工作作風。要教育黨員干部時刻牢記心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自覺踐行黨的一切工作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培養公仆情懷,強化擔當意識,鞏固好教育實踐活動中聯系和服務師生的制度成果,貫通聯系和服務廣大師生的“最后一公里”。同時,高校黨委還要切實解決好領導干部“為官不為”的問題,嚴格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增強政治定力,保持又勤又廉。
從嚴教育黨員、管理干部,還要解決好“相信誰”的重大立場問題。要教育高校黨員干部強化紀律意識,在嚴格的工作實踐中加強黨性考驗,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教育黨員干部嚴格遵守黨的組織紀律、政治紀律和財經紀律,把哪些能做能說、哪些不能做不能說搞清楚、弄明白。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堅持以嚴的標準要求黨員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黨員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黨員干部,使黨員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底氣、政治定力和政治方向[10]。
四、結 語
高校黨委要緊緊抓住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進一步鞏固和運用好活動取得的成果,堅持從嚴治黨,持續改進作風,努力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進一步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要全面加強高校黨的自身建設,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加強黨員教育,從嚴管理干部,深入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為辦好社會主義大學和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2] 習近平.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議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13 -06 -19\\( 1\\) .
[3] 李鴻. 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的發展與實踐研究[D]. 昆明: 云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