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行為的經濟學分析—以甲企業對勞資關系的處理為例
目 錄
摘 要
引 論
第一節 選題的來源和實踐意義
第二節 守法和守法行為的研究概況
一、法治概念下守法的經典論述
二、作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守法和守法行為
第三節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守法行為的概念
二、經濟學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 經濟學分析的優勢
一、道德分析的經濟學意義
二、經濟學分析標準的統一性
第五節 基本理論模型
一、經典法治理論的線性分析
二、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目標政策下的理論模型
第六節 選取甲企業對勞資關系的處理的理由
小 結
第一章 甲企業對勞資關系的處理
第一節 得不到法定補償的張某工傷案
一、基本案情
二、企業違反相關規定的利益分析
第二節 蘇某被變相解聘案
一、基本案情
二、使蘇某放棄抗爭的企業優勢分析
第三節 最低工資爭議案
一、基本案情
二、企業作出有限妥協的原因分析
第四節 聘請法律顧問
一、法治環境下企業的應對
二、為企業涉法利益尋求技術支持
小 結
第二章 無法避免的立法瑕疵
第一節 立法瑕疵的期望效用函數模型
第二節 導致良性違法的法律規定
一、行政壟斷
二、雙重賠償規定
第三節 無效率的法律程序
一、效果不彰的不收費規定
二、弱勢群體利益的缺位
三、適得其反的程序前置
小 結
第三章 執法資源受限下的無奈
第一節 執法投入的預期效用函數理論模型
第二節 “GDP 至上”的執法困境
小 結
第四章 新法適應過程的存在
第一節 新法適應過程的期望效用函數理論分析
第二節 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
一、勞動法的線性分析
二、出臺背景
三、立法目的及其影響
四、對《勞動合同法》的誤讀
小 結
第五章 不法行為選擇的博弈分析
第一節 搭便車理論
第二節 獨木橋博弈
小 結
第六章 強化不法行為選擇的行為經濟學
第一節 極端規避理論
第二節 確定效應
第三節 反射效應
第四節 基于案例決策效應
第五節 稟賦效應
小 結
第七章 建立和諧勞資關系的守法對策分析
第一節 守法對策的基本理論模式
一、矯正對守法效益的低估
二、降低守法成本
第二節 立法瑕疵的改進
一、對實體法價值失衡的矯正
二、廢除無效率的法律程序
第三節 行政執法效率的提高
一、低成本高效率的執法措施
二、科學的考核制度
第四節 弱勢群體的成本制約
一、維權的成本問題
二、對弱勢群體的制度保護
小 結
第八章 良好守法行為達成的條件
第一節 同守法行為相關的幾個結論
一、立法目的
二、守法主體的長期利益
三、良好守法行為的最終標準
第二節 良好守法行為達成的條件
一、法律規定基本符合資源有效配置原則
二、嚴格執法
三、減少適應法律的成本
四、當事人之間的成本制約
五、市場干預的適度
六、負擔得起的正義
小 結
結 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