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美愛國主義教育比較研究。
[摘要] 中美兩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教育的理念、內容、途徑等方面存在共性,但是在社會意識形態、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別。比較分析中美兩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取長補短,豐富創新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關鍵詞] 中國;美國;愛國主義教育。
偉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列寧同志曾經說過:"愛國主義是由于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可以培養人民對祖國的情感,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對國家的發展進步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悠久,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的比較成功。通過比較分析中美兩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給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中美愛國主義教育的共同點
1) 從教學地位上,中美兩國都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首位。愛國主義教育是兩國德育教育的首要目標,從學前教育到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高等教育,兩個國家沒有一個階段忽略了愛國主義教育,因此在愛國主義教育的地位上,兩國是一致的。
2) 從教學內容上,中美兩國都重視對本國傳統歷史文化和精神的繼承。愛國,首先必須要了解國史,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歷史、傳統文化和精神,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美國雖然是個年輕的國家,但也特別重視對民眾的歷史和傳統文化精神教育,通過法律形式保障在各級學校開設歷史課程,培育美國精神。
3) 在教學模式上,兩國都是以學校教育為中心,輔以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中美兩國都強調學校教育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戰場,從幼兒園就開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在課程教學中灌輸愛國主義教育,還在升國旗、唱國歌等形式的課外活動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因素,力求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 在教學的媒介上,兩國都重視大眾傳媒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一直以來,廣播、電視、報紙以及網絡等大眾傳媒都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中國的CCTV、《人民日報》等大眾傳媒時刻緊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對全國人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而美國的傳媒也是無孔不入,潛移默化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好萊塢大片也大都宣揚著美國精神,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電影在收獲高票房的同時,傳遞的愛國能量也深入民眾內心,教育效果也是不可忽視的。
二、中美愛國主義教育的不同點
(一) 指導思想不同。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就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目的是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服務,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而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是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是要確保自有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引作用,尼克松曾說:"個人自有是人類創造力大弘揚的必要條件。"[1]其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整個資產階級服務。
(二) 內容不同。
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非常豐富,主要有: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的教育、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國情、國防和國家安全的教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一國兩制"的教育等等。在經濟全球化、國際形勢日益復雜的背景下,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和黨的領導的教育更為突出。而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內容就是宣揚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公民教育,開展熱愛美國歷史及熱愛國旗的教育,以及成就教育,從而培養有民主精神、勇于開拓、熱愛美國的公民。
(三) 課程設置不同。
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主要以德育課為主,在小學階段以思想品德課為主,在初中和高中階段以政治課為主,在大學階段以思修課為主。
而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以歷史課為主,在美國的中學階段,歷史課程達到140多學時,大學階段,歷史課程則為必修課。
(四) 教育方法不同。
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除了課堂教育以外,還包括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利用電視、廣播、雜志、報刊等多種媒體營造愛國主義氛圍,開設愛國主義專欄,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宣揚正能量。二是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圓明園遺址、井岡山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三是開展講座、報告、主題班會、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紅歌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四是利用國慶、抗戰勝利70周年等重大時間的幾年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采取潛移默化的方法進行。具體如下:一是美國利用國旗、國歌和博物館等形式,潛移默化地增強國民的愛國主義情感。二是通過政黨政治以及宗教的力量來宣揚愛國主義。三是利用大眾傳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是利用"陣亡將士紀念日"、"退伍軍人節"、"國旗制定紀念日"等節日慶典以及集體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比較之后的幾點啟示
1) 突出民族精神教育。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特別強調美國精神,即在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以及西部大遷移等歷史中形成的自強不息、勇于開拓的精神。這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在中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應結合我國的實際開展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精神教育,激發人們的、向心力、向上力,增強民族凝聚力。2) 營造愛國主義教育的環境和氛圍。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采用滲透和潛移默化的方法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如美國有許多以杰出人物命名的街道,各種愛國節日和慶典活動,這種營造氛圍的方法不會讓人產生抵觸。我國應該從中借鑒,把直接教育與間接教育結合起來,像尋找商機一樣的去尋找愛國主義教育的機會,隨時隨地的進行愛國情感熏陶。3) 進一步發揮大眾傳媒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美國的大眾傳播媒介已形成了一個系統,從各個方面宣揚美國的民族精神。特別是美國的好萊塢影片,影響著我國人們的價值觀。而我國在這一點上差距很大,很多的愛國主義電視、電影流于形式,缺乏創新,我們應該虛心學習,提高創新性、生動性,進一步發黑灰大眾傳媒的作用。4) 重視升國旗儀式,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美國的國旗教育十分成功,升國旗時,學生要面對國旗莊嚴宣誓,而且國旗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汽車上、房屋上掛有國旗,衣服上以及許多產品都印有國旗。而我們國家的升旗儀式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學,人民雖然愛護國旗,但是很少有人在自己家里或者戶外懸掛國旗,因此應該重視升旗形式,強化愛國意識。
[參考文獻]
[1] (美)尼克松著。王觀聲,馮小蘭等譯。1999 年:不戰而勝。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