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基于科學發展觀的當代高校學生消費問題研析
【第一章】高校學生科學消費觀的構建研究緒論
【第二章】大學生樹立科學消費觀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問題及原因
【第四章】科學發展觀視域下構建大學生科學消費觀的對策
【結論/參考文獻】科學發展觀在高校消費觀建設中的應用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1 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使社會各要素、各組成部分彼此配合,相互協調。相應地需要文明、健康、綠色的消費觀念來指導人們建設節約型社會這個偉大工程,不斷提高消費質量,構建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消費道德,從而加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
消費作為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消費合理、科學必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消費觀念在反映消費者衡量事物的總體態度和基本觀點的同時,也反映了消費者的知識水平、道德狀況及個體品味等。當代大學生是當代青年的優秀群體,大學生群體在消費過程中追求新潮、追求時尚、追求個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當代大學生已成為不折不扣的高消費群體,他們的高消費能力既為商家們所垂涎,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觀念,具有其獨有的特點,在改善消費構成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大學生科學消費觀的培養,對于建設和諧社會有著積極意義。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般而言,消費觀在社會和文化意義上,影響著人、塑造著人。所謂消費道德,通常是指通過輿論的力量,使人們在知曉善惡、是非觀念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消費傳統和習慣,從而指導人們的消費行為。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別于其他社會消費群體,展現出其自身獨特的趨勢和特點。大學生在消費中存在理性的一面,也存在不理性的一面,盲目花錢的行為時有發生。
消費過程既有理智性,也有沖動性,其不良的消費行為凸顯了消費道德層面的偏差。消費道德對人的消費行為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消費觀教育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大學生是我國未來先進思想、精神、文化的創造群體,建立科學健康的消費觀,提高大學生的消費道德素質,不僅對于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和落實、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發展也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消費問題向來是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國外的研究現狀。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由于人們對事物認知程度的差別和所處外在環境的不同而表現出來的消費觀念是大不相同的。這里根據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待物質消費的態度不同,將國外具有代表性的消費觀念概括起來分為如下三種:
一是享樂主義消費觀,以英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孟、尼古拉斯·巴爾本、雅各布·范德林特等為代表。他們認為人就應該追求奢侈的消費,快樂地享受生活。這種消費觀在一定意義上可以促進社會經濟增長,緩解社會危機,但是把享樂作為人生的目的是一種歪曲的價值觀,不利于人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
二是理性主義消費觀,以美國學者梅薩羅維克為代表。他提出了有機增長理論,注重多樣性、差異性和質量的增長。這種消費觀倡導人們建立新型的消費觀,在消費中要有節制,不濫用現有物質資源,不能只考慮自身的利益、眼前的利益,也要兼顧子孫后代的利益、長遠的利益。
三是從眾主義消費觀,以社會的大多數消費主體為代表。由于人們的消費受到周邊環境特別是大眾傳媒的影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從眾心理;再加上一些人由于自身知識經驗不足,自制能力又差,在許多場合會表現出從眾行為。
然而,無論是從眾心理還是從眾行為,都不同程度地帶有盲目性,其典型表現是“隨大流”.
總之,國外關于消費觀的研究,主要在于價值觀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美國學者Beatty和Kahle探討了以Rokeach理論為基礎的價值觀量表(list of value,LOV)在研究消費者行為上的適用性;美國營銷學家 Sheth 等從消費價值觀出發建立理論來解釋消費者如何進行消費決策;美國學者 Gutman 探討產品屬性、消費結果與個人價值觀之間關聯的本質。①眾所周知,美國社會的寬容和富裕給了青年更多追求物質享受的機會。據《華盛頓郵報》統計,50%的美國大學生有 4 張甚至更多的信用卡,超過 3/4 的美國大學生為償還信用卡發愁,而美國大學生信用卡平均欠債達 3000 美元。但美國青年在某些方面表現得又很儉樸。譬如他們對穿戴就不是很講究,牛仔褲、T 恤衫、運動鞋是他們的主要選擇,即便是穿著正裝,也不大會選擇高檔名牌。由英國金融管理局和布里斯托爾大學聯合進行的調查發現,過去 5 年中,20-39 歲的英國人中有 25%的人遇到各種經濟困難,有 24%的年輕人信用卡透支。
其次,我們來把握國內的研究現狀。早在我國古代就非常重視對消費問題的研究,涌現出了很多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的“等級消費觀”、老子的“無為消費觀”、墨子的“公平消費觀”、荀子的“適度消費觀”、范仲淹的“奢靡消費觀”、韓非的“節儉消費觀”等。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又產生了可持續消費觀以及新吝嗇主義消費觀等。
國內關于消費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學角度、心理學角度、中西方消費觀的比較、合理消費觀的探討、消費觀的演變以及特定人群消費觀的現狀等幾個方面。有學者將微觀消費與宏觀消費問題研究相結合,通過消費者的消費、儲蓄、投資、信貸、勞動供給等決策,來分析總需求、產業結構演變、產業發展、消費方式變化等宏觀經濟現象,引導讀者理論聯系實際,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分析現實問題。②有學者從消費者個體與消費心理、消費者群體與消費者心理的影響因素、營銷策略與消費心理等角度出發,結合當代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和典型案例,對消費者心理活動的認識過程、消費者心理活動的情感過程、消費者心理活動的意志過程等內容進行了研究。
有學者分析了中外歷史上不同消費觀的思想淵源,認為節儉消費觀、奢靡消費觀各有利弊,而適度消費觀則代表一種全新消費倫理和價值觀念。還有學者提出生態消費觀、綠色消費觀、可持續消費觀和科學消費觀等。綜觀國內外對消費觀的研究,可以說在這一領域確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從已有的成果中我們也發現,目前有關消費觀的研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局限。從研究視角來看,對消費觀的研究主要是在經濟學、營銷學、心理學等領域;從研究對象上看,當前對消費觀的考察多集中于社會的特殊群體。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當代大學生為主體,探討科學發展觀視域下的消費問題。其實,馬克思在其著作中對消費問題作了許多豐富而深刻的論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消費及與消費相關問題的根本看法或總的觀點,蘊含了消費與生產、分配、交換的辯證關系,消費與人的發展的辯證關系,消費與自然環境的辯證關系等思想;還蘊含了異化消費觀、消費公平和消費正義,以及人的全面發展與解放等思想。這些思想對于本論文的寫作有著重要的指導與啟迪作用。①在此基礎上,本文深層挖掘了科學消費觀的價值。針對我國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科學發展觀視域下構建健康和諧的大學生消費觀的應對之策;與西方的消費模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相反,中國 30 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高儲蓄低消費、擴大投資和出口來拉動的,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否可持續?如何刺激消費需求帶動經濟增長?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在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中消費扮演何種角色?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消費有何特點?上述這些問題是我們當前研究消費問題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消費,并最終形成理性、科學、健康的消費觀,有利于培養新型人才、提升我們國家的競爭力。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首先,文獻研究法。筆者查閱了多種中外著作、期刊、報紙,瀏覽了若干有關網站。通過這種方式,搜集了大量資料,同時對這些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和加工工作,并進一步分析各種資料之間的內在聯系,由個別到一般,找出消費觀領域內具有普遍規律性的東西。
其次,圖表研究法。本文將部分大學生有關消費的信息、資料、數據等以圖表的形式列出來,并進行對比分析。采用這種方法,具有一目了然、思路清晰的特點。
最后,案例研究法。本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背景,以當代大學生為例,分析了目前我國大學生消費觀的現狀、特點等,著重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