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礦產資源體系本身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在我國經濟主體建設期間發揮出了越發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礦產資源的開發對于工業經濟的發展有著致命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會延伸到大眾生活中。所以,在礦山環境地質以及地質災害中所存在的相關問題,實際上都是由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不當導致。本篇文章主要針對礦山環境地質以及地質災害問題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礦山;環境地質;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環境和環境地質這兩個詞語,實際上有著極大的差異性,地質環境指的僅僅只是由相關物質構成的空間,而環境地質則研究的是人類活動對于地質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但研究對象同樣是地質環境。在如今礦山企業大力發展生產的過程中,其對于自然所造成的破壞是極為明顯的,由于時常采取一些不合理的開發,導致礦山人員本身的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脅。而通過環境地質以及是地質災害的關系研究,則能夠掌握生產經營的活動強度合理性,避免帶來嚴重后果。下文主要針對礦山環境地質以及地質災害進行了分析。
1、礦山環境地質
在執行礦產資源開發工作期間,極易導致環境地質問題出現,或者是加劇整個環境地質的問題出現,這方面的問題是礦山開發所無法完全規避的問題,只是不同的礦山環境之下,所呈現出的地質問題多寡、程度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同時,環境地質問題所表現出的形式、程度、類型都會對于礦產資源開發造成不同形式的干擾。
文章就以礦山經營活動導致的結果,將環境地質問題分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地質災害三類:
1.1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有礦山水資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有害氣體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這些環境污染的出現是礦山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未對“三廢”進行正確的處理所致,比如將銅、氰化物、鋅、鉛、六價鉻、COD、苯等有毒有害物質直擊排入水系統或直接傾倒在礦山周圍等。
1.2生態破壞主要有地形地貌改變、土壤流失、植被破壞、水系統失去平衡(地表水減少,地下水位下降等)、人文景觀破壞、遺跡破壞、土地沙化等。造成生態破壞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將尾礦、冶煉廢渣、廢石、貧礦等物質長期堆放于礦山周圍的林地資源、土地資源上,進而導致土地、林地資源被破壞;采礦疏干排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斷流等;在風景旅游區、城鎮周圍露天采礦,會導致景觀遺址被采礦行為破壞等。
1.3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地面陷落、地面沉降、滑坡、地裂縫、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致使地質災害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礦山開采強度過大,導致礦區地質環境的應力失去平衡,進而引發各種地質災害。地質災害帶來的危害強度遠遠比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更為劇烈。相比于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這類危害速度較緩慢的問題來說,地質災害能夠在短時間內給礦山企業以及礦山生產人員的財產和生命造成嚴重的損失。
2、礦山地質災害
對于礦產礦山地質災害來說,其自身所表現出的最為明顯的一個影響因素,實際上就是對于礦山企業開采活動體系所造成的直接影響。采礦生產活動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將礦產資源開采出來加以應用。那么從這一特性來看,地底基礎物質的減少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礦山地質環境在這一過程中,出現劇烈變化,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連鎖性質的地質災害?,F如今,我國的礦山開采區域的分布實際上極為廣泛,礦山的規模也較大,但呈現出的礦物開采技術卻極為落后,其對于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極為明顯。詳細來說,會給予礦山生產企業以及礦山開采員工造成巨大威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崩塌
坍塌現象多數是由于礦山區域表現出的坡度較大,而引發了礦山斜坡位置上的尾礦、土壤滑動現象,也就是完全從之前的位置上脫離下來,進而在連鎖反應以及滑動物質的沖擊之下,出現大面積的滑坡、滾落狀況。而引發礦山使用過程中出現礦山崩塌現象的因素實際上極為復雜,但相對來說,最為關鍵的兩個原因便是尾礦堆積方式不合理、礦坑造型設計不合理導致。而當礦山出現崩塌現象之后,所造成的影響范圍較大,不僅使得地面建筑、公路、設施等被完全掩埋,也同樣可能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現象出現。此外,由于崩塌影響所帶來的河流堵塞現象也同樣極其嚴峻;如果說是處在一個河面位置上,那么崩塌現象的出現,還會導致河流性質同樣出現變化,例如河流改道。
2.2滑坡、泥石流
滑坡現象,指的通常是處在較高位置上的碎石、土壤物質,無法承受來自雨水的沖刷、地質振動影響之后,其自身會在重力因素的影響之下,整體性的向斜坡移動,或者說是分散形式的進行流動。而泥石流現象,則是無法承受雨水沖擊的巖塊、碎石材料等從山體上滑落,而在山體底部出現堆積現象。而在這一過程中,如果說沒有及時的發現泥石流現象,那么不僅僅會導致礦山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還會導致礦山的生產人員同樣面臨巨大的損失。
2.3地面陷落
地面陷落問題通常指的都是礦山開采地面出現了嚴重的陷落現象,其陷落的陷坑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能夠引發這方面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由于礦產開采過程中沒有做好相應的支撐處理,引發地面坍塌現象,也有可能是由于地下水的水位下降,而導致地表的土體發生陷落。一般來說,地面陷落狀況都存在著突發性,如果說這一現象出現在人群密集或者是重要場所,其所帶來的損失不可想象。嚴重的地面陷落,不僅會破壞地表的各種基礎設施,同時還會威脅到周邊地質環境的穩定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體系的快速提升,推動了礦產的開采力度,其開采規模在不斷擴大,所造成的礦山地質環境變動也越發的明顯,這方面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導致礦山地質存在著災害隱患。在這一問題基礎上,相應的礦產企業就應當要針對地質災害表現出的各方面誘因加以總結、分析,進而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來使得地質環境被直接破會,盡可能的減少生產安全威脅。同時,礦產企業也可以通過地質災害的分析工作,建立起相應的應急預案,進而避免地質災害損損失慘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