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政法論文 > > 明代戶籍制度中關于人口流動的法律規定
明代戶籍制度中關于人口流動的法律規定
>2024-03-01 09:00:00



明代處于社會流動加劇的轉型時期,專制主義皇權發展到頂峰的統治者嚴禁人口自由流動,相關的戶籍法律規定系統而又繁瑣。但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明政府又不得不放松對戶口遷徙的一些限制,致使農民與土地的人身依附關系慢慢松弛,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系統、豐富而又獨特的戶口遷徙法律制度,在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明代戶籍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根據甲骨文和各種典籍的記載,我國商代已有了對人口的計算和統計較為具體的規定①,西周時期初步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戶籍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和社會形勢的變化,歷代統治者也在不斷地完善戶籍管理。元末清初,由于長期戰亂,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經濟凋敝。為了盡快地穩定社會政治秩序、恢復農業生產和發展,使“田野辟,戶口增”,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戶口版籍應用典故文字,已令總兵官收拾。其或迷失散在軍民之間,許令官司送納?!保ā痘拭髟t令》卷一)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又下詔:“凡軍、民、醫、匠、陰陽諸色人戶,許以原報抄籍為定,不得妄行變亂。違者治罪,仍從原籍?!雹诩蠢^續沿用元代“諸色戶計”的戶口分類管理方法,按職業的不同,將戶籍劃分為民籍、軍籍、匠籍、灶籍等?!爸T色戶計”的本質其實就是“全民服役”,每種戶籍必須承擔不同的賦役,有利于國家強化社會控制,保證國家專類役戶的穩定來源和合法的役使。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命令進行戶口的登記工作,“核民數,給以戶貼”,在全國全面推行戶帖制度?!疤婕煜聭艨?,置戶帖、戶籍,具書名、歲、居地。籍上戶部,帖給之民?!雹壅怯浽靸?,一冊兩份。戶籍保存在官府,類似于現今的戶籍檔案;而戶帖則交還百姓,類似于現今的戶口簿。統治者藉此掌握詳盡的戶籍資料,作為征調賦役的重要依據。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統治者“詔天下府、州、縣編賦役黃冊”④,推行戶籍黃冊制度。由各戶真實詳細填寫人丁和田產狀況,經里、縣、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層層造冊,最后報送戶部。因為冊子以黃紙作為封面,所以被稱為“黃冊”.明朝統治者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戶籍的管控,還在刑律中明確規定:

“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戶隱瞞作弊,及將原報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行過割,一概影射減除余糧者,一體處死。隱瞞人戶,家長處死,人口遷發化外?!雹輵{借刑罰巨大的威懾力,戶籍黃冊制度得以有效地推行。

但在明朝中期以后,“承平日久,弊偽漸滋,中間埋沒、詭寄、不明、違例等項,一次多于一次,十年甚于十年,牛毛繭絲不足以喻其繁,條分縷析不足以語其勞?!雹奕站帽咨?,戶籍黃冊制度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為了保障國家穩定的稅收,明政府于萬歷九年(1582年)推廣“一條鞭法”,即“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征銀,官為分解,雇役應付?!雹咭粭l鞭法簡化了稅制,將以往按戶丁征調田賦徭役的方式,改為按田地征收,減弱了對農民的人身控制,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明代中葉以后,隨著“一條鞭法”的順利實施,商品經濟逐漸興起,職業戶籍制度慢慢松懈,明代的流動性顯著增強。

明代戶籍制度中關于人口流動的法律規定

中國封建王朝建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上,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決定著國家的興衰存亡。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作為“立國之本”,重農抑商,采取政治、經濟、法律等各種手段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雹嗵幱谥袊饨ㄉ鐣砥?,明代政府借鑒前朝統治的經驗和教訓,尚農重遷,不遺余力地鼓勵和組織農業生產,嚴格控制人口自由遷徙,強化國民對國家的依附關系。立朝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數次下詔,“宜令天下四民各守其業,不許游食”⑨,又禁止民眾自由遷徙,并不斷增訂相關的政策和法律規定,強化對自由遷徙的限制要求。具體而言,明代關于人口流動的法律規定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推行富民恤民政策,以期消除流民問題產生的社會根源。流民,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個歷史現象。明初,由于戰亂,“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歸鄉里”⑩。災荒和繁賦重役也是促使明代流民問題日益嚴重的重要誘因。明代的自然災害十分頻繁。根據歷史記載,“明代共歷二百七十六年,而災害之煩,則竟達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誠曠古未有之記錄也?!?受災地人煙稀少,百姓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嚴重地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經濟發展遲緩、國力下降。更有甚者,流民積聚為亂,愈演愈烈,成為威脅國家統治的重要力量,造成巨大的社會動蕩。

朱元璋深諳其道,曾言:“保國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則親,民貧則離。民之貧富,國家休戚系焉?!?為防患于未然,他采取一系列輕徭薄賦、重農富農的經濟政策,以期緩解社會矛盾,減少流民現象的發生。為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明政府還大興水利,重視儲糧備荒、積極救荒,建立了詳細的災害防治和賑濟制度,并針對賑災官員腐敗制定了嚴厲的懲治方法。為了保證賑災及時高效,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發布詔令:“若歲荒民饑必候奏請,道途往返遠者,動經數月,則民之饑死者多矣,爾戶部即諭天下有司,自今凡遇歲饑,則先發倉廩以貸民,然后奏聞,著為令?!蓖ㄟ^具體的法律條文,賦予地方官吏先賑后奏的權力,提高了救災效率,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第二,推行嚴格的黃冊里甲制度,加強對人戶遷徙的管理和控制。明代通過戶籍制度,進一步強化對民眾的人身控制,禁止農民隨意遷徙?!稗r業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互知焉。甲下或有他郡流徙者,即時送縣官,給行糧,押赴原籍州縣復業?!?離鄉外出務工或經商,必須隨身攜帶官府出具的“路引” .否則,“重則殺身,輕則黥竄化外” .在刑罰的威懾下,百姓對脫業遠游慎之又慎?!胺裁襦徖?,互相知丁,互知務業,俱在里甲?!?不務正業、游手好閑的游民要受到嚴厲的處罰,坐視不理的相鄰也要被“遷發充軍” .為了進一步阻遏民眾遷徙,明朝統治者還建立了鄰里監督機制,“使就約束,如鳥之在籠,獸之在押,雖欲放逸,有不可得” .

第三,推行保甲制度,對百姓實行層層管制。隨著一條鞭法的實施,明中期以后對民戶的人身束縛逐漸松懈,百姓脫離里甲體制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為維護社會治安,明朝實行了嚴密的保甲法?!昂胫纬?,兵部臣條上方略,于是嚴保甲之法。家給由牌,懸之門,具書籍貫丁口名數;有異言服者,即自糾發,不告奸同罪?!?若干家被編作一甲,甲設甲長;若干甲被編作一保,保設保長。各戶聯合作保,互相擔保。以聯保連坐法,加強了官府對民眾的監督與控制。明嘉靖以后,系統完備的保甲法得到廣泛的推廣與運用。較之以往的里甲制,保甲制更側重于維護社會治安的功能,放松了農民離鄉外出的限制。

第四,推行嚴刑峻法和懷柔政策,逼迫和誘使流民返回原籍。一方面,明代統治者企圖使用嚴刑峻法打擊、遏制民戶遷徙流動,“若有負固執迷者,罪在不原?!?另一方面,統治者通過減免賦稅雜役、獎勵墾荒、資助糧銀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誘使流民返回故土,恢復農業生產。如根據歷史記載,“凡逃戶,明初督令還本籍復業,賜復一年……歸本者,勞徠安籍,給牛、種、口糧。又從河南、山西巡撫于謙言,免流民復業者稅” .為了使地方官吏切實有效地執行招民復業政策,明政府還專門將招徠流民的效果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重要標準。如明確規定:“其守令正官招誘,戶口有增,開田有成,從巡歷御史、按察司申舉;若田不加辟,民不加多,則核其罪?!?/p>

第五,推行附籍復業政策,維護社會的穩定。當流民問題無法控制、逼迫返回原籍無法實現時,明政府退而求其次,順應時勢實行附籍復業政策。即允許流動人口在居住地落戶,并承擔相應的賦稅徭役?!案魈幪右迫藨粝ゅ镀渥?,許于所在官司附籍,納糧當差” .附籍復業政策在明代宣德后期開始實行,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正統年間上升為處理流民問題的重要制度。附籍政策打破了嚴禁擅自遷徙、流亡的禁錮,通過就地入籍的方式,確認了人口流動的合法性,免除了流民“非法”存在的尷尬處境。這種順應社會現實的靈活做法,既有利于政府對流民的管理和控制,也有利于經濟的復蘇和社會的穩定。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明代人口的自由流動。明代中期以后較長時間的社會穩定與繁榮,與附籍政策的實施息息相關。

第六,推行有計劃的移民墾荒政策,化解尖銳的人地矛盾。有明一代,人口急劇增長。明神宗時期(1592年),人口數量突破了2億。在人口與日俱增的壓力下,人均耕地面積驟減,土地嚴重短缺。為解決突出的人地矛盾問題,“明初嘗徙蘇、松、嘉、湖、杭之無田者四千余家,往耕臨濠,給牛、種、車、糧,以資遷之,三年不征其稅?!?明朝統治者統籌規劃,將人口稠密、土地貧瘠地區的相對過剩人口,有計劃地大規模遷往土地肥沃、地廣人稀的地區。為了鼓勵農民開荒,明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補償、資助和獎勵政策,如“永不起科”、“墾荒即為永業”等。這種獎勵耕墾制度,調動了農民的墾荒的積極性,緩解了社會矛盾,也為后代移民及發展經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此外,明代中葉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客戶”.“客戶多事賈,衒佃棄地,其久以至長子孫,易數世而不勤于官,其視土著者頗自得然?!?他們在本地居住,但從事商業或手工業,且游離于國家黃冊戶籍之外,是明代嚴格戶籍制度下的漏網之魚?!翱蛻簟钡拇嬖?,說明明代中后期對民眾自由流動的限制已有所放松。

明代戶籍法律制度與人口流動的相互作用

明代中葉以后,商品經濟空前活躍,成為繼西漢、宋代之后的第三個發展高峰。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的商業化和城市經濟的繁榮 ,使得人口空間流動和職業變換不可避免地頻繁發生。盡管明政府屢次調整戶籍制度,但對人口流動依然嚴格控制??傮w上看,明代戶籍制度與人口流動的相互影響和作用表現在:

首先,明代戶籍法律制度,滿足了封建國家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統治者控制基層社會和民眾的有力工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吏治腐敗和土地兼并的加速,民眾脫籍流徙有增無減,流民現象屢禁不止,流民問題成為明代中后期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明統治者始終不能完全化解流民問題帶來的困擾。

其次,從戶貼制度、黃冊里甲制度、一條鞭法,到保甲制度,明代戶籍法律制度的內容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但對民眾的束縛呈逐漸放松的趨勢,如出現了“附籍”、“客戶”等特殊的群體,農民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的人身自由,社會流動日趨頻繁,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人口流動為手工業和工商業提供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反過來又促進了商品經濟更進一步的發展。

再次,明代的戶籍規定遏制了人口的流動,限制了明代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雖然商業發達的江南一帶,在明中后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猛烈地沖擊了社會秩序和傳統的戶籍制度。但由于封建自然經濟的抵制和封建統治者的排斥,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速度極為緩慢,始終難以沖破封建生產關系的藩籬。

明代處于社會流動性顯著增強的轉型時期,但統治者始終將戶籍法律制度作為禁錮民眾自由遷徙流動的重要手段,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不前,甚至造成社會動蕩和倒退。反觀當今我國現有的戶籍制度,與各種政治經濟利益緊密相連,阻礙人口自由流動和遷徙的功能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其弊端日益顯露,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阻力之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促進人口合理流動勢在必行。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