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五”時期內部控制建設總體目標
內部控制作為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內在機制,處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位置。根據 COSO 的相關理論,結合我國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現狀,本文認為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總體劃分為 3 個階段:規范化階段、系統化階段和智能化階段。 規范化階段主要工作為合規內控,進行內部控制體系基礎建設;系統化階段主要工作為管理內控,進行內部控制體系的整合提升;智能化階段主要工作為價值內控,進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和完善。 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發展階段如圖1 所示。
“十一五”時期,我國多數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停留在規范化階段,少數的大型煤炭集團逐步完成了內控體系整合提升。 “十二五”時期,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要以價值內控為目標,以信息技術作為基礎,實現內部控制智能化。 要實現內部控制智能化這個總體目標,要求我國煤炭企業將信息技術引入到煤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在綜合自動化建設、工程數字化建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建設信息化、智能型內部控制體系。 利用制度結構化表達的方法,將內部控制制度通過管理信息系統智能化地執行,提高數據生成的真實性、信息流通的準確性,有效防止舞弊事件發生,最終實現我國煤炭企業整體效益與效率的提高。
2 基于信息技術的內部控制體系總體框架
本文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在煤炭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以實現內部控制智能化為目標,構建了“十二五”時期基于信息技術的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構框架, 主要包括內部控制輔助系統、 內部業務流程控制系統和內部控制監督系統 3個層面。 具體框架如圖 2 所示。
根據 COSO 的理論框架和煤炭企業內部控制情況, 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包括控制環境、控制活動和監督 3 個要素。 控制環境對應煤炭企業內部控制輔助體系, 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組織結構、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文化理念。 控制活動主要包括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內部業務流程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 其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包括會計組織控制、實物資產控制和紀律控制;內部業務流程控制主要在煤炭企業信息系統的各個模塊中實現;內部管理控制包括人事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和管理技術控制。 監督對應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主要包括基礎管理、監督和審查。 監督又分為持續監督和個別監督。
3 基于信息技術的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研究
3.1 內部控制輔助系統
內部控制輔助系統對應 COSO 五要素中的控制環境要素,根據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組織機構及權責分派、內部控制制度和文化理念。 內部控制輔助系統的構建是實現煤炭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基礎。 內部控制輔助系統的建設:(1)在遵循相關法律規范的基礎上 ,以組織體系相互制衡、協調高效運行為原則,對煤炭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優化設置;(2)企業內部要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以此來規范員工的行為,堅持不懈地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實于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中;(3)不斷加強內部控制文化理念建設,積極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自覺自愿地維護企業的內部控制。
3.2 內部業務流程控制系統
內部業務流程控制對應 COSO 五要素中的控制活動,主要包括組織權責及職務分離控制、制度約束控制、程序控制、安全控制和監督。 內部業務流程控制體系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內部控制的關鍵,也是應對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中出現的主要問題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內部業務流程控制體系要結合煤炭企業信息系統各個模塊的流程,制定業務流程內控機制,選取關鍵控制點,實現工作流程內部控制智能化。
在煤炭企業 OA 辦公、生產、安全、經營、后勤和人力資源等管理的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現漏洞及風險的位置即是關鍵控制點。 關鍵控制點的選取要遵循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和及時性的原則,通過信息系統對關鍵控制點進行控制,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避免風險的發生。 內部業務流程控制體系建設要根據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在分析煤炭企業管理工作流程的基礎上,尋找關鍵控制點。 通過系統對比、科學分析、實際生產管理研究等,將各個工作流程進行關鍵控制點分析,然后用結構化語言加以表達,最終建立基于信息技術的內部業務流程控制體系。 具體操作過程可以通過關鍵控制點分析表展開。
經過對煤炭企業生產管理模塊的全面分析和比對, 可知雖然關鍵控制點對應的流程各不相同,但是卻存在一定的共性。
(1)不相容職務分離關鍵點
在煤炭企業工作流程中,絕大多數工作流程都是分工合作,由不同的員工、領導等共同完成一項工作。 所以在工作中讓每一位參與者認清自己任務,不出現徇私舞弊行為,是建設信息化、智能型內部業務流程控制體系的首要問題。 對于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具體辦法,要明確每個工作流程中各個參與者的職責。 尤其要注意,在單據審核時,信息系統要進行檢查,對于制單人和審核人為同一個人的情況進行提示,并終止此操作流程,同時在月底生成違規業務單據明細表,對違規操作加以總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具體流程如圖 3 所示。
(2)授權審批控制關鍵點
在內部業務流程中,另一個關鍵控制點為授權審批控制。 部分審核審批流程需要特定的有職權的領導進行審核審批,以保證權責對等。 對公司影響大、涉及金額較大的主要工作和單據,由公司主要領導審核批準;對于一般事務型工作由各部門領導審核批準。 在信息系統中,設置相應的管理權限,只有工作由指定領導進行審核批準后方可進入下個環節。 具體流程如圖 4 所示。
(3)及時性控制流程
為了保證工作能夠順利及時高效完成,在信息系統內部控制過程中,對于有時間要求的工作要設置時間限制,以督促相關工作人員在一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按照各個企業、部門的不同規定和要求,在管理信息系統中對工作時間進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信息系統在月底可以生成不及時業務明細表,對各部門和人員在工作中拖延散漫的情況加以總結,并作為相關考核和評優的第一手資料。 具體流程如圖 5 所示。
通過以上對內部業務流程控制體系的分析可知,“十二五”時期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包括:①企業現有制度結構化表達的方法及模型的確立;②建立良好的信息化內部控制環境,明確管理人員權利和責任;③改變員工的管理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化內部控制人才隊伍;④要建立健全一套制度保障體系,保證信息化內部控制在企業中得以推行實施。 其中,核心問題是如何更好地進行制度的結構化表達,要通過建立問題識別模型,進行合規合理性識別,從而達到數據由信息系統自動識別,實現內部控制智能化。
3.3 內部控制監督系統
內部控制監督系統對應 COSO 五要素中的監督, 其主要作用是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內部控制系統能夠持續有效地運行。 在煤炭企業管理信息化基礎上,內部控制監督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基礎管理、自動檢查、流程狀態查詢和統計分析等。
(1)基礎管理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對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要素的設置,以便系統及時有效地提取必要的信息;(2)自動檢查主要實現系統按預先設定的要素和規則對內部控制的各個要點進行檢查,列出違規情況信息并做出提醒,自動檢查能夠確保制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 組織權責設置不斷趨于合理,各業務流程不斷趨于規范,從而使整個內部控制系統持續有效地運行;(3)流程狀態查詢是可視化管理理念在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監督系統中的應用,可以使用戶清晰地查看到各個業務流程當前的狀態,使用戶了解到業務的進展情況;(4)統計分析是對內部控制關鍵點的數量 、類型等進行統計,并進一步分析問題原因,不斷發現問題,最終使內部控制監督系統完善。
4 結語
本文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總體目標,對基于信息技術的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結構框架進行了設計,為我國煤炭企業在管理信息化基礎上實現內部控制智能化提供指導。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煤炭企業加快結構調整 ,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加強煤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建立信息化、智能型內部流程控制體系,可以將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目標進一步延伸,有利于穩步推進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有效實施,更好地落實內部控制的各項規章制度,為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岑英杰,曹夢霞. 企業內部控制[J]. 煤礦機械,2010,31\\(7\\):240-242.
[2]岑英杰,張敏敏. 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多級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 煤礦機械,2008,29\\(8\\):211-213.
[3]牛天燕. 加強內部控制,保證煤炭企業銀行存款資金 安全 [J]. 中國煤炭,2009,35\\(6\\):45-46.
[4]袁書寅. 完善內控體系加強公司治理-兗州煤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經驗談[J]. 財務與會計,2009\\(10\\):27-29.