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第一章】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應用研究緒論
【第二章】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理論
【第三章】L醫院預算管理現狀與問題分析
【4.1 4.2】全面預算的組織體系與編制
【4.3】全面預算的執行與控制
【總結/參考文獻】醫院預算管理困境及優化策略總結與參考文獻
第 3 章 L 醫院預算管理現狀與問題分析
3.1 L 醫院介紹
L 醫院,為一所省級公立精神病??漆t院,是隸屬河北省衛生計生委的正處級財政性資金定額或定項補助事業單位,執行醫院會計制度。醫院成立于 1953 年,面向全省承擔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康復、教學、科研和專業技術培訓工作,并收治酒精和藥物依賴患者,承擔精神疾病司法鑒定工作。占地面積 43216 平方米,建筑面積 19012 平方米,編制床位 550 張?,F有在職職工 544 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 206 人,離退休人員 154 人。醫院等級為三級。2014 年實現總收入 10631.13 萬元,實現總支出 10125.04萬元。截止 2014 年底固定資產總額 6773.33 萬元。資產負債率 21.70%.
隨著醫改工作的不斷推進,精神病??漆t院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機會,也承擔著管理方面的挑戰。L 醫院一直致力于推動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在精神病??漆t院管理、精神疾病社區康復以及醫學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2 L 醫院預算編制和執行的演變過程
L 醫院預算編制和執行的演變過程如下:
1953--1987 年,醫院建院后,當時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公立醫院實行“統收統支”的預算管理辦法。L 醫院預算是由財務部門編制的全院總預算,國家財政部門根據預算數為醫院撥款。
1988--1998 年,L 醫院實行的是符合當時財務制度規定的全額預算管理方法。此時,L 醫院的預算仍然是由財務部門編制的全院總預算,沒有發揮預算的管理職能。
1999-2008 年,隨著我國財務制度的不斷修訂,L 醫院實行的預算管理方法由全額預算管理改變為差額預算管理。L 醫院的管理層開始有了醫院經營方面的危機感,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對于醫院發展的重要作用,預算作為一種管理手段開始受到重視。
2009 年至今,隨著新醫改方案的正式出臺,為了充分利用好財政資金,2012 年,由衛生部規劃財務司組織編寫的《醫院財務與會計實務》中,明確規定“醫院所有收支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并在相關的章節中,詳細闡述了對預算管理各個步驟的管理辦法。L 醫院在這個階段,逐步加強項目預算的績效評價,積極推進項目執行進度,盤活了存量資金。但是,預算仍然停留在院級預算層次上,沒有將預算目標分解到執行部門,導致預算責任無法落實。
3.3 L 醫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雖然 L 醫院自建院以來,每年都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編制預算,但是醫院管理層對預算管理并不重視,預算數據與實際執行情況相脫節,不能真實反映科室實際需求,沒有起到預算的計劃、控制、管理職能。醫院的支出管理較為粗放,藥品、衛生材料等物資沒有采購計劃,辦公用品、水電費等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導致醫療成本高居不下,損傷了工作人員創收的積極性,同時增加了醫院資金的管理風險。
3.3.1 預算與醫院戰略相脫離
L 醫院各年編制的預算缺乏銜接性,注重短期目標,忽視長期戰略。由于預算與醫院戰略規劃相脫離,導致出現預算目標過松或過緊現象,使編制的預算不能獲得期望的結果。醫院戰略是預算編制的指導,預算是醫院戰略的表現形式,如果二者不能有效貫通,將會影響醫院的長期發展[10-12].
3.3.2 預算編制形式重于內容
L 醫院沒有設立專門的預算部門,預算工作通常由財務部門完成。醫院的管理層和預算執行處室往往認為,預算是財務部門的事,或者認為預算只是數字,在工作中不考慮預算目標的達成,缺乏預算約束意識。事實上,財務部門在預算管理中起的是橋梁作用,由于財務部門掌握醫院的各項經營活動信息,能夠將預算執行情況及時反饋,而不是直接參與預算信息的編制,預算必須由發生預算的責任部門負責編制[13,14].因為財務部門不能確切掌握醫院人員的增減和物資采購計劃等,導致預算對醫院的發展缺乏指導性,不利于發揮預算的約束作用。
3.3.3 預算編制不規范
L 醫院預算的編制手法單一,往往由財務人員根據歷年財務統計進行簡單的加減,使用增量預算法進行編制,基本沒有采用其他的編制方法,因此編制方法比較單一,不夠科學。此外,預算編制的內容不完整、不全面,往往只編制收支預算,不編制資本項目預算和財務報表預算。導致預算無法反映醫院的藥品、衛材采購計劃和固定資產更新、維護支出,無法預測經費是否充足,不能提前做好籌資準備。
3.3.4 有預算無考核
L 醫院的預算只停留在院級預算層次上,沒有將預算目標逐級分解到執行機構,相當于無法分解預算責任,導致追責困難。由于預算的執行缺乏剛性約束,容易出現超標使用資金,隨意改變資金用等現象。事實上,經確定的各項預算指標,可以作為部門的業績考核標準。預算執行人應該了解所在部門的責任目標,并做好相應的工作,才能保證醫院的預算目標得以實現[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