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愛國”與“愛國主義”兩個概念的關系不是一個大問題,現在鄭重其事地提出來,并加以學理辨析,似乎是小題大做。但它畢竟是一個問題,是可以進行學術探討的,而且這一探討對于推進愛國主義學術研究,深化愛國主義說理教育,具有不小的意義。
一、概念辨析的必要性
“愛國”與“愛國主義”是兩個常用的概念,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理論上,它們出現的頻率都很高。從概念使用的情況看,它們通常是同時使用、交叉使用,甚至混同使用。也就是說,人們通常對二者不做嚴格區分。綜觀學界發表的關于愛國主義的許多教材、著作和論文,基本上都沒有對這兩個概念做全面的理論辨析,而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地甚至隨意地加以轉換。因此,我們至今仍對這兩個概念的關系感到不很清晰。也有學生問:愛國和愛國主義是一回事嗎?我們覺得不好回答。
那么,將這兩個概念混同或等同使用是否合理呢?對此不能籠統回答,而應區分不同場合和語境。
從日常生活領域及其語境來說,“愛國”與“愛國主義”沒有多大區別,也沒有必要做出嚴格的界分和限定。日常語言具有模糊性,這當然是一個缺點,也有可能給人們的日常交流帶來麻煩,但總的來說,并不是什么大問題。日常生活語言的精確性要求較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于用模糊性理解來應對模糊性用語,并有較好的語義掌握。這樣可以使人們節省很大的精力,便于交往的進行。沒有必要讓大家隨時都使用精確語言特別是學術語言。因為人們的日常交流具有即時性,語言的使用只要滿足當下需要就好,而不具有知識積累的意義。因此,如果在日常交往中都用學術用語并講究概念辨析,那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從宣傳需要和宣傳語境來說,對“愛國”與“愛國主義”做出概念區分并進行辨析,意義也不大。宣傳工作當然對語言運用頗為講究,特別是宣傳性文章的寫作必須高度準確,否則會造成不良影響。但宣傳所要求的主要不是學術上或概念上的準確,而主要是思想上特別是政治上的準確。因此,只要概念的思想政治內涵沒有差別,那么其他方面的細節差異就是次要的?!皭蹏迸c“愛國主義”在思想政治內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它們的區別主要是屬于范圍、層次、語言習慣、個性色彩等方面的。宣傳者比較隨意地使用這兩個概念,一般情況下仍可以較好地表達出愛國主義的思想內容,并為人們所理解。而且也許能更好地達到宣傳效果,因為不論是理論宣傳還是政策宣傳,都不宜搞得過于瑣細和復雜,而應該保持一般敘述的簡明直接。
但是,從學術研究的需要和語境來說,對“愛國”與“愛國主義”兩個概念做出區分和辨析就是十分必要的了?!皭蹏迸c“愛國主義”畢竟是兩個概念,而不是一個概念,它們之間是有差異的。不論這種差異有多小,都是一種實際存在著的差異。而從學術眼光來說,任何差異都是不能忽略的。而且,這是兩個常用的基本概念,它們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而且在理論研究中也常用。許多其他的相關概念往往是建立在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上的,或者是從中引申出來的。如果這兩個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不清楚,相互之間經常糾纏在一起,那么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就會困難重重了。因此,做出學理界分和辨析是推進愛國主義學術研究的需要。
同時,這也是我們建構愛國主義理論的需要。學術研究不限于理論建構,但包含著理論建構。盡管愛國主義學術研究中包括著非常豐富的內容,涉及十分廣泛的領域,并分解為若干不同的任務,但建構我們自己的愛國主義理論,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任務。這種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與中國當代實際相結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理論。它不僅能對愛國現象進行理論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服務于愛國主義教育,告訴人們有關愛國的道理。要建構這樣的理論大廈,就需要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概念就是最基本的材料。 “愛國”與“愛國主義”作為兩個基本的理論概念是這一理論大廈的重要基石。我們必須對其進行打磨,使其更加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