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人員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會計人員道德建設素質難與經濟發展的需求相適應
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不佳,會計人員業務參差不齊,有一些人員素質較差,缺乏敬業精神,對工作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熱情,不能發揮其監督管理的職能。
1.2 會計管理體制不健全
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的核心在于 “用人單位自己管理為主”,即由各單位自主設置會計機構、任免會計人員并對會計人員進行日常管理。 會計人員隸屬于所服務的單位,作為單位的內部職工,其報酬、晉升皆掌握在經營者手中,一旦單位與外部發生利益沖突,會計自然會偏向本單位。
1.3 會計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到位
我國會計法制建設還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會計法規制度不相協調,法規制度實施不配套,法規體系還不夠規范科學;對現有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不到位。 表現在對會計法規的宣傳教育不深入、執法不嚴等方面。
2、會計人員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會計工作是一項嚴肅細致的工作, 沒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就可能出現偏差。 對一些損失浪費,違法亂紀的行為和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業務開支,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把好關,守好口,為單位把好增收節支的關,對每一滴水、每一度電都要嚴格把關,把該用的錢用在刀刃上。 不斷提高識別能力,明確是非曲直,分辨善惡美丑,有敏銳的洞察力,會計人員不管對何身份的人都應一視同仁,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問題。 秉公辦事,不能因職位高低、貧富的差別而區別對待。 誠信是金,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也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準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要誠實守信。 只有當你被證明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時,別人才會覺得你可靠,才會把大事托付給你,才會讓你管理一個公司、一個企業。 會計工作直接影響國家、單位、投資者、債權人等方面的經濟利益,所以,會計人員必須公私分明,不貪不占,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3、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建設
在對當前會計人員的一些不當行為的分析中, 不難發現:發生會計人員的不良職業道德行為的主要原因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不高, 但根本原因還在于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自律性不強。因此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根本在于強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自律,同時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是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關鍵。 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3.1 會計人員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方面加強建設,做到從自身做起,愛崗敬業,廉潔自律。思想上,會計人員要有一顆平常心,像鄭培民一樣信奉“情濃錢淡,永保清白”。行為規范上,要求會計人員有強烈的敬業精神,節儉的工作作風,求實的創新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只有真正熱愛會計事業,才能把智力、體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種追求,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只有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鉆研技術和精通業務。 節儉是永遠的美德,作為一名會計人員,不僅要為單位出謀劃策,而且要為單位開源節流,做好領導的好參謀和好助手。 職業道德是無形的,是靠廣大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營造出來的工作氛圍,是一種雷厲風行、奮發進取的工作作風,是一種實事求是、公正執法的形象,是為社會公眾所首肯,所贊許的精神風貌 。
3.2 與會計管理體制相適應 ,從機制上 、制度上加強建設 ,建立完整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開放的系統工程。 主要由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會計專業道德修養、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和懲戒構成。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活動中的一種行為準則和標準,是會計職業道德體系的核心。 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規范主要包括愛崗敬業、廉潔自律、誠實守信、堅持原則、客觀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獻社會。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從自律抓起,會計人員要不斷自我對照和自我調整,提高覺悟和自身修養水平。 但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不可能自我形成,還要求有他律起作用。
3.3 凈化外部環境 , 提高社會各方面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視和支持。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能只靠會計界的努力就能做好, 而是要有賴于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際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外部環境的基本要求。 各行各業都應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從而營造出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 當然我們也不能坐等外部環境凈化后再談會計職業道德問題。 會計人員不應因環境差而放棄自身修養,“出污泥而不染”應是會計職業界的一種高尚追求,是最終贏得社會尊重,提高行業信譽的重要保證。
3.4 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會計職業道德的監測評價系統是會計職業道德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首先,應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跟蹤監測系統,判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所處的階段, 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狀況的新動向。其次,在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時,建議在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等組織成立道德委員會。 進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就要對會計人員“責業、廉業、精業、勤業、敬業、愛(樂)業”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對道德評價結果應使用獎罰、道德示范、媒介褒貶等方式,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始終置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的督導之下。
3.5 要加大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處理力度,約束和管制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新《會計法》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對于那些因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賬簿、會計報告等違法行為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除上述人員外,對因違法違紀行為而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5 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同時,應建立黑名單,讓屢次作假的會計人員進入黑名單,在媒體上公布,讓其永遠無法從事會計工作。
中華民族有著誠實守信的優良道德傳統,在現今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將有利于會計人員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職業形象,促進會計人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成為德才兼備的理財者和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