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地質論文 > > 地質美學與地質環境的關系論述
地質美學與地質環境的關系論述
>2023-10-06 09:00:00

摘要:地質環境是地球演化的產物。指由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組成的環境系統。主要是由各種內部動力地質作用(地殼、構造、巖漿以及火山活動)和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河流地質以及海洋地質)造成的改變。地質美學是極具觀賞性的科學美學、地質環境是地質美的承載基礎,地質景觀是地質美的物質實體。根據不同的類型的地質遺跡景觀的特點,我們可以將地質美劃分為不同類型,以此來更好地研究地質美本身,以及地質美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對重慶國家地質公園的實例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重慶的地質環境與地質景觀特征,以及地質遺跡的形成條件和過程;第二部分重慶周邊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的美學特征;第三部分重慶國家地質公園的生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美學特征

關鍵詞:地質美學,地質環境,關系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地質美學是美學體系中的一個新的類別,地質美學是極具觀賞性的科學美學。主要研究的是地質環境中的地質景觀的美學價值、地質景觀的類型和本質,以及審美對象與地質景觀的關系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漸滿足物質文化的需求,滿足對精神層次的需求,鄉村游已經成為重要的旅游休閑方式,利用山區豐富的地質景觀、發展旅游成為部分山區脫貧致富、保護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思路。而人文景觀畢竟有限,更多的是秀美峻峭的自然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是地質美的承載基礎,地質景觀是地質美的物質實體?!芭钊R三島、昆侖山” 是古人追求至善至美的地方人間仙境。
1地質環境的功能
地質環境:geological environment 自然環境的一種,指由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組成的環境系統。在長期的地質歷史演化的過程中,巖石圈和水圈之間、巖石圈和大氣圈之間、大氣圈和水圈之間進行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組成了一個相對平衡的開放系統。人類和其他生物依賴地質環境生存發展,同時,人類和其他生物又不斷改變著地質環境。地質環境是地球演化的產物。億萬年來,巖石圈和水圈之間,巖石圈和大氣圈之間,大氣圈和水圈之間,通過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建立了地球化學物質的相對平衡關系。人類所處的地質環境是在最近一次造山運動和最近一次冰期后形成的。地質美學是極具觀賞性的科學美學、地質環境是地質美的承載基礎,地質景觀是地質美的物質實體。
1.1 提供地質景觀
重慶分布豐富的地質景觀,一是河流地質作用的產物,壯麗的長江三峽,大寧河小三峽、馬嶺河小小三峽,烏江畫廊。二是巖溶景觀,重慶是南方巖溶的重要組成部分,渝東南以及渝、東北平行峪谷區分布大量的可溶巖。形成了豐富的巖溶景觀、有世界的地質公園-中國南方巖溶典型的一部分,武隆巖溶(仙女山、天生三橋以及芙蓉洞),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酉陽的桃源景區,有最美麗的洞穴,豐都雪玉洞,有神奇的地質奇觀巫溪的夏冰洞,云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奉節的天坑~地縫。其次地質災害遺跡,黔江小南海地震遺跡國家地質公園,武隆雞尾山崩滑地災遺跡,以及非巖溶景觀江津四面山丹霞地貌、都有特有的景觀,聞名于實。還有更多的地質景觀等待去開發認識,古代的古人開采鹽礦遺址寧廠古鎮以及郁山古鎮,還有重慶的溫泉(五方十泉)景觀。以及古生物以及古人類化石遺址巫山龍骨坡古人類化石遺址、萬州鹽井溝古生物化石遺址、以及合川的馬門溪龍。
1.2 維持環境平衡
重慶是座典型的山城,四周被高山圍繞,西側被華蓉山以及支脈云霧山、縉云山、中梁山、銅鑼山,奠定了重慶城的格局,而大重慶東側巫山與湖北相連、北側大巴山與陜西相接,東南武陵山與湖南接壤、南側大婁山聯系貴州、西側華蓉山是與四川往來的必經之地。然后是長江從西側永川朱沱入境,東側從巫山培石出境,在轄區內匯入嘉陵江、烏江等大小河流上百條,因而不管是水路還是陸地交通,重慶都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些大城市、大鄉村山水相連得格局與重慶所處的構造部位息息相關。重慶構造部位位于揚子準地臺重慶臺坳,位于四川盆地的東緣,川東平行峪谷區,北側接大巴山弧,東南側為鄂湘黔,轄區內分布華蓉山基底斷裂、長壽遵義基底斷裂以及七曜山基底大斷裂與沙市隱伏斷裂,形成重慶地質構造骨架盆地與四周中低山相間,長江、嘉陵江、烏江等多條河流的外動力作用形成水運交通格局,東出夔門就是盆地與外界的關口。地層從東南、東北兩翼分布早寒武系的南華群到古生代的寒武、奧陶系、志留系,大部分地區缺失泥盆、石炭系,然后便是分布較廣的二疊系,在盆地區分布最多的是狹長山脈分布中生代的三疊系、以及寬緩丘陵分布侏羅系地層(紅層)均有分布。地層巖性、以及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奠定了重慶城兩江三地的格局,自然環境的險惡、交通不便奠定了積極樂觀、血性以及略帶野性、永不服輸的秉性,才有了釣魚城擊斃蒙古大軍蒙哥大汗的壯舉,才有了抗戰陪都、力挽狂瀾的紅色之城,由于受兩江的切割,新時期機緣巧合有了架橋的壯舉,在長江、嘉陵江上建設起幾十座跨江大橋,各種橋型都有其身影、鋼架橋、懸索橋、斜拉橋、有了橋都的稱呼天塹變通途,重慶言子便是給長江,嘉陵江弄個蓋蓋。由于兩江的切割,爬坡上坎,腿部鍛煉是必修之課,這也給重慶出美女的是,爬坡上坎奠定了腿長得先天優勢,身材修長、穿戴新潮的重慶美女比比兼是,到解放碑打望成了周末休閑活動之一,由于重慶的兩江之利,濕汽重、云霧云繞、麻辣燙,重慶火鍋聞名于世,其原創的鐵山坪花椒雞、歌樂山辣子雞,南山泉水雞,隨著旅游逐漸打出了一片天地。山上有雞,那碼頭有魚、豆花魚、酸菜魚、青椒魚,麻辣魚以及水煮魚,帶著明顯的地域特點進入重慶人的胃。華燈初謝、燈火闌珊、到一棵樹、兩江船欣賞重慶層層疊疊的夜景,可以與香港媲美。這些帶著明顯地域特點的美食、美女、美景與重慶的地形特點典型的盆地分不開。
特有的地質環境塑造出奇特的地質景觀,特有的自然環境系統塑造了典型的重慶人,由于系統是指圍繞人類的地球各種自然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整體,其概念的本質是把地球看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個自然要素在其中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因此,地球環境系統具有整體性、相關性、有序性、動態性和開放性等基本屬性。地質環境作為地球環境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環境互相影響,互相依存,共同維持著整個地球環境系統的和諧統一。
2 地質環境是地質之美的承載基礎
地質環境為人類提供了多姿多彩,千變萬化的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塑造成形態萬千的地質景觀,每一種地質景觀都向世人展現了其獨特的地質美感。地質剖面,又稱地質斷面,是指沿某一方向,顯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內地質構造情況的實際(或推斷)切面。長江以及嘉陵江、烏江兩岸是天然的地質斷面,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各種地質剖面都是地質歷史時期自然環境變化留下來的證據,因此這些地質剖面都是揭示地質歷史時期地殼變遷和生物演化奧秘的一把鑰匙,是不可再生的珍貴的自然遺產。根據地殼上所保留的各種地質事件記錄,來解釋當前的各種地質地貌現象。地質剖面以其科學精密的記錄方式,向人們展現了自然界億萬年的浩變與滄桑。這種時空的變遷與延續,正是地質剖面所展示的獨特的地質美一歷史之美。古生物化石遺址,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在漫長的地質演化過程中,所經歷的變遷與進化,保留下來的化石遺址,它見證了地球上的生命體所經歷的漫長又復雜的進化過程。孕育、產生、發展、強大、衰老、死亡……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便是神秘又強大的生命之美。地質構造形跡,是地殼中的巖層地殼運動的作用發生變形與變位而遺留下來的形態。地質構造是指地殼或巖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相互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總稱。地質構造的規模,大的上千千米,需要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遙感資料的解譯才能識別,如巖石圈板塊構造,山字形構造、“歹”字形構造以及重慶周邊平行峪谷,緊湊的背斜組成狹長的山脈平行延伸幾百公里,寬度僅數公里,間隔幾十公里,高差兩三百米,并且在山脈之間彎彎曲曲分布河流;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計,需要借助于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礦物晶粒變形、晶格的位錯以及石英的晶簇以及滑面的擦痕等。不論是氣勢磅礴的大規模的構造運動,還是微妙的礦物晶粒變形,都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這種地質美學的展現,便是存在之美。
武隆~地心之旅,就是回到幾億年以前,在峽口,那紅色鈣質泥巖與灰色是一片經過19 億年地質作用,由沙丘演變成的巖石結構。如果前往需要徒步穿越4.81km 崎嶇不平的山地,翻越高達 350m 的巖石地帶。當你攀登過一座巖石頂部,會看到一組新的巖石波紋,顏色較前者更深,結構更為宏大。波紋巖是由花崗巖構成的,其經過億萬年大自然的洗禮,將波浪巖表面刻畫成凹陷的形狀。波浪巖表面的線條是由于含有碳和氫的雨水沖刷,帶走表面的化學物質,同時產生化學作用,在波浪巖表面形成黑色、灰色、紅色、咖啡色和土黃色的條紋。波紋巖的附近還有原住民遺留下來的史前壁畫,畫中似鳥似獸的生物代表原住民傳說里的人物還有守護神。巨型水晶洞擁有地球上最大的天然水晶,位于墨西哥南部奇瓦瓦沙漠,奈加山脈下 350m 處的銀與鋅礦內。洞內高聳著壯觀的晶體,有如松樹,長度超過 7m。晶體清澈,多面,由于含有硒元素,呈現出半透明的金黃和銀白色,令人驚嘆叫絕。由于淹沒在礦物質豐富的水當中,水晶長得很快。這些水的溫度穩定,通常保持在 58℃左右,在此溫度下,無水石膏與水結合生成石膏,長期積累從而形成了洞穴中的水晶。景觀遺跡,是地球表面最直觀、最豐富多變的地質遺跡。其中高山之雄姿,江河之奔騰,溶洞之神秘,瀑布之颯爽,湖泊之柔美,溪水之歡暢……無不向人們展示了奇麗多姿的地質之美。地質災害遺跡,地質災害是指地質作用(自然的、人為的或綜合的)使地質環境產生突發的或漸進的破壞,并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現象或事件。我國地質和地理環境復雜,氣候條件時空差異大,地質災害種類多、分布廣、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種類的地質災害十分頻繁。災害過后,原有的地形地貌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有的殘缺不全,有的支零破碎,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地質之美一殘缺之美。如此繁多的地質之美,都體現在地質遺跡之中。而這些,都是由地質環境提供的,所以說,地質環境是地質美的承載基礎。
3 地質之美是地質環境的外在表現
地質美作為美學家族的一個特殊的種類,是由地質學與美學相耦合而生。美的主要特征為客觀性、社會性、形象性以及可愉悅性。地質美具有其他形式的美的共同屬性,但同時更多的表現在于它的多樣性。地質美的千變萬化,都基于地質環境的包容之中。
《地質美學》共8章:第1章介紹美學基礎。第2章介紹地質美學的特征和基本類型,并對科學美學與地質美學的關系、地質美學的特征與基本類型、欣賞與審美機理、地質遺跡的評價體系等進行了論述。第3章和第4章論述地質環境、地質景觀與地質美學的關系,認為地質環境是地質美的承載基礎,地質景觀是地質美的物質實體。第5~7章是對商南縣金絲峽國家地質公園的實例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秦嶺及商南縣的地質環境與地質景觀特征,以及地質遺跡的形成條件和過程;第二部分論述商南縣金絲峽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的美學特征;第三部分論述商南縣金絲峽國家地質公園的生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美學特征。第8章介紹建立地質公園的條件和申報要求:
結語
無論是巍峨聳立的崇山峻嶺,峰峰相連的延綿群山,還是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壯麗優美的峽谷瀑布,都是由億萬年的地質環境變遷和千百次的地質構造運動所形成的。而地質美,正是人們對于地質環境的直接感官認識。因此,我們可以說,地質美是地質環境的外在表現。
參考文獻
[1] 周中民.一種新型峰林\\)\\)\\)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J].熱帶地理,1995,15\\(3\\):258-262.
[2] 唐云松,陳文光,朱誠.張家界砂巖峰林景觀成因機制[J].山地學報,2005,23\\(3\\):308-312.
[3]邢永強,馮進城,竇明.區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理論與實踐〔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
[4]邢永強,郭新華.土地荒漠化的現狀及對策〔J〕.河南國土資源,2006,46\\(6\\):26.
[5]林道輝,沈學優,劉亞兒.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2,24\\(2\\):120一123.
[6] 王孟本.“生態環境”概念的起源與內涵〔J].生態報.2003,23\\(9\\):1910~1914.
[7] 王如松.生態環境內涵的回顧與思考[J].科技術語研究.2005,7\\(2\\):28-31.
[8] 湖南省地質礦產局.湖南省區域地質志[Z].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