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部在《關于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完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高校要引導廣大學生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念?!盵1]中國夢是一個整體的思想體系和完整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產物,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夢的過程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要深刻體現中國夢的內容,把中國夢的內容貫穿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教育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夢,從而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國夢的引領下,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特點有了新的內涵,如何深化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新時期的重要課題。
一、中國夢對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
中國夢引領當代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中國夢具有強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為高校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理論支撐。中國夢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歷史,時代在發展,理論也需適時創新,中國夢的引領有利于高校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和方向,挖掘新思想、新理論,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中國夢”融入當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的重要創新,是擺脫當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困境的有效方法,中國夢的內涵、淵源歷史、道路和任務等都完善了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 中國夢具有強大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指導意義。以夢育人的方式,指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方向,推動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中國夢教育擺脫了傳統的以理論灌輸教育為主的教育方法,采用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教育載體調動當代大學生的筑夢熱情。綜上所述,中國夢引領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有了新的理論和實踐的指導,在理論方面使大學生了解“什么是中國夢”,在實踐教育中讓大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夢”.
中國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由于市場經濟和科技文化的沖擊,西方思潮各種政治、思想、文化和價值觀與我國日益增強的民族文化浪潮相互激蕩,國際人權與主權的問題越來越敏感,社會主義國家反對“西化”、“分化”,反對“和平演變”的斗爭日益加深,馬克思主義信仰受到挑戰,多元文化間的相互沖突,使一些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不好的結果。而中國夢在應對這些挑戰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夢把國家的利益與集體和個人的利益有機結合起來,中國夢是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我們每個人的夢想是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的,要完成中國夢就需要每一個大學生都要行動起來,從而促使當代大學生將個人發展與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緊密結合,腳踏實地,全面發展,同祖國共奮進,它為廣大青年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指明了成長成才的正確方向。
二、中國夢引領下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特點
民族性。民族性是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也是中國夢的鮮明特點。首先,中國夢具有廣泛的民族共識,深深地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要時刻銘記關于民族屈辱、戰爭、崛起的歷史。其次,中國夢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懷,中華民族不畏艱險、不堪壓迫、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一種民族情懷; 為人民的平等、自尊、自由發展等提供保障是人民的情懷;“熱愛祖國、富于革命傳統,貫穿于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已經成為我們的民族性格?!盵2]歷史上為了解放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人民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奮斗和抵抗,通過浴血奮戰,在總結了失敗和勝利的經驗基礎上,找到了引領人民走向光明的正確道路。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要深刻體現這種民族性。
時代性。中國夢是歷史夢,更是時代夢,中國夢反映了中國時代的進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時代內涵,“新時期愛國主義的時代內涵首先體現在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上?!盵3]我國是靠制度來維護和促進國家發展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很大的優越性,高校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要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熱愛和擁護自己的國家制度,把愛國熱情和社會主義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其次體現在維護祖國統一方面,民族的發展要通過國家來實現,國家的利益高于集體和個人的利益,維護好國家利益才能最終實現集體和個人利益,因此,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必須體現和維護祖國統一的意識。最后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當今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時代主題就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大學生要認真學習黨史和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操。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就是對時代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的認識,以及由此認識而確立的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還要開拓創新愛國主義時代精神。高校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對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進行適應時代的開拓和創新。
實踐性。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實踐,高校愛國主義教育也是一個踐行的過程,需要在實踐中深化,需要在行動中表現。中國夢是歷史的實踐,中國夢并非當前從零開始,它傳承了歷代仁人志士的強國夢,如岳飛的還我河山的“精忠報國夢”,林則徐的“禁煙夢”,光緒帝的“戊戌變法夢”,李鴻章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夢”等,都是歷史的實踐,這些同屬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實踐。中國夢是現實的實踐,當今中國夢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勇于參加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實踐活動,增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愛國主義素養,中國夢和愛國主義教育共同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之中。中國夢也是未來的實踐,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個過程,未來,大學生仍然需要堅持努力學習和奮斗,更好、更快地實現中國夢。
開放性。經濟全球化使全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質的變化,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愛國主義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些方面的影響。中國夢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優秀思想文化,具有開放的思想觀念。其一,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開放,中國夢蘊含了傳統文化中的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在中華民族深厚歷史的基礎上產生的。其二,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放,中國夢是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生成的,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其三,是對國外各種優秀思想文化的開放,中國夢吸收了國外先進的文化,借鑒了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兼容并包的態度,不斷地加強交流與學習,努力學習世界各個民族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