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第一章】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應用研究緒論
【第二章】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理論
【第三章】L醫院預算管理現狀與問題分析
【4.1 4.2】全面預算的組織體系與編制
【4.3】全面預算的執行與控制
【總結/參考文獻】醫院預算管理困境及優化策略總結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理論
2.1 全面預算的定義、基本特征
2.1.1 全面預算的定義
預算是以醫院的人、財、物等各種資源為基礎,預測未來某一特定時期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各類計劃。醫院全面預算是由若干預算構成的,這些預算包括醫院的戰略計劃預算、經營目標預算和資源預算。這些預算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在醫院的經營、投資、籌資等業務活動中互相依托,互相結合。綜上所述,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是指醫院為了實現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對預定期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通過預算的方式進行合理規劃、預計、測算和描述,并以預算為標準,對其執行過程與結果進行計量、控制、調整、核算、分析、報告、考評和獎懲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8].
2.1.2 全面預算的基本特征
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主體齊全、內容全面、過程完整,主要體現在:
全員性。醫院全面預算一般是財務人員編制,但是僅僅財務人員參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醫院全部人員樹立預算管理的理念,醫院自身、上級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共同參與到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等活動中,各負其責,形成管理合力。
全面性。全面預算管理要求編制的內容全面,涵蓋全部收入支出,并將收支預算分解落實到醫院內部各個部門。編制的預算內容不僅包括經營收支預算,還要有財務預算和資本預算。這樣才能合理安排醫院的人、財、物資源,將經營活動與資金使用切實結合在一起,使編制的預算涵蓋內容全面,更貼近實際,有利于預算的執行和控制。
全過程。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動構成了預算的完整過程。全面預算就是要求真正發揮預算的指導作用,不能僅停留在預算指標的制定和匯總上,應當及時關注預算執行的實際情況,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并通過考評和獎懲,保證醫院的經營活動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
2.2 全面預算的作用
全面預算是醫院管理工作的起點,實行全面預算有利于防范財務風險、平衡收支;有利于執行國家醫療衛生政策,強化政府的監管;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 合理規劃醫院的發展路徑,實現醫院的戰略目標。
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實際上是將醫院在一定時期內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路徑進行分解、細化和量化,把抽象的愿景轉變為可以實現的行動計劃,并將預算目標層層分解,成為各個部門的責任目標,保證了各部門的具體責任目標和醫院預算目標的一致性,從而使醫院的目標通過具體途徑得以實現。
2. 摸清家底,全面梳理醫院所擁有的人、財、物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醫院在編制全面預算前,必須做好資產盤查,切實掌握自身資源的實際狀況。遵循行業運行規則,避免醫院資產的閑置和低效使用,避免重復購置,降低決策風險,科學的編制全面預算,充分利用醫院的各種資源。
3. 合理規劃醫院的支出結構,做好籌資計劃,避免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醫院編制支出預算時,應根據收入的多少安排相應的支出規模。同時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的需求,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首要安排維持醫院正常運轉的基本支出;項目支出根據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優先安排重點、急需項目,后安排一般項目。
4. 分解預算目標,落實預算責任,對預算的執行結果進行績效考核,使醫院的每一筆支出有預算、有執行、有監督、有反饋。
全面預算管理把醫院的總預算目標通過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執行部門,將各個部門的權、責、利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分解的責任目標也是部門的考核目標,醫院通過指標完成情況評價各部門工作,并進行獎懲,促使各個部門必須努力完成任務,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5. 推進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深化醫改方針。
全面預算涵蓋了醫院所有的經濟活動,實現了對經濟活動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通過全面預算控制,能夠及時發現醫院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時整改,切實提高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