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政法論文 > > 張謇的憲政思想與活動及對清末立憲忠告
張謇的憲政思想與活動及對清末立憲忠告
>2024-03-27 09:00:00


1940 年因日俄戰爭而引起的立憲運動,使晚清憲政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作為新興的社會力量,商人階級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在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張謇作為“自上而下”而產生的紳商代表,是國內立憲運動開展的社會基礎和領導力量,同時也是推動立憲的最強大的動力。

一、張謇的憲政思想

在內憂外患的晚清時期,張謇結合國外引進的先進思想與國內的社會現實狀況,形成了自己的憲政思想。

( 一) 《變法評議》。清政府鎮壓義和團運動后開始實行新政。張謇熱情地投身于此。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他就寫成了長達 2 萬余字的《變法評議》。結合清王朝當時的政權結構,他較為全面地提出了自己變革社會的方案。該方案歸納為 42 條,將改革步驟分為三個階段。但立憲方面僅涉及兩個方面,即第一階段中的“請設資政院”和第二階段中的“設府縣議會”.他的主張雖屬體制內調整,但已表展現出一定的立憲意識,且其思想可以歸結為改良主義思想。

( 二) 《日本議會史》。在學習西方憲政制度方面,日本有一定的成效。所以,張謇密切注視憲政進程,希望學習日本的經驗來改變中國。張謇曾說:“以我剝膚之痛,蓋彼富強之資,逐漸吞噬,計日可待?!庇纱丝梢钥闯鲋袊敃r的國情需要尋找一個新出路。1903 年,張謇前往日本考察實業。他先后參觀了大阪、長崎、東京等城市的數十個工商企業、文化教育機構和農場,歷時 70 多天。日本人的創新與善于學習的精神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寫了許多有關日本立憲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特別強調政治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他認識到相應制度的確認是政治權利獲得的保障。他較為全面地闡述日本憲政建立的過程??疾炱陂g,張謇隨時將中國與日本進行對比,清楚地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在其封建專制體制阻礙社會發展,所以他極力提倡中國效仿日的立憲政體。在以后的立憲進程中,他對國會、責任內閣和地方咨議局等事關民權的立憲機構的高度重視就體現了這一思想。

( 三) 《憲法古義》。張謇在刊印了關于英日的相關譯術,并進行公開的銷售。從《憲法古義》的內容來看,此書是由湯壽潛根據有些中外憲法著作所提供的知識編纂的。其表述的憲政思想是以君民和諧的“三代之治”為傳統依據,參照西方近代立憲制度,設想協調君民關系的最為合理、可行的“必改”之道。憑借確立君民間和諧制衡關系的憲法來達成“君民共治”的目的。對于應采用哪一種模式促進晚清憲政,張謇也曾將《憲法古義》等書送給林紹年,表明他非常關注英日兩種憲政模式。他希望國人在了解兩種不同憲政模式中,明確其差別,并選擇適合晚清國情的憲政思想。

二、張謇的憲政活動

在楊度為代表的國會請愿運動失敗后,為了促使清政府早日立憲,張謇給攝政王載灃上書一篇《請速開國會責任內閣以圖補救意見書》,也主張以和平請愿的方式促進立憲運動的發展。1909 年到1910 年的四次國會請愿運動體現了張謇希望用和平方式促成立憲的憲政主張。

( 一) 第一次國會請愿運動。在籌辦咨議局的過程中,張謇等立憲派看到了清政府的表現,深深地意識到: “以樞臣之老耄,疆臣之畏葸不前,但足以亡國而有余,絕不足以喚起沉疴,挽回危局,只臻于立憲一境?!敝挥性缛臻_設國會才能加快立憲的步伐。1909 年 12 月在上海召開會議,并于 30 日晚,通過修正呈稿,改為要求一年召開國會。1910 年 1月 16 日,向都察院遞交由張謇修改定稿的請愿書( 即《各省議員請速開議會折》) .請愿書中明確表明他們的憲政主張,認為開設國會、責任內閣對國家政權穩定都有極大的好處,而且具體從內政、外交、人民對政權的影響三個方面列舉了國會必須速開的理由。然而,朝中軍機大臣極力反對,加之缺乏民眾的參與,1 月 30 日,清政府頒渝稱“憲法必立,議院必開,所慎籌者,緩急先后之序耳?!钡杩凇盎I備既未完全,國民知識程度又為畫一?!本芙^了提前召開國會的要求,第一次請愿失敗了。

( 二) 第二次國會請愿運動。遭到拒絕的立憲派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領導全國的請愿活動。遂成立“國會請愿同志會”,并創立《國民公報》用以宣傳立憲。此次請愿運動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商人階級積極響應號召,根據直隸在請愿運動中請愿者身份統計來看,商民占總人數的26% ,可以看出商人在運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向都察院遞交的 10 份請愿書中,商會代表的就有三份。商會代表從開設國會會給商人帶來的利益上分析,對比了如果無國會則無法制定完美的法律,無法確實保護商業發展中商人的權益。同時聲明,資政院中只有 10 多名額納稅議員,不足以表明其態度,不予承認。其他各界也均將自己的訴求寫入了請愿書。這些請愿書和張謇等人的上書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希望自己的主張能被采納用來挽救國家于危難中。但這一次清政府也堅決拒絕,并訓以“毋得再行瀆清”.

( 三) 第三次國會請愿運動。在對清政府的無限憤懣情緒之下,立憲派決定發動第三次請愿。其中張謇致函浙江咨議局: “國會請愿,兩次無效,群望三請 現資政院開,專達民隱。此次請愿,擬向資政院陳請建議,以期必達?!蓖瑫r提議成立“議長請愿團”到京城請愿。因有意見分歧未成,只有部分省份咨議局的議長、副議長赴京。后來代表團為第三次請愿所作的準備得到了社會各層面的認同,各省征集的請愿書簽名在百萬以上。與前兩次請愿相比,全國 18 省總督、巡撫、將軍共 19 人也聯名要求在“明年”開國會,對此,清政府雖然拒絕,但不能全然不顧各地方官員的要求,加之載濤、毓朗、善耄諸親貴的勸說,在各方壓力之下,宣布立即組織內閣,于宣統五年開國會,比原定的 1916 年提前了 3 年。這是第三次請愿取得的成果,也是政府對人民所做的讓步。以張謇為代表的江浙上層分子,對請愿的結果表示滿意,認為: “和平之辦法能收效如是,已非始愿所及?!钡珖蠖鄶等嗣穸际遣粷M的,由此發動了第四次國會請愿運動。

( 四) 第四次國會請愿運動。由于張謇為代表的溫和派對清政府的決策充滿期待,所以第四次國會請愿運動主要是以奉天和直隸省為主的小規模請愿運動。第四次請愿代表經過天津時,當地學生積極響應,在溫世霖等人組織下倡議全國學生罷課請愿,隨之引起其他地方學生高漲的熱情。1910 年 12月 21 日,奉天代表向資政院呈遞了請愿書,而清政府恐引起動亂,逮捕奉天代表,極力鎮壓。繼奉天而發起請愿運動的是直隸,學生是這次請愿的主導力量。本次請愿組織了全國學界同志會,在同志會會長溫世霖、咨議局議長閻鳳閣和商會總理王竹林帶領下,高舉“立憲救國、速開國會”等標語,呼喊著“誓死請愿”的口號。全國各地學生例如保定、江西、湖北等都站出來反抗,但是一個個都被破壞。至此,以奉天和直隸省為中心的第四次請愿徹底失敗,也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國會請愿運動以失敗告終。

三、張謇對于清末立憲最后的忠告

1911 年 5 月 8 日,清政府眼見危機已過,決定組織責任內閣,由 13 人組成,其中 9 名為滿人,漢人僅占 4 名,而這 9 名滿人中,7 名又是皇族成員。該內閣是不折不扣的“皇族內閣”.同時,在責任內閣成立的次日,清政府就頒布了舉借外債與實行全國鐵路干線國有政策的詔令。張謇隨即起草《咨議局聯合會請飭閣臣宣布借債政策呈都察院代奏稿》,從法理上論述此次舉借外債與國會鐵路干線國有不合法。同時向清廷說明實業與法律的關系。然,皇族內閣對所有建議、勸說、反對都不采取。清朝政府的一系列舉動明顯違背了立憲原則,也極大地損害了人民群眾,尤其是紳商的利益。在政治危機越演激烈的情況下,立憲派希望張謇能勸說清政府回歸立憲正途,清政府也希望借張謇等人的名望平息民眾不滿,穩定社會秩序?;诖?,張謇一行來到北京,展開一場風風火火的勸說活動。

在北京時,張謇受到高規格禮遇,在短短幾天里就分別與攝政王、慶親王以及端方、那桐、載澤、載洵、載濤、徐世昌、盛宣懷等人會面。本著“陳說民隱”的宗旨,就時局危機闡述自己的看法。

與攝政王談話中,張謇就國內外情況作了具體分析: ( 1) 外交方面: 提醒朝廷早日注意未來即將發生的三件大事對中國的影響。一是即將到期的中俄伊犁條約,二是宣統五年到期的英日同盟條約,三是巴拿馬運河即將告成。這三件事對中國政局會產生何種影響,要做好準備。( 2) 內政方面: 注重民生發展,強調救災、治淮和發揮各省咨議局的作用。保護中國農工商各業,尤其是商業的發展與振興。( 3)國際環境方面: 認為能否有良好的國際環境,在于是否有好的中美關系,提出“聯合美國為外交最重要之策”.

與慶親王談話中,也提到了許多問題。一鑒于東北亞局勢變化,特別是日韓合并、日俄的影響,建議朝廷高度重視東三省發展,應照數撥給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二千萬兩經費。二向慶親王痛陳國內現下社會狀況,指明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懇切希望國家能有所舉動。

與載澤、盛宣懷談話中,張謇就保路運動提出自己的意見,認為清政府應承擔四川鐵路工程的虧空,全部收購商股,將一般集資民眾從這個巨大的集資項目中安全剝離,才不會使千萬民眾成為政府的對立面。不幸的是,盛宣懷用他財經專家的思維處理問題,不清楚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系,他的專業與自負,使清政府在關鍵問題上沒有聽從張謇的建議,使鐵路干線國有化成為壓垮清政府的最后一擊。

張謇此行是“盡最后之忠告”,因為清政府的拒諫,愿意盡忠言批評的人已經很少了,進諫也只是多費口舌罷了。

四、結語

雖然以張謇為代表的立憲派,一直致力于推行憲政,渴望用平和的手段使中國走向富強之路,但清政府卻一直以象征性的安撫為策略,并沒有實質的行動。武昌起義的爆發,清政府終于引來了革命。

而革命的勢頭愈演愈烈,張謇又幾度進言,仍希望清政府能早日頒行憲政。但此時的清政府仍然抱住專制的夢想不變,最終導致革命的爆發。張謇的立憲之路也最終破滅。最后他表明: “曾未彌月,而響應已十二三省,人心決去,大事可知。 舍共和無可為和平之結果,趨勢然也?!笨辞辶饲逭母瘮o能,以及上海、杭州、蘇州的相繼光復后,張謇轉變其憲政觀,正視現實,走向共和。1911 年 11 月上旬,他給奉命進攻湖北民軍的袁世凱打電報,勸告袁要順應時勢趕往北京,防止皇室成員逃亡,盡快與南方達成協議,建立共和政體,穩定時局。同時給江蘇督撫鐵良與張人駿寫信,勸他們放棄武裝反抗,“響應革命”.并且與湯壽潛、熊希齡、趙鳳昌等聯合給張家口商會發電報,轉請內蒙古各界人士贊成共和。

電文中表示清帝退位即在眼前,希望蒙漢同胞能共同為共和盡一份力,這可以看作是張謇贊成共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11 月中下旬,張謇當選為由咨議局改組的江蘇臨時議會議長,標志著他參加新政權。

他拒絕接受清廷授以農工商大臣、東南宣慰使的任命,公開叛離大清王朝。同時,張謇最為關心的是把“和平光復”的模式推廣到盡可能廣大的地區。從江蘇全省的“和平光復”到不滿足僅在江浙地區革命,而是非常希望能左右全國局勢的發展,并為此做了許多努力。不過,當時人們的注意力還集中在南北議和的問題上,張謇是南方人,自然更關心南方地區的利益,但也更關心未來中央政府首腦的人選。

他有自己評判人物的標準,在清廷之后的選擇就只限于各省督撫,在督撫之中,最強者就是袁世凱,因此他便把實現共和寄托在袁世凱身上。之后,袁世凱借助全國日益高漲的革命聲勢,逼迫隆裕太后頒布詔令,正式承認清帝退位。隨著南京政府的正式宣告結束,袁世凱的政府成立,但張謇并沒有馬上參加,而是通過三方面的活動協助和鞏固袁政府: 一是積極為袁組織羽黨; 二是積極為袁物色助手; 三是繼續協助消除南方剩余革命武裝。而袁世凱也資助張謇等在以統一黨和民社的基礎上,合并國民協謹會、國民公黨、國民公會、共進會等政治團體,成立了共和黨。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張謇根據自己多年從事實業的經驗,并結合考察日本、歐美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致力于農商的發展,推動中美實業合作,還積極參加籌設中法勸業銀行的活動。但好景不長,袁世凱想要復辟帝制,張謇極力反對與勸說,最終在說服袁世凱沒有效果后,辭去在袁政府擔任的一切職務以示抗議。而后,隨著袁世凱的去世,他那通過中央政權推動民族資本主義全面發展的幻夢也就最后破滅。革命失敗后,張謇等主要依靠調撥大生一、二兩廠的資金,圍繞著紡織工業這個中心,又相應擴充了其他一些實業。而在帝國主義的支持和慫恿下的軍閥混戰,給民族工業帶來巨大沖擊。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只能周旋于相互對立爭戰的各派軍閥之間,雖然如此,他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忘記維護國家尊嚴,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身處哪個社會階段,他的人生態度總體都是積極向上的,值得世人敬仰和敬佩。

縱觀其一生,張謇所做的一切都有進步意義,雖然其早期思想主要是改良主義思想,有其軟弱性的一面,很多方面維護了清政府的利益,但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挽救國家于危難之中。作為中國近代化的先驅人物,愛國主義政治家,他將永載史冊。

參考文獻:

[1]侯宜杰。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政治改革風潮: 清末立憲運動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章開沅。 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M]. 北京: 中華書局,1986.
[3]張學君。 實業之夢---張謇傳[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4]張謇。 張謇全集( 卷一) [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5]張謇。 張謇全集( 第五卷上) [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6]楊立強,沈渭濱,夏林根,管霞起,黃稚松。 張謇存稿[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