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黨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形成研究
【第一章】科學發展觀歸入黨的指導思想的歷程探究緒論
【第二章】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3.1】初步實踐遇到的問題及其舉措
【3.2】初步實踐的主要進展
【4.1 4.2】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新問題及其舉措
【4.3】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要進展
【第五章】科學發展觀正式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第六章】科學發展觀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程的幾點啟示
【結語/參考文獻】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過程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國改革開放也進入了關鍵時期,特別是 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空前加大。與此同時,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也遇到了諸如“三農”問題、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地區差距老大、生態惡化、可持續發展難度加大等問題。綜合當前的世情、國情和黨情來看,可謂是內外交困。胡錦濤同志在 2003 年以防治“非典”工作為契機,適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
從根本上說,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使命就是為了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諸多困難的。由此便引發了,科學發展觀在貫徹落實中所遇到的層出不窮的主客觀難題。好在中共中央,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推出最合適的舉措。由此帶領全黨乃至全國人民相繼取得了科學發展觀初步貫徹實施和深入貫徹實施的偉大勝利。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我國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城鄉居民的純收入得到切實提高,中西部地區經濟加速發展,一系列社會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當然,科學發展觀也在實踐的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并逐步得到了全體國民的認可。由此,在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順利的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從提出到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發展歷程,帶給了我們不少啟示。筆者僅僅從理論解決中國的根本性問題、思想本身發展成熟、新思想逐漸被人民接受、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科學理論自身的邏輯力量等五個層面來分析一個理論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所應具備的條件。以此,來引發更多學者來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整體研究,特別是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
作為繼往開來的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該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必將會被應用到指導中國的具體實踐中去。筆者通過對新世紀以來黨的指導思想的發展規律問題研究得出:“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將來也極有可能會沿著科學發展觀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軌跡成為新的指導思想。
參考文獻
[1] 石仲泉??茖W發展觀何以提升為黨的指導思想[J].湘潮,2012(12):4-5.
[2] 鄒謹,齊德全。簡論胡錦濤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貢獻[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3):10-12.
[3] 陳占安??茖W發展觀與黨的指導思想[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12):20-25.
[4] 晁仙菊??茖W發展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貢獻研究[J].大理學院,2014 年 6 月碩士畢業論文:18-19.
[5] 韓彪??茖W發展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J].吉林大學,2009 年碩士畢業論文:19-24.
[6] 喬舒亞·庫珀·雷默:北京共識[J],英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2004.
[7] 淺談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EB/OL],鳳凰網論壇,2012-11-212014-10-08.
[8] 萊斯特·R·布朗: B 模式:拯救地球 延續文明[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9]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0] 譚淼:嚴而不厲的人身保全措施 一個比較法的視角[J],比較法研究, 2008(2):103-109.
[11] 肖金發:可持續發展觀的內涵及其立法實踐[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4):25-26.
[12] 改革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要靠深化改革解決[EB/OL],中國改革,2012-08-092014-10-08.
[13] 吳國平:從“拉美病”或“拉美化”談起--拉美人均 GDP 達到千美元后究竟出了什么問題[J],領導之友,2005(1):36-37.
[14] 王彥田。胡錦濤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保持良好精神狀態[N].人民日報,1999-3-10.
[15] 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387-405.
[16] 發展新途[EB/OL],中國網,2011-07-012014-10-08.
[17] 胡錦濤: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483.
[18] 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中央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465.
[19] 姜華宣等: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紀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20]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21.
[21]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22.
[22] 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465-466.
[23] 鄧小平文選: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4] 鄧小平文選: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 張瑞。論共產黨社會建設思想的發展歷程[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4):95.
[26] 楊曉梅。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研究[J].蘭州大學博士論文,2011-04-01:18-21.
[27] 湯夢玲。中國“三個差距”(貧富、城鄉和區域)的現狀及對策[J].經濟研究參考,2011(71):3-4.
[28] 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 號。
[29] 曾慶紅:在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559.
[30] 曾慶紅:在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564.
[31] 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 J//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84.
[32]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J//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648-650.
[33] 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分析檢查報告 [N]. 南方日報,2009-01-09.
[34] 許經勇,黃愛東。解讀“五個統籌”的科學發展觀[J].中共福建省為黨校學報,2005(2):22-25.
[35]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在京舉行 胡錦濤作重要講話[EB/OL].人民網,2006-10-12.
[36]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有哪些內容[EB/OL].中國網,2006-03-03.
[37] 中共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全文)[ EB/OL].資興統計局,2006-10-12.
[38] 十六大以來我國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紀實[EB/OL].九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2-07.
[39] 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全文)[ EB/OL].新華網,2006-10-11.
[40]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EB/OL]. 新華網,2006-10-18.
[41] 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全文)[ EB/OL].新華網,2006-10-11.
[42]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EB/OL]. 新華網, 2006-10-18 .
[43] 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上的工作報告[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1025.
[44]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10.
[45] 中國共產黨章程(全文)[EB/OL].中國網,2007-10-25.
[46] 同 42.
[47]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44-45.
[48]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48-455.
[49] 陳菊香。強化內外合力機制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0(2):7.
[50] 新華社。中共中央加強改進新形勢下黨建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R].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9-9-27.
[51] 亓利,安宇。推動科學發展必須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J].奮斗,2010(4):36-37.
[52] 關 于 在 全 黨 開 展 深 入 學 習 實 踐 科 學 發 展 觀 活 動 的 意 見 [EB/OL]. 中 國 網 ,2008-10-16.
[53] 同 49.
[54] 為什么說當前的社會矛盾本質是新舊發展觀和新舊政績觀的矛盾[J],領導決策信息,2004(24):18.
[55] 張勤。政績觀的扭轉與績效評估的推進[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6):15.
[56] 胡錦濤: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730-731.
[57] 胡錦濤: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J]//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730-731
[58] 張繼承:“五個統籌”的理論背景--理論界關于社會公正的思考和建議[J],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2004(1):8-12.
[59] 楊歡,吳殿延: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階段性及其策略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6):75-85.
[60] 鐘榮丙。五個統籌:新時期系統辯證發展觀的詮釋[J].系統科學學報,2006(3):57.
[61] 朱傳耿,仇方道,孟召宜?!拔鍌€統籌”:理論透視與先發經驗[J].現代經濟探討,2005(10):24-25.
[6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胡錦濤溫家寶作重要講話[J].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7-12-05.
[63] 胡錦濤。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J].十六大以來的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551.
[64] 李長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J],求是,2008(22):3.
[65] 廣東省委常委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EB/OL],南方日報,2008-12-242014-10-08.
[66] 山東省政府黨組召開學習實踐活動座談會 姜大明出席[EB/OL],大眾日報,2008-12-242014-10-08.
[67] 河南省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學習調研階段綜述[EB/OL],河南日報,2008-12-242014-10-08.
[68] 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意見[J]//: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556.
[69] 胡錦濤: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EB/OL].新華網,2010-04-06.
[70]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問答[J],黨的建設,2009(11)。
[71] 李錫炎。從領導文化上全面提升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J].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2011(1):43-45.
[72] 顧杰。論領導科學發展能力[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1):80-81.
[73] 李偉。黨政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研究[J].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學位論文,2010:71-74.
[74] 李景田:運用好學習實踐活動經驗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EB/OL],人民網,2010-05-072014-10-08.
[75] 朱丹: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科學發展體制機制[J],中共黨史研究,2012(10):74.
[76]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問答[J],黨的建設,2009(11)。
[77] 同 73.
[78]胡武平:創新領導干部考核監督機制[EB/OL],道客巴巴,2011-10-312014-10-08.
[79] 中共山東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健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考核監督體系的意見(試行)[J].中共山東省委文件魯發〔2007〕21 號,2007-12-15.
[80] 田松柏,胡藝華??茖W發展觀是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的關鍵[J].創新,2008(2):31-33.
[81] 韓曉莉。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探索與改革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21-25.
[82] 劉響來。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6(6):49-51.
[83] 宋健??茖W發展觀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進程的研究綜述[J].中共銅仁市委黨校學報,2014(3):48.
[84] 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 [EB/OL]. 南方網, 2006-10-11 ,
[85] 胡錦濤:十八大報告(全文)[EB/OL],新華網,2012-11-192014-10-08.
[86] 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四論進一步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EB/OL],光明網, 2014-10-212014-10-8.
[87] 王通通: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 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EB/OL],審計資訊,2012-11-142014-10-08.
[88] 陳永勝: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解讀 [EB/OL] ,中華勵志網,2013-12-022014-10-08.
[89] 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全文[EB/OL],新華視點,2014-10-242014-10-24.
[90]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252.
[91]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年版:477.
[92] 楊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段性特征研究[J],黑龍江大學,2010 年碩士畢業論文:1.
[93]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337.
[94]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156.
[95] 毛慧彬:試論“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命題的理論價值[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8(1):5-6.
[96] 陳答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啟示[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61-62.
[97]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252.
[98] 鄧小平文選(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 2 版:250.
[99]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137.
[100] 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373.
[101]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年版:343.
[102]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年版:344.
[103]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年版:350.
[104] 科學發展觀思想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30.
致謝
在這里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李勇華老師,這篇文章從開題,到中期考核,再到預答辯,以及最后的正式答辯都離不開李老師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作為一個論文寫作功底不是很好的學生,之所以能夠比較順利的實現畢業論文的創作,絕對是老師的功勞。當然,老師的勤奮、細心、耐心等優良品質也在潛移默化中熏陶著我,使我在一定層度上實現了向學者的轉變。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李老師對我的影響也會受用終生。
其次,我要感謝我們學院的諸位老師在讀研期間對我的教育和幫助。他們不僅在教學上,極端負責的傳業授道解惑,還在生活中給予我人生經驗的啟迪。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的老師,在糾正“三觀”、作就業工作指導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命運對我們最好的眷顧。在此,學生真心感謝諸位老師的傾心相助。
第三,我要感謝的是自己的同學。研究生期間的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才子佳人,大家有緣千里來相會,將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追憶?;蛟S,我們曾經有過矛盾、有過競爭、有過嫉妒,但是跌宕起跌的生活才是最具風采的生活,或許多年以后,我們都會笑談這段充滿孩子氣的爭端歲月。分手在即,不知將來大家都會身處何方何地,只能在此深深的祝福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將來。
最后,我要感謝的是自己研究生期間的朋友。沒有朋友的人生是乏味的,更是黑暗的。說實話,三年里不少孤單而又寂寞的時光都是我的朋友陪我一路走過的。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堅強、樂觀、團結、向上等精神品質。還有就是諸多的南方朋友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南北人的性格差異,進一步是實現了調節自我、發展自我,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進一步升華。為此,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也難埋心中,便在此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滿腔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