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城市發展進入到一個面臨機遇和挑戰的新時期。 有些城市雖然打出了建設宜居城市、生態城市、森林城市的口號,但是口號容易建設難,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依然嚴峻。
1 我國當代城市的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過快,超出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
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顯示,一套住房的正常價格應該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 2-3 倍。 但是,我國房地產價格與居民年收入的比例遠遠超過了規定。 就拿我所在的縣級市的房價來說,十幾年前的房價是一千塊左右一平,而現在需要它的五六倍。 房價的漲幅是原來的五倍, 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遠沒有這么大。 “建房熱與炒房熱”的出現不利于城市的和諧發展。
1.2 過分追求城市的規模,投資與拆遷過大
一些城市的發展存在超需求傾向。 不少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超過了自己的承擔能力,拆遷范圍的擴大使得“釘子戶”,拆遷糾紛率也不斷上升, 各地方因為拆遷引發的慘案屢見不鮮。
同時,愈演愈烈的拆遷對文物古跡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的。
針對我國城市建設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城市建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做到“以人為本”,促進城市建設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難題,我覺得我們要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要旨。
2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領現代城市發展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城市問題和矛盾日益顯現,成為我國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新課題。
科學發展觀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應運而生。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我國現代城市建設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領城市建設。 為此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2.1 完善房地產的管理與運行機制 , 發揮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作用
科學發展觀將極大地促進良好的房地產市場運作機制的形成與完善。 “限購令”、“公租房”等一系列房地產政策的出臺對于促進城市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此外, 通過價格稅收體系的調整也有望使得一部分房價得到抑制,房價的增長速度減緩減慢。 力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結合,實現當代人和后代人發展的有機統一。
2.2 堅持以人為本的和諧發展理念 , 避免城市建設拆遷中的粗暴行為,保護文物古跡
要重新定位好新一層次的開發理念,重視城市建設的穩定性及其可持續發展,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城市開發工作。 在敏感的拆遷問題上,要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想法、感受,不要暴力拆遷,避免引發沖突,產生惡性事件。 在城市的開發過程中還應格外注重文物古跡的保護,將古城、舊城的原始特色和風貌留存下來,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意蘊,堅持地域文化是城市開發前提的理念,通過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地方的知名度,最終實現促進文化、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加強城市建設和穩定經濟發展方面,要充分運用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促進城市建設和人們生活的和諧化。
2.3 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進行可持續發展 ,強調城市建設目標的社會性和長期性
社會性主要是強調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保持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創造一個適宜人們生活的良好城市環境。 所以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僅要保持經濟的較快增長,更要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以逐步建立起全面平等的社會保障體系。 特別強調的是,要高度重視進城務工人員在養老、醫療等生活方面的需要,使他們享有同等權益,享受社會的公平待遇。
長期性則是指可持續發展是城市發展的根本目標和要求。
各種各樣的社會要素聚集在城市中,不僅創造了各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讓人們享受了城市文明帶來的便利和舒適,而且也積攢了各種各樣的矛盾。 比如出現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 因此要充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改善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
3 結語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自然資源、經濟以及社會的協調統一。 在城市資源方面,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節約利用土地并合理利用水、能源等各種資源。 同時要注重保護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減少白色垃圾、次生災害等給城市帶來的破壞和污染。 在城市經濟方面,它要求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加快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還要保證經濟增長的質量。 在城市社會方面,它要求要為人們構建一個安全舒適的社會環境、 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機會,以及充分的健康保證, 讓所有公民都有改善其生活質量的機會,使得人民生活品質和社會精神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任致遠。關于宜居城市的拙見[J].城市發展研究,2006(4):33-36.
[2]高靜,姚 宜厚。以科學發展觀 為指導 推動城市建設發展[EB/OL].
[3]盛廣耀??茖W發展:中國特色城鎮化的基本要求[J].2010(1)
[4]李萌 ,張佑林??茖W發展觀與我國城市建設中的困境化解[J].當代經濟,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